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防台工作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20〕9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防汛防台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筹协调、严格风险管控、配强应急力量,努力构建新时代防汛防台工作体系,确保监测预警、风险管控、隐患治理、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精准有效,切实提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能力。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防汛防台工作领导机制
1.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各级政府、部门防汛防台工作责任;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责任制;原则上乡级防汛责任人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村级防汛责任人由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
2.完善防汛防台体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健全完善各级防汛防台指挥机构(以下简称防指),制定防指工作规则和应急工作指南,统筹指挥台风洪涝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完善防汛防台职责协调机制。2020年主汛期前,各级防指配齐配强防汛防台专业技术力量,乡镇(街道)完成防汛防台抗旱职能归位。
3.健全基层防汛防台组织。按照宁波市《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甬安委办〔2019〕56号)要求和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需要,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建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和人员,在县级防指和乡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好本行政区域和本单位的防汛防台工作。按照乡镇(街道)“七个有”(办事机构、应急预案、值班人员、值班记录、信息系统、抢险队伍、防汛物资)、村(社区)“八个一”(一张责任网格、一本预案、一套监测预警设备、一批避灾场所、一批防汛物资、一套警示牌、一套宣传资料、一次培训演练)要求,全面落实防汛防台主体责任。建立基层防汛防台综合指数评估制度,推进防汛防台工作定量和定性指数评估管理。
(二)完善防汛防台统筹协调机制
1.规范预报预警。建设自然灾害风险预报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平台,规范市、县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各级防指统一发布启动(调整或结束)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指令,有关成员单位分区分级发布专业预警信息。
2.规范信息报送和发布。各级防指负责归口报送防汛防台各类信息,统一发布灾情险情,实现较大以上灾害信息30分钟内口头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送市防指;重特大灾害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3.规范统筹协调和调度。建立海上船只防台安全协调、海洋灾害信息共享、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等机制。完善水工程调度机制,修订放水预警方案。市防指统筹协调抢险救援队伍和物资,组织专家支援各地防汛抢险。根据市防指要求,宁波军分区、武警宁波市支队、省预备役师炮兵团所属民兵、武警、预备役部队参与抢险救援。市防指统一指挥消防救援、专业救援、社会救援等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各级防指指挥调度抢险救援力量情况,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市防指。健全应急物资装备联动保障机制,确保调得出、供得上、保障好。
(三)完善风险辨识评估机制
1.强化风险辨识排查。建立台风洪涝、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风险统一调查监测评估制度,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分析,加强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实行风险隐患清单化管理。
2.加强重点领域风险调查。开展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划定地质灾害高中低风险区,形成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实行地质灾害高中风险区清单式管控。开展山丘区山洪灾害调查评估,划定山洪灾害防御区域,建立以乡村为单位山洪灾害防御对象清单。开展城市内涝风险点、地下空间等风险调查。继续开展渔港防台风等级评估工作。
3.加强风险综合评估。在风险排查和调查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灾种的风险等级。2020年主汛期前,形成覆盖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灾害风险“识别一张图”。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治理数据分析,提高风险治理的精准性。
(四)完善风险会商研判机制
1.开展灾害形势分析。制定《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研判工作规程》,共享监测预警信息,定期组织研判本地区、本系统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形成灾害形势分析报告。
2.加强专业会商研判。开展气象、洪涝、地质、海洋等灾害机理研究,分析灾害阈值,推动多方参与基于多源监测预警信息的会商研判,形成专业会商意见。
3.强化综合会商研判。构建涉灾部门、专家团队、地方政府等参与的综合会商平台,密切关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组织研判灾害风险,制定“研判一张单”。
(五)完善监测预报预警机制
1.提高监测精密度。制定专业监测实施方案,在气象灾害、流域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城市内涝等灾害高发易发区域和重点渔港增设监测设施或站点,提高监测精密度。2022年,地面自动气象站点加密至5公里网格,实现灾害易发高发区行政村全覆盖。
2.细化预测预报颗粒度。加快推进突发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加大台风、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要素预报的提前量,进一步细化颗粒度,提高网格降水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准确率,提前1~3天发布台风警报,提前24小时发布降雨预报,提前1~3小时发布短临预报。
3.提升风险预警精准度。科学设定小流域山洪等灾害预警指标,加强分析评估、复核调整。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预报预警信息统一发布机制,加强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三江流域、海上防台风险区的定点定向预警,快速预警到户到人到船。
(六)完善风险管控闭环机制
1.推进数字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好省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加快集成共享涉灾部门数据资源,拓展开发建立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三江流域防洪、海上防台数字化专题,进一步细化颗粒度,实现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延伸到乡域。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人民政府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renminzhengfu/20200831/2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