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村、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农技推广机制和服务创新,根据中央和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人民政府工作部署,经研究,现就我镇全面落实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昌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规范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推动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完善为农服务手段,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更好的为“三农”提供更为配套的公共服务产品,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按照“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着力加强全镇农技推广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起以镇责任农技员为主导,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重要力量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三、建立完善新型农技推广组织体系 在县农技推广机构设置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和农技指导员的基础上,我镇农技推广机构设置农业技术推广站,挂靠安昌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保留牌子,其人员均为责任农技员,同时组建一支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队伍。责任农技员、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的聘期一般为二年。 1、责任农技员。根据县政府要求和我镇农业发展实际,镇责任农技员设置粮油、植保、林特、农机、畜牧等5个岗位,按照任职要求落实人员聘用,并明确相应专业分工。 2、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新组建一支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对分布在各村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民营科技组织、基层农技农资服务站、兽医站等组织中的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择优聘用为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报经县主管部门审核发给农技推广证书,纳入镇农技推广体系管理。 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中重点是村级农技推广员,按行政村规模大小和农业产业实际每村设置1-2人,参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管理,人员确定与村分管农业的领导和本村农业科技示范户有机结合。 四、建立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的责任体系 全面建立农技推广的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农技推广人员岗位职责,细化、量化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责任和考核奖惩。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任职资格审查、竞争上岗、职称评聘等日常管理。 1 、责任农技员岗位职责:每个责任农技员在按专业分工负责的同时,全面负责若干村全体农户的农技服务工作,重点联系若干农业科技示范户或大户。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及其相关法规和标准,宣传贯彻各项“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涉农服务和农事矛盾协调;通过现场指导和“农民信箱”等渠道,对责任区域农户和本专业范围开展技术指导,及时解答各类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的负责向上级寻求帮助;开展本专业农业良种、良技、良法的试验、引进、示范、推广等工作,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抓好病虫害防治与处置;掌握本专业和责任区域农业生产情况,做好调研、统计和信息报送、发布等工作;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完成领导和上级农技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 2、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岗位职责:承担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公益性任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活动,包括开展农技创新、引进、试验等活动,参加或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农技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有偿或无偿服务。其中村级农技推广员还应承担村级组织农业管理和为农服务的工作,宣传贯彻有关“三农”工作方针政策,按照上级农技部门要求开展农技推广活动。 五、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体系 对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以其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难易程度为基本依据,按照“谁聘任、谁主管、谁牵头”的原则组织考核,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和评议,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订。考核结果作为农技人员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与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奖金(补贴)发放等挂钩。 1、责任农技员:由镇政府牵头,镇政府、县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等三方面进行考核。其中:镇政府主要对责任农技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考核;县主管部门主要考核责任农技员的业务;服务对象主要考核对责任农技员的满意度。 2、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由镇政府牵头, 主要考评其承担政府“花钱买服务”公益性任务完成情况、实际效果等,重点要听取服务对象意见。对其中村级农技推广员参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的要求,镇农技推广站、村“两委会”、服务对象等三方面进行考核。 六、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我镇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知识更新培训。镇主要培训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和农业示范户,原则上业务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天,参加专业相符的学历教育时间等同业务培训时间。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改进培训方式,重视实践技能培训和交流,着重开展应用型、操作性农技培训,加强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发布相关信息,普及农业技术。 七、加强农技推广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有机构人员,有工作场所,有试验示范基地,有信息、交通、服务手段,有经费保障”的新“五有”要求,加强农技推广的基础建设,改善农技推广的保障条件。 1、加强农技推广力量,不断提高推广人员素质。按县核定编制和专业要求,配齐配强镇责任农技员,人员从现镇在编农技员中择优聘用,今后镇责任农技员缺额时,通过内选、外引或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方式及时补充。新组建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各村必须配备1-2人作为村级农技推广员。 2、确保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精力到位。镇责任农技员和村级农技推广员主要精力应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或农业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 3、加大农技推广经费保障力度。镇农技推广站作为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其办公、人员经费全额列入镇财政预算,编内责任农技员的工奖福利、养老、医疗等待遇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相应政策执行。农技推广工作性经费视镇财力状况尽量安排,并不低于财政增长比例逐年递增。 各村要给予村级农技推广员合理的工作报酬,其中是村干部担任的仍按相应职务和镇有关规定确定工奖报酬。镇以上财政每年再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对村级农技推广的工作补贴。同时,各村要加大对农技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公共服务的投入。 4、设置村农业信息服务宣传窗。各村要加强 “三农”方针政策宣传和农事信息传送,在村庄内设置农事信息宣传窗,可以与村内其它宣传窗合并设置,但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平方米。宣传窗用于张贴涉农报刊、《病虫情报》、《农事动态》、农技和农副产品市场信息等,同时公布镇责任农技员和村级农技推广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八、加快推进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农技推广体系是政府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为农科技服务,是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的重要职责。为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领导,镇政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镇长傅青春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李鲁旗、副镇长姚百兴任副组长。各村也要明确相应人员和工作任务,切实加强农技推广的措施,深化为农服务的行动,村委主任要全面负责亲力参与,农业副主任要深入实际抓好具体落实,共同推进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按照“谁主管、谁聘任、谁管理”的原则聘用好责任农技推广人员,落实工作职责分工和监管考核,聘用工作接受县主管部门的任职资格审核。正确处理镇在编农技员和责任农技员的关系,按照“胜任、优先”的原则择优聘用,对未被聘为镇责任农技员的在编不在岗农技员,取消其参加高一级农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资格,同时也不再新聘任农业专业技术职务,不得享受相应职称待遇。对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的聘任不改变其个人身份性质。安昌镇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十二月五日
主题词:农技推广 实施意见 报:县府办、县农业局 安昌镇党委政府办公室 2007年12月5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