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衢江民政
第4期(总第56期)
衢州市衢江区民政局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九日
低保规范化村创建的探索与思考
衢江区横路办事处 蓝洪水、程渭仙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爱民生的重大决策。此项制度的建立,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是搞好农村低保工作的有效载体,但农村低保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只有健全制度,规范操作,才能促进公平,合理施救,才能确保好制度惠济于民。
一、低保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横路办事处现有7个行政村,5091户,人口1.55万。2012年列入低保311户524人,占总人口的3.5﹪。2013年列入低保166户275人,占总人口的1.8%,全年共发放保障金49.3万元。2014年列入低保120户221人,占总人口数的1.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收入难统计。家庭人均年收入是确定是否符合低保的唯一标准,但农村居民往往无固定收入,而且银行存款、私有资产等其他资产情况不易核查,申请对象常常通过少报、瞒报等手段掩盖自己的实际家庭收入,核查人员又不了解情况,很难获取真实信息。
2、关系保较为普遍。为了摆平关系,有的村将那些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各类利益群体的老信访户、村退休干部、老党员纳入低保;有的将自己的亲戚朋友纳入低保;还有少数村干部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为了拉选票,随意许愿,把办理低保作为交换条件。“关系保”、“权力保”的现象个别村还相当严重。如在核查时发现,某村今年新申请的23户低保户中,经核查有19户不符合标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村干部的亲戚或“铁杆”朋友。
3、只进难出现象严重。村干部怕得罪人或不敢得罪人,致使一些已经脱保的对象没有自然退出低保,造成“应退未退”现象。
4、核查成本较高。今年先后投入43人次和12车次,对5个村179户开展入户核查,如果根据各村上报的低保户,全部都要入户调查的话,全区每一次核查下来,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
5、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由于各村上报的低保对象较多,时间紧、任务重加上人手不足,不可能进行全面细致入户调查,只能根据村干部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抽查部分申请对象,这样就会使一此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也纳入低保,最终出现群众上访。2013年共受理低保信访137人(件)次,占所有信访量的57.3%。
(三)原因分析
1、部分农户思想意识存在问题。一种是政府的钱不拿白不拿,多拿一份多赚一份的想法;二是能够被纳入低保户的说明有人缘、有关系(以前纳入低保都怕被别人知道的,如今被纳入低保后还要到处宣扬);
2、部分村干部素质偏低。村干部的派性也是导致低保申请人数多的原因之一。双方村干部比拼,你一派报几户,我一派也报几户,生怕本派人员吃亏;村干部怕得罪人,不敢轻意将原低保对象取消。因此,越报越多,大大增加了低保工作量。
3、基层民政力量薄弱。横路办事处同我区其他乡镇(街道)一样,民政办只有一名工作人员,为农机员兼任,而且兼做残联、移民业务工作,工作量大,精力分散。
二、创建低保规范化村主要做法
针对办事处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014年横路办事处开展了低保规范化村创建试点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办事处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办、驻村组长和各村两委主职干部为成员的低保规范化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事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培训。
(二)明确条件。一是村两委必须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村主职干部在群众中要有一定的威望,且办事公道,群众公认度高。三是近两年来,未发生经查实的不符合低保政策信访案件。四是村里申请,经办事处领导小组同意后列入试点村。2014年童何和毛家两个村被列为低保规范化创建试点村。
(三)措施跟进。一是赋权。将低保审查审批权下放到村,由村里全权负责低保对象的确定,不下指标,要求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所有程序不变,中间只减少了核查的环节。按照个人申请、村两委审核、村民代表评议、公示7天、上报审批、再公示、发放低保金的程序。二是赋钱。对列入低保规范化创建试点村的行政村,在临时救济、走访慰问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年度内发现有将明显不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的,取消低保规范化村的资格。
三、低保规范化村创建取得成效
一是增强了村干部责任感。童何村共有农户774户2206人,2014年审核上报的低保对象共11户17人。毛家村现有农户547户,人口1565人,今年则上报了低保户10户19人。其余5个村则上报了179户342人,远远高于试点村审批人数。
二是减轻了低保工作压力。办事处核查组对其他5个村上报的179户342人开展入户调查,先后投入43人次和12车次,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对象80户 157人。
三是低保工作更加“阳光”。由于村干部对村民家庭收入情况相对了解,审查更加权威,也更有说服力,在今年低保调整期间共有13人次到办事处反映问题,而两个试点村未出现低保信访。
四、工作建议
(一)出台政策文件。建议区里制定出台关于低保规范化乡(镇、办事处)、村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条件,并适当加大低保规范化乡镇临时救助资金安排,对那些因病、因灾暂时难以维持生活的给予一定的生活救助,救助的幅度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提高,以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
(二)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低保政策,加大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让低保政策家喻户晓,打造“阳光低保”。
(三)提升民政队伍建设。将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到民政工作队伍中来,并给予村民政联络员一定的经济待遇,以提高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签发:王荣富 编校:金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