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政策 > 正文

北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北仑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2016-04-15 企业政策 收藏
朗读

 

各街道党工委,白峰镇党委,区直各单位党委、党组:

 

  《北仑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16年4月15日

 

北仑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根据《北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特制定北仑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北仑区人才发展面临的现状

  

  (一)“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成效

  

  “十二五”期间,北仑区始终坚持将人才工作作为服务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最直接、最重要的抓手,全区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人才结构日趋优化,人才服务支撑效应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渐趋完善。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已经基本形成,“1+N+X”的政策体系初具规模,全区引才育才用才工作快速推进,尊才爱才惜才的氛围日趋浓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快速集聚。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作为人才工作的“一号工程”,通过项目招募、中介推荐、企业引才等方式,引进和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高端项目和海外智力。北仑区本级现有人才总量19.5万人,27个团队或个人分别入选国家、省“千人计划”和市“3315计划”。人才创业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区科技创业园、智能装备产业研发园等平台作为国家级人才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累计引进各类科技型创业企业455家、留学生创办企业76家,海外高层次人才200余人。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北仑设置观测站,已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名,获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市级科学项目30多项。意大利CSMT(中国)中心、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宁波新材料创制中心落户北仑。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迅速,北仑区本级现有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工作站9家,建站数量在全市领先。海外引智转化工作卓有成效。围绕海外引智工作出台了专项政策,形成了“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联动”的引智工作模式,吸引了众多海外专家扎根北仑、服务北仑。2015年10月,北仑区被授予“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区”。目前,已累计引进外国专家近6000人次,其中有“海外工程师”117名,2人入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79人次先后获得国家“友谊奖”、浙江省西湖“友谊奖”等荣誉称号。人才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2012年以来,北仑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近1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确保人才工作各项投入。在全市率先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已累计为380人次提供综合咨询服务,全程协助30余个人才项目办理注册落户等手续,解决10名人才子女就学问题,为127名人才提供人才专项住房等服务。培育了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32家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入驻,为区域引进各类人才1.3万名,其中高端人才500名,培训各类人才近1.2万名,累计实现产值16.2亿元。

 

  (二)存在问题

 

  1、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比新时期人才工作发展的要求,人才工作整体合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新的工作机制探索力度还比较薄弱,人才政策的集成性还不够强,人才工作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还不够紧密,等等。

 

  2、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围绕区域产业需求,在引才力量上比较薄弱,主要以人社、科技等部门为主,招商部门力量发挥还不够明显;引才范围还不够广泛,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还不够高;引才重点偏重海外高层次人才,对国内人才、基础性人才引进力度不够大,等等。

 

  3、人才创业创新平台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先进县(市)区相比,现有的创业创新平台仍存在规模小、数量少、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新型平台的谋划和推进力度不够大,缺乏专业的孵化器、公共实验室等新型平台。

 

  4、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北仑地理位置偏居一隅,人才发展环境先天不足,对创业扶持手段、政府服务举措、人才市场支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人才服务方面,人才居留落户、子女就学、医疗服务举措还不够精细;政府如何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搭建桥梁,帮助企业提升内在的技术转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二、“十三五”人才发展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打造“港口经济圈核心区”,以“五个更高水平”为目标,全面落实“五个加快推进”发展举措,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推进敢于改革创新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实施提升使用效能的人才开发计划,大力构筑服务创新创业的人才发展平台,全面营造人才安居乐业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高水平跻身全国县(市)区综合实力第一方阵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力打造“人才机制高度创新、人才智力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活跃、人才环境高度优化”的“人才生态最优区”,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位居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前列,努力实现人才“开放港、自由港、创新港”的建设目标。

 

  2、具体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人才资源进一步集聚,北仑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4万人,其中区本级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7万人。

 

  ——人才层次进一步提升,新引进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千人计划”、“151人才工程”、市“3315计划”、“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等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总量实现翻番。

 

  ——创新要素进一步激活,强化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全区从事研发活动人员达到10000人,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型初创企业达到1000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20家,重点推进建设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

 

  ——人才投入进一步保障,继续加大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确保区财政人才专项投入年增幅不低于当年区公共财政支出增幅。

 

 

  三、“十三五”人才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精准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1、构筑党管人才的人才工作格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加大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力度,完善议事决策、分工协作、沟通交流、督查评估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整合职能部门、街道(镇)以及社区、企业“四级网络”资源,探索实施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合力推进人才工作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2、优化“1+N+X”人才政策体系。加强人才政策研究,调整充实“1+N+X”的政策体系,精准编制人才政策指导目录,适时出台北仑版的集成性政策。结合区“十三五”规划战略任务,谋划推进人才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的全面对接、逐一落实。坚持“海纳百川”、“融合贯通”,细化人才评价标准,划分人才层次,逐步建立人才分类评价制度,科学编制、动态调整人才分类目录,确保各类人才都能享受政策覆盖。

 

  3、发挥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加大政府采购人力资源服务力度,建立政府服务与市场服务有机结合的服务新体系,为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更加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类社会专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积极作用,通过中介引才、以才引才、亲情引才,让企业、中介机构、科研机构等成为人才引进的主体,并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职能。做强做优区人力资源产业,实施“腾笼换鸟”机制,探索建立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和监管办法,加快引进一批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4、构建人才考核和评价体系。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层次清、标准高、可操作的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实现不同人才评价渠道的相互贯通。突出用人主体在支撑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探索在区域内有条件的企业中开展专业技术中级职称甚至是高级职称的企业自主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社会组织主体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推动技能人才与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互通。

 

  (二)加快引进培育各领域人才队伍

 

  1、大力延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统筹海内海外两个人才市场,坚持海内外人才并重,全面实施“智汇北仑·港城精英领航计划”,组织实施海内外人才招募活动,不断引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精、尖等实用人才。整合引才工作力量,进一步发挥招商部门作为人才引进的主力军作用,下大力气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并以此为引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新引进培养30名列入国家“万人计划”或国家、省“千人计划”、市“3315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80名列入“港城精英领航计划”的高层次人才。

 

  2、加快引进产业急需的紧缺人才。加强各产业领域紧缺人才分析调研,制定“北仑区紧缺人才目录”。围绕区域产业需求,全面实施“智汇北仑·港城群英荟萃计划”,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在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具有一流水平、服务区域创业创新的领军骨干人才、创业创新团队以及电子商务、港航物流、金融创投、时尚创意等区域社会经济领域紧缺急需的各类人才(团队)及项目。力争“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增长20%。推进实施“大学生‘1111’引进工程”,努力探索“大学生+”引进使用模式,力争到2020年,累计引进大学生4万名。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2847.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