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中共杨汛桥镇委员会 杨汛桥镇人民政府
关于稳步推进杨汛桥镇新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升集镇城市化水平,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向村(居)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村(居)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村(居)传播,努力使杨汛桥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走在全县前列,现结合本镇实际,提出稳步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列入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建设农村新社区设规划要求,整合资源,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加强管理,着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从村(居)实际出发,以现有条件为基础,结合各村(居)的人口规模、集体经济、产业集聚、历史传统等方面情况,以整个行政村(居)为单位组成社区,量力而行地确定切合实际的建设标准和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要求。
2、服务群众。坚持不断满足村(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服务村(居)民作为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村群众。
3、统筹兼顾。把农村新社区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实施方案,围绕县里的“三集一化”要求,建立社区党总支,整合村(居)资源,统筹社区的管理与服务,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开展村企合作共建农村新社区,充分调动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建设合力。
4、扩大民主。农村新社区建设是实现村(居)民自治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动员广大村(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事务,把城市社区服务、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服务、群众参与、群众活动的理念引入农村社区,促进新型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三、目标任务
1、目标定位。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是指以相对中心的村(居)为核心,由相邻若干行政村(居)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介于镇村之间的农村社区。它的建设主要是推进“三集一化”,即: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农民集中居住、管理服务城镇化。
2、社区设置。按照新型城镇总体规划,全镇设7个社区。其中5个为村居合一型的城镇社区,其分布与构成是:杨汛社区——高家、杨居、孙家桥、王家塔;蒲荡夏社区——上孙、建吴、蒲荡夏、合力;园里湖社区——园里湖、杨江、河西岸;江塘社区——展望、江桃;江桥社区——江居、竹园童、麒麟、仁里王。另2个为整治改造型农村社区,其分布与构成是:联和社区——和门程村、联社村;芝塘湖社区——横山、芝塘湖。
3、规划要求。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的原则,制订完善统筹城乡、相互衔接、覆盖全镇的农村新社区布局规划。制定规划时应注重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工业布局等保护和改造,合理确定社区的区域位置和中心村(居)。规划应鼓励社区内各村(居)对闲置房屋、个人宅基地、山林、荒地等开展整治,鼓励建设外口公寓、物业用房和家庭工业集聚点,以拓展物业经营。社区内各村(居)应有计划地开展村(居)民房屋的拆迁工作,大力推动村(居)民向社区中心村(居)集中。农民集中居住后,各村可根据农民意愿,土地实行依法流转。
4、建设步骤。2008年计划在启动7新型社区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蒲荡夏社区与江塘社区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7个新社区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探索将行政村(居)原有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实行股份制并量化到户到人,并转移到社区的工作,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同时,要探索市场化运作手段,使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保值增值,集体资产的投资收益,除用于扩大再生产外,应主要用于社区公益事业和股权所有人的福利。
5、建设要求。5个为村居合一型的城镇社区应侧重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管理水平;2个为整治改造型农村社区以村庄改造和环境整治为重点,整体推进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布局优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等八个方面的配套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要加大对村(居)民的宣传教育,逐步改变原有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尽快完成从农民向居民的角色转变;要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6、社区管理。社区内各村(居)应打破村(居)界开展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共建共享,成立社区统一管理组织机构,加快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引入城市生产、生活市场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农民向社区中心村(居)集中居住后,集中居住的居民小区,要加强物业管理,做好小区内的环境卫生、安全保卫、设施维护等工作。
四、工作机制
1、加强领导。推进农民向社区中心村(居)集中,实行镇党委、政府领导分工负责制。镇及各村(居)都应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体系,统揽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组织实施。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上下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建立组织。在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保证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建设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内各村(居)班子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农村新社区组织结构,以巩固党在农村新社区的领导核心地位。
3、多元投入。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群众受益、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结合新型城镇建设,采取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方法,建设规模合理、特色明显、造型美观、功能配套、环境优美和管理规范的新型社区,吸引村(居)民向社区中心村集中。
4、考核奖励。为顺利推进农民向社区中心村(居)集中,镇制订农村新社区建设激励政策,根据社区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表彰与奖励,奖励的资金专项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附件:1、杨汛桥镇各社区基本情况。
2、杨汛桥镇域社区规划图。
中共杨汛桥镇委员会
杨汛桥镇人民政府
二OO八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