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兰溪市“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集中攻坚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兰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兰溪市“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
集中攻坚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平台转型提升、做大做强,谋划招引落地一批高端重大产业项目,实现新一轮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金华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决定于2018年在全市开展“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集中攻坚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拓展一批能即时落地大项目的重大产业平台,形成“平台等项目”的良好局面。优化平台规划,统筹产业布局,集聚高端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谋划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平台规模、质量和效益。
(一)平台布局不断优化。按照规划引领、合理布局、集聚集约、改革创新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土地等要素资源,开辟实体经济发展新空间,实现大平台承载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二)平台规模有效扩大。进一步提升产业平台承载力,项目落地空间全面拓展。依托全市2个重点特色产业平台,拓展可用于项目落地的空间拓展到2600亩以上。打造一批小微企业、特色农业、城市发展平台,建设小微企业园5家,推动入园企业370家以上,启动建设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建设重点城市发展平台1个。
(三)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努力向上争取指标,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新增土地指标1960亩以上(争取指标800亩以上),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1080亩,垦造耕地1700亩。
(四)招大引强全面推进。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意识,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达50%以上。抢抓“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建设重要机遇,加强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招引、建设,完成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2个以上。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攻坚任务
(一)拓展提升发展平台。
按照“整合资源、集聚发展”的要求,加强产业平台的整合提升和谋划建设,确保大项目能即时落地。
1.打造特色工业平台。
——打造2个重点工业平台。将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业平台调整空间规划,扩大平台范围,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整合高端要素,以承接省重大产业项目和市县长项目落地,各项扶持政策优先向重点工业平台产业倾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在重点产业平台。重点新兴产业园、光膜小镇等平台拓展。各平台要结合实际,合理制定平台空间拓展方案,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挖掘拓展新的用地空间,努力提升平台的承载力。(牵头部门:经信局、经济开发区)
——新建5家小微企业园区。科学布局,明确标准,创新方式,多元投资,加快建设,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集聚发展、规模发展、提升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2018年,全市完成旧厂区改造100万平方米,建成(改扩建)标准厂房21万平方米。鼓励在各类开发区(园区)内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园区,鼓励利用符合条件的“三改一拆”整理土地和城镇低效用地建设小微企业园区,鼓励利用旧厂区、旧厂房建设小微企业园区,鼓励采取工业地产模式开发建设小微企业园区,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开辟新空间。(牵头部门:经信局)
——整合转型一批工业功能区。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工业平台,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面积适当、四至清晰、业态相融的工业功能区,加强平台内部提升改造,盘活存量;萎缩管理一批乡镇工业平台,对占地小、企业少、产出低、布局相对分散的乡镇工业平台实施萎缩管理,不再新增出让工业用地,对平台内环保、安全等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牵头部门:经信局)
2.打造特色农业平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生态循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相互融合,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全市启动建设1个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创建2个以上规模适度、设施装备好、品牌影响大、产业融合紧密的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1个以上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牵头部门:农林局)
3.打造特色城市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重点推进城市周边老工业区转型和改造,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打造精品城市,提高城市品位。大力发展旅游、商务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为周边区域提供综合服务。全市打造新的城市发展平台1个以上。(牵头部门:建设局)
(二)盘活腾出用地空间。
按照“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原则,实施“盘存量、促增量、扩空间”活动,加强土地资源要素优化保障。
1.开展土地指标保障行动。通过各项试点、争列省重大产业项目等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土地指标。2018年,全市新增土地指标达1960亩以上,其中争取指标800亩以上。全面摸排全市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用而低效等土地利用情况,强化部门综合数据集成和运用,建立完善产业平台用地、产出、税收等综合数据库,形成“存量用地激活作战图”,倒排计划,挂图作战,定期通报,定期考核。到2018年底,全市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00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080亩。(牵头部门:国土资源局)
2.开展占补平衡指标保障行动。积极谋划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力抓好我市香溪万亩工程1个垦造耕地大项目实施。建立全市耕地占补平衡利益共享机制,深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加大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使用力度,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需求。到2018年底,全市完成耕地垦造1700亩;新增水田(旱改水)1410亩。(牵头部门:国土资源局)
3.开展规划空间保障行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产业平台规划的衔接,现有土地规划空间、城市控规指标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需求。适时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项评估,研究新兴产业园、光膜小镇等重点产业平台的空间拓展方案。优先保障重点产业平台发展的空间指标和用地指标,推动土地资源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牵头部门:国土资源局)
(三)谋划招引重大项目。
按照“招大引强、合作共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建立跨平台招商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谋划和实施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
1.实施市县长项目工程。市长、分管招商工作副市长各负责牵头谋划招引1个总投资2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其他副市长各力争谋划推进1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18年,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达50%以上。(牵头单位:发改局)
2.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建设。建立重大产业项目谋划、盯引、招商、入库、储备、建设等全过程推进机制,针对产业发展导向、本地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谋划一批符合省重大产业项目标准的项目。建立和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盯引清单、市县长联系重大产业项目制度和重大产业项目库,实行定期汇总、分析和通报。2018年,全市完成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2个以上。(牵头单位:发改局)
3.推进一批重大招商项目落地。一是大力实施园区招商,加强园区平台整合、推进,深入对接引进央企、世界500强企业的整体产业项目。二是推进开发区集聚区内街道工业功能区融合发展,加快新兴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做强游埠工业园汽摩配产业。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加快提升光膜小镇、时尚纺织小镇、华诚中本产业园等重点平台建设,着力加强工作力量,保障要素配套,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小微企业整合入园。(牵头单位:商务局)
4.创新招商工作机制。一是探索园区PPP招商模式,在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与社会资本进行高度合作,引进一批有能力、专业化的园区运营商、服务商参与园区市场化运营,以市场化手段提升产业园区的运营效率,以平台整合的思维进行软硬件的搭建,以及产业的集聚与服务。二是实施园区整体招商模式,把握政策导向,借助北京、杭州产业转移的契机,抢抓机遇引进外迁的市场和企业,借势延伸兰溪产业。(牵头单位:商务局)
三、保障措施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