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工商所、局各科(室)、协会:
《发挥工商职能服务“转型发展”八项措施》已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二○一○年
发挥工商职能服务“转型发展”八项措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十三届政府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抓基层、强基础,抓投入、调结构,抓统筹、推转型,抓民生、促和谐”的工作主线,按照县委、县政府“四年”工作要求,特制定《发挥工商职能服务“转型发展”八项措施》,进一步优化工商监管与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鼓励投资创业,扩大市场主体总量。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一切符合条件的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来我县投资创业。扩大投资主体范围,支持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鼓励外国企业或个人来本县投资设立合伙企业,做好受理申请、登记、服务协调工作。探索公司股权出资改革,大力推行股权作为出资方式,进一步放宽企业非货币出资方式,争取年内上述出资方式企业达到2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发挥大学生优势,大力助推网络经济发展。通过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争取全年实现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5%,私营企业同比增长10%。
二、扶持三产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积极引导临港物流、核电关联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扶持发展新兴产业,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连锁经营。鼓励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指导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争取年内达到30家。加大广告产业扶持力度,引导广告业健康发展,争取年底全县广告业产值同比增长10%。加快推进全县镇区集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年底完成元通1个、武原2个集贸市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通过各种努力,力争全年三产比重同比增长8%。同时支持骨干企业改革和布局调整,不断提高骨干企业发展质量,加快培育紧固件、千斤顶、小家电、灯泡等特色行业龙头企业15家,引导企业由海盐制造向海盐创造提升。运用工商职能积极配合节能减排战略,切实控限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扶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三、整合各方资源,拓宽民企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发展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农村小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自愿入股组成的合作制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争取实现零的突破。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创办村镇银行,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鼓励企业海外上市拓展引资,推动非上市公司股权在更大范围流转。继续推进股权出质登记,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体系,鼓励开展动产抵押登记,推动商标质押权贷款,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促进担保、典当、寄售(调剂)企业有序发展。通过上述途径,力争全年帮助企业融资额度同比增长10%。
四、提升商标品牌,推进“品牌强县”战略。在继续加大商标注册力度、扩大全县注册商标总量的基础上,注重注册商标的有效使用和品牌的提升,增强县域商标发展实力。进一步完善闲置商标数据库,加大信息沟通力度,牵线搭桥,促进闲置商标转让交易,盘活全县现有闲置商标资源,提升企业无形资产。培育8件市级以上著名商标,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继续引导出口企业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加快品牌国际化步伐。大力保护知识产权,重点加强世博会标志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扎实构筑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全防线,为世博会召开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五、立足“三农”重点,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重点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同比增长10%。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指导现有省、市著名商标(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品牌,提升品牌档次,推进“海盐大头菜”原产地证明商标申请注册工作。加强新农村服务站建设,充分发挥新农村服务站的作用,强化行政指导与监管,重点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农业订单合同行为,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信用评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助推“两新”工程深入开展。
六、围绕民生热点,打造放心消费环境。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工作,把好食品主体准入关;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健全批发动态监管网络,巩固完善“一票通”制度;切实推行经营者食品安全六项自律制度和公开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建设;加大食品质量专项监测,严密监控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不断扩大社区示范店覆盖面,全面推进星级示范店建设;整顿和规范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切实完善“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巩固完善12315基层网络组织,扩大消费维权覆盖面,切实满足消费者就近申诉、就近解决、有效解决的需求。积极探索婚纱摄影、美容美发等行业的消费维权工作。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争议调解中心的平台作用,不断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能力。继续推进“新消费运动”,着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强对“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的市场监管力度,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改进监管方式,实行科学文明执法。紧紧围绕发展、和谐、民生,贯彻“攻大奸、戒小过”的执法理念,实施科学监管。重点查处非法传销、商业贿赂、虚假广告、制假售假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深入推行行政指导,坚持事前预警告诫、事中纠正制止、事后教育规范,在工商职权管辖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无主观故意的、未造成危害后果或不宜直接作出行政处罚的行为实施建议、规劝、告诫、警示等行政指导手段,对符合条件的大要案件进行案中约谈、案后回访。大力倡导企业守法守信,继续实行年检备案制,确定2009年度年检备案制企业50家,对于提交的年检材料完整齐全的,免于审查,免于提交审计报告,由登记机关当场受理并予以年检。
八、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能质量。建立50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强优重点骨干企业、外向型企业的工商服务“数据库”,落实责任,局所联动,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对涉及工商有关事务提供“保姆式服务”。全面建立网上登记服务平台,提供法律法规在线查询、网上登记演示、登记表格及样式下载等服务,开通网上名称预查、企业登记申请、企业年检、在线提交登记材料等业务。全面深化“一字工作法”,缩短行政许可审批时限,简易事项当场予以办理,申请个体工商户、企业登记,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领取营业执照。进一步完善个私协会服务平台,重点推进“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训工程”,为民企提升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组织民企参加2010中国民企峰会和引导对接世博会,引领民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继续发挥“民企顾问服务团”的作用,为民企发展提供支撑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