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三门县 > 正文

关于印发《浬浦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 知

2021-06-29 三门县 收藏
朗读

各行政村、镇属各部门单位:

    浦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浬浦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规范灾害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应急救助机制,提高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并与《三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相衔接。

凡在本镇范围内发生的洪涝、干旱、风灾、地震、地质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的原则,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灾害的综合素质。

3、坚持属地管理,资源整合的原则,发挥基层和社会团体组织应对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4、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提高政府应对灾害指挥决策能力。

三、灾害风险

浦镇地处三门县东南面,东接沿赤乡,南临浦坝港,与小雄镇隔港相望,西界花桥镇、横渡镇,北与健跳港毗邻,面积86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31689人。

四、应急指挥机构

镇政府负责本镇范围内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成立灾害应急指挥部,镇长负责应急指挥工作,村委会成立灾害应急指挥部,村委会主任负责应急指挥工作。

1、灾害应急指挥机构

指 挥 长:王有浙

副指挥长:李云飞

成  员:奚  捷、徐伟兵、郑志品、蒋兵兵、

赖尚领、郑高士、倪中勇

主要职责:在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减灾委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综合治理方案;建立灾害信息员队伍,监测和收集灾害预报预警和灾情信息;负责编制应急预案和组织培训、演练;负责灾害应急指挥综合协调,建立应急队伍和组织救援,转移安置灾民,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应急指挥部

1)灾害信息组

组 长:郑志品

成 员: 陈军、罗叔宏、陈良堆、林爱菊、陈道全

主要职责:负责监测收集灾害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负责灾情汇总并及时报告上级灾害管理部门。

2)抢险救援组

组 长:赖尚领

成 员:林建锁、谢贺敬、付宰龙、朱伏龙、毛必兴

主要职责:建立应急队伍,实施防汛抗旱方案,落实各项防汛抢险任务;负责各类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3)转移安置组

组 长:蒋兵兵

成 员:叶舟、邢德友、郑益捷、张美琴、陈道进、

林咸仇

主要职责:负责灾区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吃、穿、住等保障工作;负责申请、接收、募捐、保管和发放救灾款物;负责灾情信息统计,上报和灾情报告核查、评估和恢复重建工作。

4)医疗卫生组

组 长:孙道金

成 员:颜高峰

主要职责:负责筹集和储备急救药品和器械等,组织医疗、防疫人员进入灾区,组建临时医疗所(点);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负责防疫、控制疫情。

5)治安保卫组

组 长:叶未捷

成 员:郑林钧、黄德省

主要职责: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交通秩序;负责救灾物资的安全。

6)交通运输组

组 长:郑高士

成 员:陈方蓬、叶邦荣、冯定云、徐邦金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灾害应急所需车辆、船舶,及时运送救灾人员、伤病员、灾民转移、救灾物资。

7)后勤保障组

组 长:徐伟兵

成 员:毛必贵、张礼镯、林海燕

主要职责:负责灾害应急人员的生活、物资保障;负责转移安置灾民生活、居住等所需物资保障。

五、灾害预警

1、接警处理

镇政府设立接警中心,电话号码83470001。镇政府接到灾害报警信息后,并将情况报告指挥长,派员核实灾情后报送县指挥部、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减灾委办公室及相关部门。

2、灾害预警

1)洪涝灾害预警。当气象预报将出现较大降雨时,确定预警区域、级别,向村组发布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干旱灾害预警。当发生旱情并且气象预报将发生连续干旱,及时发布水雨情变化、蓄水、农田、土壤墒情,受旱范围、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影响。

3)地质灾害预警。当地质灾害预报4-5级,气象预报1-6小时)降水量大且时间长,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委会发布信息。

4)地震灾害预警。省级人民政府发布发震临震预报,或该区域内出现地震前兆以及大面积宏观异常,向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地震局报告,按县级人民政府发布地震信息做好应急准备。

5)预警信号。地质灾害预警用鸣锣和村有线广播发布,洪水灾害、森林火灾预警用鸣笛音。

3、信息报送

当发生突发性洪水灾害后,30分钟内进行灾情统计汇总,填报《突发性自然灾害快报表》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县民政局等单位。在发生灾害过程中,每日上午8时向相关单位续报灾情。

当发生地质灾害后,30分钟内进行灾情统计汇总,填报《突发性自然灾害快报表》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

当旱情初露,并且预报旱情进一步扩大时,向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相关机构报送灾情信息。在灾害过程中、每10日向相关单位报送灾情信息。

4、公众信息交流

当发生重大洪水灾害且持续时间长,地质等灾害进一步扩大时,镇政府通过电视、广播向辖区内发布灾情和抗灾救灾信息。

六、应急响应

1、响应级别

根据灾害的危害程度,设三级响应启动应急预案。

1)Ⅲ级响应

启动条件:在本镇处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一次降雨100mm;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3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倒塌房屋20间以上80间以下;农作物绝收面积达100亩以上;灾害经济损失达到上年度国民生产总值1.5%5%

启动程序:办事处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到指挥长在灾害发生8小时内宣布进入 Ⅲ级响应,并报告县应急办公室、县减灾委办公室(县民政局)及相关机构。

响应措施: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协调抗灾救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将灾情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县减灾委办公室等相关机构。镇政府、村指挥部人员到岗到位。各应急单位、组长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组长单位落实24小时值班,做好物资器材,人员的应急准备。

灾害信息组24小时与受灾村保持联系,指挥部2小时派出人员赶赴灾区。每2小时向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减灾委办公室等相关机构报送一次信息。

响应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镇指挥部办公室确定Ⅲ级响应终止,并报告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减灾委办公室等相关机构。

2)Ⅱ级响应

启动条件:在本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一次降雨150mm;因灾死亡23人;紧急转移安置1000人以上1500人以下;倒塌房屋50间以上200间以下;农作物绝收面积达200-400亩;灾害经济损失达到上年度国民生产总值5%10%

境内发生4.0-4.9级以下破坏性地震,落实县人民政府启动二级应急反应措施。

启动程序:镇指挥部办公室在灾害发生4小时内,向指挥长提出Ⅱ级响应,由指挥长宣布进入Ⅱ级响应,并报告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减灾委办公室(县民政局)及相关机构。

响应措施:办事处指挥部人员到岗到位。各应急小组成员单位做好应急准备,成员保证24小时手机畅通,落实24小时值班;做好物资、器材调用准备,各应急组做好应急准备。

灾害信息组每2小时向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减灾委办公室等相关机构报告一次灾情,申报救灾所需的物资,接收分发救灾物资。灾害发生8小时内编发《救灾快讯》。

响应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建议,指挥长确定Ⅱ级响应终止,并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减灾委办公室等相关机构。

3)Ⅰ级响应

启动条件:在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一次降雨200mm;因灾死亡3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2000人以上;倒塌房屋200间以上;农作物绝收面积达400亩以上;灾害经济损失达到上年度国民生产总值10%至以上。

境内发生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落实县政府启动一级应急反应措施。

启动程序:指挥部办公室在灾害发生1小时内,向指挥长提出Ⅰ级响应建议,由指挥长宣布进入Ⅰ级响应,并报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县民政局、县防震抗灾指挥部办公室等相关机构请示启动县级应急响应。

响应措施:召开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决定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全体人员赶赴灾区,根据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每天定时向指挥部通报灾情信息。指挥部办公室设立救灾募捐组,开展救灾募捐工作。

响应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建议,指挥长确定Ⅰ级响应终止,并报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减灾委办公室及相关机构。

2、抢险救援

1)现场指挥。洪涝、地质、地震、森林火灾等灾害发生后设立现场指挥部。灾害现场指挥部设在灾害发生就近地点。

2)抢险救援目标。洪水、地质等灾害发生后,指挥部采取强有力的抗灾救灾措施,开展紧急抢险或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转移安置

安全防护。在洪水灾害转移和安置区域内,由公安、交警、交通实行交通管制,保证转移和安置区内道路畅通和治安安全。在地质等灾害危险区域内,实行交通管制,救援区域内设立警戒线,安排警戒人员。

转移方式路线和安置地点。洪涝灾害发生时,由转移安置组负责组织人员向镇内各村村部、各村小学及其他安全地点转移安置;地质灾害发生时,由转移安置组织人员转移到本村安全地点进行安置。

物资保障。转移时教育村民携带必备的干粮、饮用水和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10小时内将米、面、油、盐、水、蔬菜等物资送到避灾安置场所。

4、医疗救护

洪涝灾害发生前,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洪水灾害易发区,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到户。洪涝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队深入灾区,组织灾区饮水消毒,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其它瘟疫发生,及时救治疗伤、病人员,发放防疫药品。在地质等灾害发生后,组织医疗人队和救护车辆到现场实施医疗救护。

5、外部支援

当启动Ⅰ级响应后,镇指挥部安排上级调运的救援人员居住和抢险救援地点,地质等灾害的救援参加灾害发生地点的抢险。

七、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镇直各企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要保证单位值守电话畅通。在灾害应急期,单位负责人要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电信部门要及时维修电信设备,保证通信畅通;电视台要保证广播、电视畅通,按指挥部要求及时发布灾害预警、灾情信息和新闻报导工作。现场指挥部配备电话、传真、计算机等设备。政府政务网要实行与各级灾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及时报道发布灾情信息。

2、应急队伍。镇人民武装部建立由民兵组织50人应急救援队伍,各村民委员会按应急预案成立2050人的应急队伍,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510人应急队伍。

3、应急装备。县变电所、镇电管站要加强应急期电力值班,保证抢险现场和转移安置区电力供应。派出所负责集中防汛和转移中的开道、运输、挖土、推土、起重等所需车辆,保证抗灾救援设施人员转移运输和道路畅通。交通管理站保证调度所需农用车辆、渡船和道路、航道畅通,综治办负责加强治安巡逻。

八、灾害救助

1、灾害调查。灾害稳定后,镇、村(居)委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统计转移安置户数、人数;因灾死亡、致伤、致病人口、数量;灾害损坏、倒塌房屋的户数,人数、面积、损失金额;农作物损失品种、面积、金额;农产品损失数量;灾民需救济户数、人数统计因灾害损失电力、通信、道路、水利、学校、工业、商业等各项经济损失。

2、灾害评估。组织专业人员对灾害损失范围、数量、程度、金额进行灾后评估,确定灾害损失级别和灾区恢复重建资金需求。

3、灾害救助。在灾害应急期,政府采取调拨、采购等形式,保证受灾区域和转移安置区灾民的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灾害稳定后,对转移安置区重灾民,每天救助3-5元。属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特困户每人每天救济10元。因灾害导致冬令春荒等生活困难的人口,保证每人每天1市斤粮食。因灾导致灾民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的房屋,采取灾民自建、政府补助,政策优惠、社会互助、亲友帮助的措施建房,政府对每户全倒房屋户救助5000元以上。

九、恢复重建

按照科学规划,有利防灾、设计规范、综合避险的原则,制定灾后重建方案,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广泛开展救灾募捐,及时组织农业、工业生产自救,不断提高农业工业生产效益。加强道路、水利、农田、电力、通信、学校等公共设施工程恢复,提高抗洪和抗旱能力,对连片倒塌或地势低洼区的倒房户,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整体搬迁新建灾民新村(点),房屋建设按抗震、抗洪、抗风灾害规范设计建设。

十、培训与演练

镇指挥部办公室汇同镇区各单位,采取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和等形式,宣传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知识。增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组织村委会、企业法人加强自然灾害管理教育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各村委会、企业单位,要根据居住区域特点制定灾害应急预案,镇政府每年组织一次专业演练,提高政府和基层组织应急管理以及居民防灾避险能力。

十一、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浦镇人民政府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三门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sanmenxian/20210629/35058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