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温龙教普〔2009〕72号
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直属单位、各初中、小学:
《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二日
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浙教基〔2007〕150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浙教基〔2008〕207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构建保障机制,推行“轻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区教育局成立由陈建淼局长任组长的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各教育学区要切实关注辖区内中小学的相关工作。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努力把推进“轻负高质”工作作为学校实现重心转移、提高内涵品质的重要抓手,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真抓实干,结果上要注重实效。各初中、小学要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做到校长全面抓,分管校长具体抓,把工作责任逐级分解到教务、教科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做到有章可循、有责必查。确定温州育英学校(中学部)、永昌中学、龙湾二小、横街学校4所学校为“轻负高质”工作的试点校,及时总结创新,为全面推进“轻负但高质量”工作提供做法和经验。
2、健全联动机制。推进“轻负高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职能科室要明确重点,各司其职。教育二科要加强对课程开设、课时总量、控制在校时间、保证体育锻炼时间等工作的指导、监督,切实推进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学生科要加强对各校的德育教育、社团建设、文体2+1等工作的指导和评价;监察室要加强对违反“减轻负担”投诉的查办与责任追究,确保“减轻负担”措施落到实处;督导科要开展“减轻负担”工作专项督查;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对教辅资料使用和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等情况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精心开展“轻负高质”教学试点,积极培育挖掘“轻负高质”教学典型。区教育局将“减负高质”列入学校年度考核,以刚性规定促切实行动,促进“轻负高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3、积极争取支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各初中、小学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强宣传,接受监督。“减负高质”的内涵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关键在于教师把握有效的课堂教学,其重点在于不增加学生负担前提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各校要通过教师会议、学生大会、家长会、家长学校活动、家访等形式,向社会、家长及师生宣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轻担高质”政策,进一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要依托各种宣传渠道,积极争取媒体的支持与配合,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落实课程标准,坚持不懈地推进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
1、确保“减轻负担”的三条底线。各初中、小学要确保“减轻负担”三条底线,即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活动一小时,保证学生能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要严格上下课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任意调课,切实保证音、体、美、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课时。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组织学生利用午后、周末、节假日进行集中文化课补习,不得组织住校生晚自修集体补课,不得组织通校学生参加在校晚自修。
2、致力于常规管理。全面执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的通知》(温教发〔2007〕12号)文件,切实执行“严格实行常态分班制,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严格控制教辅资料,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严禁给学生以考试成绩排名”等相关规定。强化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基本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贯彻“健康第一”理念,深化文体2+1项目实验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文体2+1项目特色学校评比,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3、坚持以德启智。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横向沟通的德育体系。教师实行一岗双责,教好书,育好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4、凸显特色社团建设。目前,全区各中小学都开展了文体2+1活动,各校要继续加强有助于开发学生智能和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特色社团质量建设,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广泛开展类型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余文体比赛和各类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做强”我区特色教育和尽力抓好“轻负高质”工作的有效载体。
三、重视备课磨课,认认真真地加强备课组建设
1、强化备课组建设。各校要突出以备课组为单位、新课程教材为研究主线的校本研训,坚持定时定点定主题的集体备课,要选配教学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优秀教师担任各备课组长。
2、开展集体磨课。倡导实施“独立备课——交流说课——课堂上课——观课反思——调整设计——再次上课——再次反思”的集体磨课制,磨出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关注教育细节的意识和能力。
3、重视有效备课。大力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制度建设,强化四大资源库(班主任德育案例资源库、教师教案资源库、学生作业资源库、优秀课件资源库)建设,试用期新教师备课稿须经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后才能进课堂。学校要制订相关评价细则,建立新、老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
四、聚焦课堂教学,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1、提倡“以学论教”。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有效”为标杆,积极探索分层次、个性化的教育,继续深化“关爱三困生,真诚爱学生”活动,重点关注学习、行为“双困生”,认真实施 “三个一”,即落实一位校级中层及以上干部结对帮扶,落实一位教师无偿辅导,落实一位学生互帮互学。利用备课组加强课堂优质教学模式研究,禁止随意拖堂,杜绝无备课进课堂,杜绝“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杜绝以试卷代教案。
2、推进“四个转变”。要引导教师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转变师生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3、实行推门听课。各校要逐步实行推门听课制,学校领导应坚持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45周岁以下专任教师每学年必须开设一次以上的公开课,及时评课反馈,相互学习研讨,学校要逐步建立教师评课档案。
五、优化作业监测,有的放矢地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1、减轻学生过重作业量。各校要严肃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对各学段学生控制家庭作业量的刚性要求,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各学科的作业量,坚决杜绝“题海战术”,不布置未经筛选的作业,杜绝机械重复性作业。严禁组织学生购买规定以外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要逐步建立精选作业评比制度及作业量检查考核制度,提倡原创作业、精选作业,精选教辅资料,精选精练。
2、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业辅导。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及时反馈,倡导建立学生作业“查漏补缺”错题集。凡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凡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批改,凡学生做错的
作业必须订正,凡学生订正的典型错题教师必须面批。
3、实施发展性评价。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认真研究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加强学科质量检测结果的分析。各校要建立一套教师听课、评课、讲课、学习等考核奖励制度,让爱学习勤研究的教师得到更多实惠,让疏于学习研究的教师得到鞭策。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学有特长学生脱颖而出,建立后“20%”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健康成长。积极开展校际“结对帮扶”,加强校际联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机制,推行“发展性督导评价”工作,促进学校发展特色、提升内涵。严禁义务阶段学校借教学质量监测之名,组织月考等加重学生负担的学科考试。
主题词:义务教育 轻负高质 实施意见 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办公室 2009年11月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