
朗读
亭政〔2009〕67号
关于印发三门县亭旁镇社区甲型H1N1流感
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行政村,镇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门县亭旁镇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亭旁镇人民政府
二○○九年九月二十日
三门县亭旁镇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
控制工作方案(试行)
为科学有效应对我镇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流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乡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台州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三门县城乡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等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镇防控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社区防控坚持“高度负责、积极应对、联防防控、依法科学处置”的防控原则,坚持“减少二代病例,严防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应对疫情变化”防控策略,认真部署落实防控措施,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社会责任,切实做到社区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运,防止社区内发生重大疫情。
二、相关定义
(一)社区:本方案中社区是指城乡社区,包括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范围。
(二)乡镇范围内的散发:指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出现散在分布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
(三)乡镇范围内的暴发:指在同一行政村或集体单位内,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且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四)乡镇范围内的流行:指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多例病人传播链不清楚,且呈现持续传播。
三、职责分工
(一)镇政府职责
镇人民政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防控职责,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组织各部门对疫情形势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对辖区内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总责,成立领导机构,制订防控方案,提供专项防控经费和物资保障,调配辖区内各项资源,明确各村(居)和单位防控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督导检查,切实做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在社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运。
(二)卫生部门
卫生部门负责对各有关部门、单位开展防控工作给予指导、支持;负责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社区医疗卫生医疗救治的人员、技术培训和设施、设备与药品的准备工作,确保救治需要;发生社区疫情暴发流行时,负责调配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
(三)其他部门
镇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职责分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原则,切实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社区暴发或流行的鉴定
当发现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或流行后,社区或卫生部门立即报告镇政府和县卫生行政部门,县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向县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疫情具体情况,并根据专家指导小组的意见,启动我县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二)社区出现散发疫情时的防控措施
采取及时发现报告病例,控制续发病例发生的防控策略。
1.专业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发现流感样病例后,立即向镇卫生院报告,镇卫生院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生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及时向乡镇政府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病例救治。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轻症病例由镇卫生院集中诊治,及时采集疑似病例标本送检。镇卫生院要做好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对流感样重症病例,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以及治疗期间发现的病情加重病例,应立即向镇政府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转运至当地定点诊治医院隔离治疗。
(3)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居家医学现察。
2、社区措施
(1)在镇政府组织和县卫生局指导下,开展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务人员和其他参加防控工作人员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业务知识和监测与报告、诊断与治疗、防护与消毒、卫生处理、医学观察等技术操作的培训。
(2)本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单位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流感样病例立即向镇卫生院报告。其他集体单位加强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疫情立即向镇卫生院报告。
(3)镇政府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防控工作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公众自我防护能力。
(三)社区出现暴发疫情时的防控措施
采取以加强疫情监测、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缓疫情传播,控制疫情蔓延。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社区在散发病例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专业措施
(1)配合县疾控中心专家开展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确定疫情波及范围,评估疫情影响及可能发展趋势。
(2)详细调查并判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3)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区域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对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总数实行日报;按县政府防控指挥部要求收集、汇总、上报防控信息;适时规范开展暴发疫情强化监测的标本采集与送检。
(4)加强镇卫生院预检分诊工作,为发热呼吸道病例免费提供口罩,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
(5)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并发症的确诊轻症病例的可实行居家隔离治疗,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例病情加重,立即将病例转送于县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6)镇卫生院组织责任医生在村公共卫生联络员的协助配合下,开展主动入户医学巡视,及时发现流感样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尽快将病例转送县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7)开展学校、托幼机构症状监测和缺课监测,加强对养老院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和流感样病例监测,集体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了解本单位职工健康状况,发现流感样病例及时上报镇卫生院。
(8)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宣传,公共场所、学校及各类企事业单位采取环境整治和开窗通风等卫生措施,对包括交通工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9)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高危人群应急接种。
2、社区措施
(1)镇政府对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组织和资源保障,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组织专家综合评估暴发疫情的影响,评估防控处理措施效果,分析疫情发展趋势,评估医疗卫生资源需求,资源不足时及时向县政府申请援助。
(2)密切接触者实行居家医学观察,镇政府提供密切接触者家庭基本生活保障。
(3)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开展晨、午检等等健康监测工作,发现流感样病例立即向镇卫生院报告。
(4)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工作相关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消除公众恐慌情绪。
(5)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普及甲型H1N1流感社区防控知识,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取开窗通风等措施。
(6)必要时,镇政府依法采取取消或推迟辖区内的大型集会,暂停集市,减少社交、旅游等活动的各项措施,并加强对放假学生的管理,避免学生的校内外聚集活动。
(四)社区流行的防控措施
采取以及时发现、转诊重症病例,降低病死率、防止疫情扩散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防控社区暴发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专业措施
(1)镇卫生院加强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监测,每日收集、汇总、核实、上报就诊总数、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情况,以及药品、疫苗和其它防控物品使用情况等,掌握防控工作进展动态;根据疫情形势,组织专家组制定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急接种方案。
(2)对病例实行分类诊治与管理。轻症病例以居家隔离治疗为主,镇卫生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病例,并立即转送当地定点诊治医院隔离治疗。
2、社区措施
(1)镇政府及时向疫情流行的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对疫点进行隔离管制措施,必要时,经县政府批准,对出入疫区的人员、交通工具等实施卫生检疫。
(3)镇政府负责动员社会力量,对轻症病例居家治疗等措施提供保障。
(4)采取减少或限制人员流动、停止集市、娱乐场所停业,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等措施。社区企事业单位可实行集中休假或轮休制度。根据有关规定,采取学校、托幼机构停课措施,并加强学生校外聚集活动管理。
(5)开展公众心理干预,加强心理疏导,减少和避免疫情对公众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6)维持社区正常生活秩序,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7)根据疫情预防控制情况,组织专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评估防控效果和医疗卫生资源需求,采取进一步防控策略和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城乡社区防控工作
镇人民政府及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城乡社区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防控机构,落实防控经费和物资保障,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社会责任,组织协调辖区内各有关部门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扎实开展城乡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镇人民政府和社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动员辖区内各村居和有关部门共同落实防控工作。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应对疫情,确保我镇社区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机制,确保社区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各自职责,本着积极应对、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科学处置的工作原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社区防控工作机制,确保社区防控工作信息畅通、工作有序、密切协作,共同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在社区的扩散和蔓延。
(三)强化宣传,营造社区群防群控的良好工和氛围
镇政府要全面建立防控宣传网络,实施网络化管理,采取分片包户、责任到人的办法,根据本辖区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划定责任片区,确定一名总责任人,并由一名驻村干部为责任人,与责任医生负责开展宣传工作,做到不留空白村(居)。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分发健康教育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工作,增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工作。
(四)加强督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根据疫情发生发展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力量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对不认真履行防控职责,工作不力,乃至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疫情扩散蔓延,或瞒报、漏报、缓报疫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六、附则
本工作方案可根据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工作需要及时进行修订。
本工作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卫生 防疫 甲型H1N1流感△ 方案 通知
抄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卫生局、镇属各部门。 |
亭旁镇党政办公室 |
(共印1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