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街道社会管理办(社会发展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平湖市2019年民政(社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平湖市民政局
2019年3月5日
平湖市2019年民政(社会)工作要点
2019年是金平湖新崛起乘风破浪之年,我市民政(社会)工作将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以机构改革为新起点,不断深化“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强化担当实干、创新求效工作要求,更加聚焦和落实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和专项行政管理等主责主业,大力实施“民生共享”工程,全面答好民生答卷,努力实现新时代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认识,牢牢把握民政工作发展方向
1.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红船护旗手政治站位,加大民政领域改革创新力度。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大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强化局党组和机关党委引领指导作用,按照“一切工作到支部”要求,进一步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五型标尖”党支部建设。
2.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接轨上海首位战略要求,学习借鉴上海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治理和专项行政管理等民政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借力全省“大救助”“大福利”“大慈善”建设契机,以机制完善、工作联动、覆盖全面为着眼点,在社会救助、福利、慈善等领域协同其他部门合力打通“壁垒”瓶颈,避免多头重复救助和“碎片化”问题,提升全市民生服务工作水平。
3.创新抓好数字民政。把数字民政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工作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抓手,推动民政工作向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民政“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抓手,重新梳理办事事项内容,用好浙江政务系统等对外服务平台。以数据时效、惠民应用、移动办理为主线,不断完善数字民政政策制度体系,在业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开放、网上政务服务等方面制定配套制度,加速推进民政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着力优化完善社会救助信息、“一键核对”精准识别和殡葬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推行社会救助“一证通办”和多项合一申请,探索开展核对信息跨省联网查询机制,打造具有平湖特色的数字民政工作品牌。
二.精准识别,坚决扎牢社会救助兜底网络
1.继续构建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全面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家境调查省级试点工作。完成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专项治理,落实常态化、动态化管理,优化实施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孤困儿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建设、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工作。
2.扎实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帮扶行动。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飞地抱团”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做好入股低收入家庭年度动态管理。创新开展低保家庭“暖巢”行动项目,年内为全市高龄老人和困境儿童家庭等100户以上特殊低保家庭,实行居家环境改造计划和适老化改造,改善居住条件。
3.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严格落实各项儿童福利政策,逐步推广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相关措施,创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市。全面推广护苗行动,实施困境病残儿童关爱救助行动,执行“蓝天、明天、添翼”三大计划。切实保障孤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特殊生活,并继续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福彩助我行等工作。
4.全面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深入打造“大慈善”格局,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慈善”“社工+慈善”等创新运作模式。做好慈善总会换届工作,不断拓宽慈善筹资渠道,培育壮大基层慈善组织,发挥好我市慈善基地功能。组织动员以市慈善总会为重点,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慈善精准救助、“飞地抱团”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爱心一日捐等工作。
5.做好三峡水库移民后期帮扶工作。继续严格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各项政策,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发放管理,按规定实施扶持人口年度复核。巩固移民协理员、联络员“双员”机制和深化“3+X”联系帮扶机制,掌握了解并推进移民合理化诉求解决,有效扶助移民融入当地生活。推进实施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小额贷款贴息扶持项目,增强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典型。探索开展助医助学扶持项目。
三.提质增效,全面优化为老服务工作举措
1.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市金色阳光老年公寓新建工程和市老年公寓修缮工程,督促项目按计划组织实施。持续指导推进当湖、新埭和新仓等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指导新埭镇彩虹养老项目建设和当湖街道一家人东方颐乐苑运行管理。继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提质升级,新增3家镇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达到109家,占比达到97%以上。
2.着力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扎实推进市老年公寓体制改革,配合卫健部门开展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工作,持续做好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积极扩大老年人助餐、助医、助行等服务覆盖面,其中老年人助餐、配送餐社区覆盖面保持在50%以上。3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行管理保持100%。
3.持续推进智慧化养老进程。进一步拓展全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基地建设内涵,做好金平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日常运营工作,到2019年末全面实现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街道3-5A级和乡镇4-5A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能化监管。逐步开展康复辅具无偿借用、租赁、销售工作,推动发展老年用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