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设区市环保局,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环境规划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环保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环保宏观调控,健全环境规划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境规划体系,规范规划编制行为,现就加强和改进环境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环境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环境规划工作,建立健全环境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举措、推动环境保护三个历史性转变的必然要求,是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和宏观调控的有力保障,是创新管理体制,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省对加强规划编制、创新规划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必须看到,当前环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环境规划功能定位不清,体系不健全,编制程序不规范,内容交叉重复,且缺乏衔接协调和实施刚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规划调控和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紧密结合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规划立项管理,注重规划衔接审核,完善规划审批程序,强化规划执行监督,不断提升规划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切实发挥规划目标约束性、空间调控性、政策导向性的功能。
(二)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着眼于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以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方针,注重解决环境保护的全局问题,注重环保体制机制创新,注重保护环境与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注重发展需求与要素资源支撑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划的应有功能,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环境规划体系,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环境规划管理体制,责任明确、行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二、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编制体系
(四)建立“三级四类”环境规划编制体系。环境规划编制的领域主要是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能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使之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财力的依据,并为企业决策、社会投资提供参考。环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行政层级分为省级规划、市级规划和县(市、区)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空间区划、区域(流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五)明确各类规划的功能定位。总体规划是根据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编制的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在本级各类规划中具有统领地位,是编制本级和下级其他各类规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空间区划是根据资源环境要素和环境功能空间分异规律,明确不同区域环境保护、产品提供和人居保障的功能。空间区划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特点,是确定区域内空间组织和具体布局的重要依据,是编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在区域内的深化和落实。跨市(或县)的区域规划是编制区域内市级(或县级)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依据环境保护某一特点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
(六)突出总体规划的战略导向。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形势的变化,顺应环境保护新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要抓住涉及环境保护全局的重大问题,突出方向性和指导性相结合,延续传承和创新提升相结合,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增强规划战略性、前瞻性和实效性。总体规划期一般为五年,可以展望到十年及以上。内容包括规划期环境保护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规划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规划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以及重大举措和实施保障的安排。
(七)强化空间区划指导和约束功能。空间区划即环境功能区划,依据大气、水、近岸海域、噪声、生态等环境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从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功能的角度,提出生态环境目标控制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是实施环境准入和环境行政许可,制定分区总量控制、区域(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补偿等环境管理政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要在建立和完善各类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区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加强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统筹区域内生产力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努力提高空间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
(八)增强区域规划引导调控的效力。区域(流域)环境保护规划要围绕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突出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主导功能,抓住影响区域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统筹上下游、区域间和城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对区域内各类产业结构、空间布局、重大开发项目以及资源配置提出合理安排,促进形成结构合理、功能明确、优势互补、协调有致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区域规划一般包括区域环境保护现状和资源环境能力分析,区域生态环保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区域协调机制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九)发挥专项规划载体支撑作用。环保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是环境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项规划按照事权和管理分工组织编制,规划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专项规划的内容,应界定在政府履行环保公共职能以及需要制度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主要包括主要污染物减排,水、大气、重金属、核与辐射、固废、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环保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和省确定的其他领域的专项规划。专项规划要力求目标量化、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布局合理、措施可行。
三、全面加强规划综合管理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zhejiangshengshengtaih/2021/0524/7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