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三门县 > 正文

关于印发振兴三门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

2021-06-29 三门县 收藏
朗读

关于印发振兴三门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振兴三门教育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三门县人民政府 

2017622 

  

  

  

振兴三门教育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县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切实增强区域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实现振兴三门教育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县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速实现我县教育工作大投入、大发展、大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坚持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保障,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标准,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形成更广泛的教育公平。确保2019年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为振兴三门教育,推动我县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分步实现“一三五”目标,一年目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启动;教师队伍形象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中、高考质量较上一年有稳步提高。三年目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优化;教师队伍“乐教”氛围形成,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在数量上有明显突破;确保三年、争取两年彻底改变高考多年无清华、北大现象,名校入学人数大幅增长,生源外流基本杜绝;教育质量社会基本满意,教育形象明显改观。五年目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发展水平跻身全省中上行列;教育质量跻身全市中等水平,生源回流;“学在三门”氛围形成,教育质量人民满意;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三、工作措施 

(一)实施基础设施突变工程 

1.完成并实施《三门县中小学校网布局规划(20162030)》和《三门县学前教育布局规划(20162030)》。按照布局规划要求,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未来几年各类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学前教育短板问题。实施“三门县创建教育现代化县设施提升工程”,集中优化整合、新建扩建海游街道、海润街道、沙柳街道、珠岙镇、亭旁镇、健跳镇等六大区块教育资源,优化扩容其他乡镇(街道)教育资源,集中改、扩、新建一批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彻底解决超负荷办学、幼儿入好园难等问题,满足城镇化发展、国家二孩政策和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学生入学需求。统筹规划,分步融资实施,全面建成后,学校基础设施水平跻身全省中等行列。 

2.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建立完善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彻底消除危旧房。全面建设学校塑胶运动场,实现全覆盖。加大力度配置教学仪器、教育装备等设施设备,配备水平及成套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学校办学条件整体差异系数缩小至0.3以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98%以上, 

(二)实施智慧教育引领工程 

1.开展智慧教育环境和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技术引领教育变革”的理念,实施“精准管、精准教、精准学、精准辅”四精准模式,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在“宽带网络校校通”和“多媒体设施班班通”的基础上,建设“无线校园”,逐步配备师生教学学习终端。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和互联互通,把教育信息化服务支撑水平提升到全省先进行列。 

2.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加快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努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着力提升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全面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切实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的能力。 

3.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综合平台和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数据“伴随式收集”和互通共享,实现教育教学决策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推动教学管理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三)实施教育队伍蜕变工程 

1.建立完善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配齐配足教师。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各类岗位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学校冗余人员实行全县统筹,双向选择,转岗分流。建立“县管校聘”的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教师统筹调配和交流管理力度。建立和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管理机制。 

2.实施“树形象提信心”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培训、宣传、监督、考核、激励、检查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学术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师德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健全师德表彰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和培育优秀教师典型,树立标杆,弘扬正气,大力提升教师的社会美誉度和队伍凝聚力。健全违反师德行为的检查惩处机制,明确师德规范底线,严肃惩处纪律。 

3.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提高教师整体素养。高起点规划实施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完善分层分类的师训平台和管理机制,以培养名优校长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以造就教育领军人才为核心,加强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各类名师创建“名师工作室”。加强与高校和专业机构合作,实施“订单式”培训培养。加强与名校名师合作,建立并完善挂职锻炼和结对学习体制机制。强化教师校本研修,组建优秀教师学科群,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知识考试、各类教学竞赛比武,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和完善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和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4.实施人才引进工程,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制订实施住房奖励、工资待遇等各类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有计划地引进和留住名优特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以开放的姿态吸引三门籍在外优秀教师回归,筑巢引凤,助力三门教育发展。严格控制教师外流。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有计划地组织名优教师赴外交流,积极推进名校结对交流、名师结对帮扶。 

5.实施“安心”工程,保障教师待遇。按规定落实教师各项待遇,确保教师实际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设立“名优教师校长专项奖励资金”,每年对作出贡献的各类名优教师校长实施奖励。启动偏远山区(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项目建设。 

(四)实施教育质量裂变工程 

1.建立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综合管理平台。进一步厘清教育质量管理责任主体,制订分学校、分年级质量提升目标,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构建机关、学校、教师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建立常态化的质量监测、分析评价以及反馈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综合管理平台,深度谋划质量提升的举措和抓手,不断提高责任主体对教育质量的掌控力和引导力。提高综合管理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质量分析数据的共享和应用水平。力争五年内我县的各项教育质量指标跻身全市中等水平行列。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三门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sanmenxian/20210629/34938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