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镇海区档案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宁波市镇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宁波市镇海区档案局
2017年2月24日
镇海区档案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推动全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结合我区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镇海区档案事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各级领导最重视、投入力度最大、发展态势最好的五年,特别是在档案新馆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绩。一是档案事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大大增强,档案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的越来越突出;二是档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广。在重点工作开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档案服务,发挥档案作用。实施“镇海记忆”工程,创作了一批档案文化精品,进一步推动了档案文化创新发展。推出各项便民查档服务,全省联动“异地查档、跨馆服务”活动,向社会开放档案6499卷,区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及镇街道档案利用人数61901人次,区档案馆服务档案查阅利用人数达15338人次,档案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三是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全面实施档案登记备份制度,累计备份数据14TB,建立了区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中心,并通过省级规范化认证。实施并完成了区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了85%以上,机关增量文书档案实现全文数字化管理,数字档案信息的利用率达到了90%,全区档案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四是档案安全保障能力越来越强。高标准、高起点地建成镇海档案新馆并投入使用,新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库房总面积1250平方米。镇海行政中心实现室存档案集中式管理。档案信息安全不断夯实,馆室系统平台通过信息安全二级等保测评;五是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越来越实。至“十二五”期末,区直属机关事业单位、镇(街道)档案总量达到808481卷又636697件,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31%和91%。区档案馆档案资源总量达到10.5万卷又11.3万件,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72%和25倍。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8、9、10号令,制订出台了一批档案工作业务标准和政策文件,各项基础业务进一步规范。全区通过省市级档案管理目标认定单位42家、省级示范化数字档案室创建10家、规范化数字档案室创建78家,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开展珍贵档案抢救修复,档案征集活动成效显著,征集到珍贵档案资料309件、照片39289张,充实丰富镇海名人档案。开展档案年检、专项执法检查,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档案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开展“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六是档案专业教育培训活动形成品牌特色。累计举办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达到1450人次。举办了四届镇海区“兰台杯”档案立卷技能大比武活动,档案系统产生4个镇海区“技能状元”,8个“技术能手”。举行两次档案学术研讨活动,评选产生了一批优秀学术论文。全区有40人次获得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这些都为镇海档案事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开创了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背景
但是,在“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如下一些制约因素: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还不是很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任务艰巨;档案资源整合滞后,信息共享度还不够广,一些涉及民生的档案多部门保管,群众查档还不是很方便,提高档案公共服务水平任务艰巨;基层档案员队伍的不稳定,调动频繁,兼职过多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无纸化办公带来了档案环境的新生态,全区电子文件归档与移交接收工作推进力度还需加强;档案馆社会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职能发挥不够充分。这些都需要在“十三五”时期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遵循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和区“两办”文件精神,以建设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相适应的“档案工作强区”为总目标,以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三个走向”为根本要求,以五档共建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依法治理,深入推进“三大体系”建设,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镇海建成更具竞争力的港口强区和更具幸福感的品质之城做出应有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具有镇海特色的档案工作体系,使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处于全市前列。
一是档案工作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健全的依法治档机制和高效的档案行政执法机制,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加大档案违法违纪的处罚力度,实现档案执法检查清单式、常态化。
二是档案基础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开展规范化档案馆(室)建设,区档案馆在全市率先通过规范化认定,区直单位全部通过区级机关规范化综合档案室认定。档案馆业务水平和基层档案工作水平明显提升,档案馆功能更加完善,基层档案管理更加规范。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比较完备,馆藏总量增长40%以上,民生档案数量占馆藏档案总数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三是档案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加大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整合重要民生领域单位档案数据,深化“一站式”服务。区档案馆争创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档案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实施“镇海记忆”工程,实现档案文化品牌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是档案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档案安全的基本条件和应急、灾备机制更加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档案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档案安全责任体系更加明确,档案网络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五是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完善智慧档案应用系统建设,加快信息社会融合,积极参与并有效服务浙江大数据发展战略。建成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列入进馆名册的单位100%建成数字档案室。全面推进档案资源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进程,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实现常态化。
六是档案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区获得档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总量有新的突破,建立档案专家库和档案志愿者队伍,规范和引导档案中介服务组织,推广政府购买档案公共服务,引导建立民间档案研究机构。
三、主要任务
(一)档案法治建设更加有力
1.依法完善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机制。依法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强化镇(街道)和系统主管部门档案管理与服务职能,加强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村、社区及其区域内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设立档案室或落实档案人员,收集保管本单位档案并提供利用。坚持机制创新,推进社会组织依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档案事务服务,支持和规范档案中介机构建设。
2.加强档案法治建设。树立依法开展档案工作的思想,切实提高依法管好、用好档案的能力;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标准。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利用《档案法》颁布纪念日、国际档案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档案法制宣传,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档案的能力和社会各界的档案法律意识,有效推动依法治档战略的实施。引导规范社会各方面、各行业依法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明确应当履行的文件材料定期归档和档案按时移交进馆的法定责任。推进档案部门依法公开档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强化档案行政监管职能。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运行行政权力,实现责任清单规定事项常态化运行。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档案执法监督指导能力。每年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推进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严格执行《档案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严肃查处各类档案违法案件,提升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水平。
(二)档案资源建设更加全面
1.依法接收到期档案。区档案馆依法加强对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接收工作,开展新一轮档案进馆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9号令,编制区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调整进馆单位名册,开展转制国有企业档案进馆,进馆档案资源做到应交尽交、应接尽接,构建丰富优质、结构多元、门类齐全、载体多样的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十三五”末区档案馆馆藏量要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增加40%。
2.加强归档资源控制。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10号令,坚持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审核各机关事业单位、镇(街道)及国有企业制定或修订本单位档案的《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严格监督各单位执行归档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确保各类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加强对电子化档案资源管理,制订并出台相关管理规范,强化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的监管。
3.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把民生档案作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完善民生档案建设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涉民单位管理职责,基本建成覆盖全区重点民生领域的档案管理体系。扩大民生档案的接收进馆范围,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保、教育、土地、房产等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开展重点涉民领域民生档案资源调查和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推进馆藏民生档案指南、目录编制工作,推进民生档案资源整合。
4.创新档案征集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档案征集活动,拓宽档案征集领域,向镇海籍著名人士和民间组织延伸。加强历史档案文献的征集接收与保护,开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档和征集工作。拍摄、收集反映城市变迁的影像资料,参与旧城改造、地铁建设等重大活动(项目)跟踪拍摄,建立“城市记忆”专题档案,主动记录和形成一批有重要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开展有偿征集活动,鼓励个人、家庭、社会组织向档案馆捐赠、托管或寄存档案,拓展档案来源,充实档案资源,实现馆藏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档案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多样
1.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努力把档案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馆室协同和馆际协作,通过虚拟档案室等平台提供“一站式”利用服务。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区-镇-村三级共享平台,实现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的全覆盖。探索开展档案信息网络服务,逐步实现档案信息远程查阅利用,提高档案公共服务水平。
2.加大档案信息开放开发力度。及时鉴定并向社会开放馆藏档案,规范人民群众利用机关档案的途径,最大限度地为公众获取政府公开信息和其他民生信息提供便利,提高档案惠民便民服务的能力。加强对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加工开发,深入挖掘馆室藏档案资源,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出版档案汇集、举办档案展览、制作电视专题片、公布档案等多种形式,提供深层次、高质量、多样化的档案信息产品和服务。
3.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实施“镇海记忆”工程,推进镇海著名人物、著名村镇、著名企业、古籍家谱、典型家庭、城市建设音像记忆等系列档案文化建设项目,打造“镇海记忆”系列档案文化品牌。深入开展档案文化编研工作。加强对馆藏资源的深度加工开发,精心组织重点档案史料、文献的编纂工作,挖掘档案文化内涵。利用民间收藏家协会等平台,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人士合作,开展地域文化、著名人物研究项目,做好“百年百镇百梦”网络征集活动,多出档案文化精品。建立健全对优秀档案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过程进行扶持的工作机制。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镇海政策 > 镇海区发改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haiqufagaiju/20181203/2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