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中共杨汛桥镇委员会 杨汛桥镇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文化引领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倡导共同的奋斗目标,提高镇民整体素质,调动、保护和发挥好全镇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创业环境,使文化成为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软实力。根据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开展“文化引领年”活动。现结合本镇实际,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杨汛桥精神、提高镇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核心,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快文化立镇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全镇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共同繁荣。
二、工作目标
探索建立适应现代化新型城镇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起基本满足镇民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使文明创建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省级文明镇更加名副其实;加强“一报一站一中心”建设,提高质量,扩大影响,营造有利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培养一批文艺人才,打响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新型城镇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营造浓厚氛围,努力把杨汛桥镇建设成为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实力明显增强、文化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的文化强镇。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文化引领年”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镇“文化引领年”活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谭桂娟任组长,镇文化站站长陈平尔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社事办,由陈平尔任主任。
四、活动内容
“文化引领年”活动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精心策划,设计载体,寓教于乐,以文化人,重点是实施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文化阵地巩固工程、文化活动繁荣工程”等三大工程。
(一)、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
1、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普及《绍兴县公民实用读本》,以“共倡文明礼仪,共建和谐杨汛桥”为主题,广泛开展以生活礼仪、社会礼仪、职业礼仪、校园礼仪、涉外礼仪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2、大力弘扬杨汛桥精神。紧扣“经济国际化、集镇城市化、社会和谐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杨汛桥精神,特别是要结合“杨汛桥优秀儿女评选”活动,通过《绍兴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推介,进一步激发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3、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抓好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努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积极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工程”,进一步弘扬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摒弃社会陋习,提倡厚养薄葬,树立移风易俗新风。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企业、家庭和干部为重点,广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二)实施文化阵地巩固工程
1、完善镇级文化设施。立足文化中心、紫薇文化广场等一流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和软件建设,增添书籍和有关设备,着力完善运作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场馆的整体功能,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集镇主要街道设灯箱阅报栏100只。深化“广播村村响”工程。
2、提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文化村的创建工作,管理好、使用好村级文化设施,文化村创建力争全覆盖。建立健全“五个一”长效管理机制,即有一支管理队伍、一套管理制度、一批文化活动骨干、一笔经常性的经费、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努力使文化设施管理规范、活动经常、作用发挥明显。村村建有阅报栏、水泥篮球场、健身路径和2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活动室。进一步强化“县报村”建设。
3、加快企业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推广光宇集团“职工文体中心”的做法,要求规模以上企业逐步建立“一室一场一中心”:即一个图书馆、一个篮球场、一个多功能文体娱乐中心,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努力以文化凝聚人心。
(三)实施文化活动繁荣工程
1、繁荣镇村文化活动。以“文化五进”工程为抓手,处理好“种文化”与“送文化”的关系,让基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长盛不衰。
一是组建一支队伍。以企业、学校文艺骨干为成员,组建杨汛桥镇“紫薇花”艺术团,下设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曲摄影、文学创作等协会,开通“紫薇花”直通车,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和进家庭活动。
二是创作一批作品。积极取得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和指导,编排宣传计生国策的“三句半”、反映“三个永不”精神的《杨汛桥再往高处走》摇滚快板等节目。情景歌舞《在那紫薇盛开的地方》要精益求精,争取在全省农村文化工作汇报演出中获奖。
三是开展一场演出。进一步丰富广场文化活动,“五一”举办“杨汛桥之春”文艺汇演。并挑选部分节目,参加县城演出。
同时,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全镇村居每月放映一部电影。在文化中心,每周放映2场露天电影。
2、强化宣传舆论工作。建立健全宣传报道员队伍,进一步加强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对杨汛桥宣传。要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拓宽报道领域、改进报道方式、提升新闻内涵,不断提高媒体影响力。特别是《杨汛桥报》要加强通讯报道员队伍建设,提高采编质量,及时、准确反映镇域重大事件,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的喉舌,人民群众了解镇域发展情况的窗口。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全镇规模型企业中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提炼一种企业精神,创作一首企业之歌,建设一处职工文体活动场所,建立一支文艺骨干队伍,制作一套宣传企业的刊物资料。
4、推进特殊群体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王右军青少年书法学院”、“中王儿童电影院”等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组织开展优秀文艺、戏曲、电影和图书进校园及举办科技小发明、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外来务工人员要通过建设“外来民工之家”、开展“送文化到身边”等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各老年协会的作用,多为他们提供通俗易懂的文化节目和健身项目,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5、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建杨汛桥镇老年体育队和青少年游泳队,打响镇中学跆拳道特色体育牌子,承办好全市青少年跆拳道比赛,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
6、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做好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前山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用文字、影像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汛桥镇锡箔”的工艺流程进行记录和推介。芝塘湖要结合农庄经济,做好宣传文章。
5、大力弘扬地域文化。完成《杨汛桥镇志》的初稿编篡工作,基本完成《杨汛桥镇教育志》编篡工作,《杨汛桥村落文化》一书印刷出版。
中共杨汛桥镇委员会
杨汛桥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