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兰溪市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兰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兰溪市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做好我市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兰溪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15年)》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订本防治方案。
一、防治工作总体要求
按照“以人为本、明确责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群测群防、监测预警;抓好勘查、治理与避让搬迁;强化防灾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预防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4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主要防范时段
根据省气象部门预测,2014年全省气象灾害整体上属中等偏重年景,局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为频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预计梅汛期有较明显的暴雨相对集中期,部分地区将出现洪涝和内涝;台风影响将比往年严重,2014年将有3~5个台风影响我省,其中严重影响(包括登陆)台风有1~2个。因此,5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和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台汛期是地质灾害易发和重点防治期。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降雨3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以及发生强降雨至雨后48小时时段,是地质灾害重要防范时段。我市需要重点防范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公路边坡、矿山宕面及废弃矿山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
三、2014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根据2013年8月我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对我市潜在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我市近几年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工程治理等措施及稳定性进行全面核查,通过全面排查与核查,目前确定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53处,其中滑坡18处,崩塌20处,泥石流15处。潜在受威胁户数954户2980人,受威胁财产4501.26万元。根据险情分级,特大级1处、重大级1处、较大级22处、一般级29处。
(二)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地质灾害治理重点:尽快完成柏社乡施坞村、横溪镇虞街村2个滑坡地质灾害治理点的扫尾工程,梅汛期前完工验收;云山街道尽快开展浙江万盛达有限公司厂区内北东侧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应急取土,使治理工程早日付诸实施年底前完成;2014年新发现云山街道大云山马岭背公路边潜在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属人口密集区,威胁城市居民及车辆行人的安全,云山街道要尽快开展委托有资质单位地质勘查、治理设计,年内完成工程治理等措施。
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重点:全面完成黄店镇太平桥村32户116人滑坡隐患整体搬迁的扫尾工作,结合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旧房拆除和老村址的复垦。2013年省国土资源厅立项避让搬迁梅江镇叶坞村(48户154人)和女埠街道垷坦村(32户129人);柏社乡里方村滑坡隐患避让搬迁涉及8户21人,要求在6月底前进入实质性的搬迁房屋建设阶段。2014年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立项黄店镇坞口村崩塌地质灾害隐患避让搬迁涉及22户85人,搬迁安置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准同意,黄店镇要尽快组织实施。有关镇乡、街道历年避让搬迁项目未予实施的项目,要求在2014年12月底前完成。
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重点:根据《兰溪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加强地质灾害动态巡查和隐患监测;加强监测预警预报;综合采取防范措施,有效规避灾害风险。
四、2014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工作
(一)健全规范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健全规范市、镇乡(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以镇乡、街道行政一把手为乡级防灾第一责任人,村书记(主任)为村级防灾责任人。各隐患点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村级监测员。着重做好防大灾、应大急、抢大险应急预案,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镇乡、街道制定临时性应急安置措施,设置必要的应急避险场所,适时组织应急处置演练。
(二)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国土部门要按照《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负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
气象部门会同国土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提供雨情预报信息。
交通部门负责组织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易发隐患路段专项调查,制定实施防治方案,潜在、发现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消除。对新发现的芝建公路(芝堰至建德市)黄店镇上王村上王桥地段崩塌地质灾害隐患,要尽快开展工程治理,确保行人、车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