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政策 > 正文

中共象山县委关于精准发力补短板全力以赴促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6-09-02 企业政策 收藏
朗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补短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省委、市委对补短板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县上下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突出高质量、均衡性、可持续,按照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的要求,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一城四地”的目标,深入实施“双突破双驱动”发展战略,精准发力补齐工业强县、旅游强县、科技创新、城乡品质、民生服务、改革落地等六块短板,推动象山全面振兴崛起,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一、补齐工业强县短板
  

  工业是兴县之基、强县之本、富民之举,是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县工业突破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支撑性大项目、创新型大企业、引领性大产业、战略性大平台,以及营商环境不优,是新常态下必须补齐的发展短板。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发展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主动对接宁波“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四创四强”工程,着力构建以大项目为支撑,创新型企业为主体,新兴产业为引领,大平台为引擎,大环境为保障的工业强县新格局,推动工业经济迈入快速发展轨道,到2020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和200亿元,进入全省工业综合评价前30强,跻身全省工业强县第一梯队。
  

  1.攻坚突破支撑性大项目。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瞄准世界五百强、大型央企、上市民企,整合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充分发挥北上广招商联络处、异地商会作用,强化与市场化招商机构、投资机构的合作,提高招商引资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实施创新发展合伙计划,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综合运用政策、规划以及政府采购等策略,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深化浙商回归工程,借势借力宁波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集聚效应以及沪杭甬等城市制造业溢出效应,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实施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实行重大招商项目县级领导联系制度,紧扣项目引进、审批、推进、投产等关键环节提供精准服务,确保工业项目引得准、落地快、见效早。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2.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实施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计划,突出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引领示范,培育形成50亿元以上企业3家,10亿元以上企业30家。实施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提供从孵化到上市的全程培育扶持,形成初创型、成长型、壮大型、领军型科技企业梯队。继续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上企业达到800家。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企业,全县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30家。实施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工程,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和企业管理人才队伍。
  

  3.推动形成引领性产业集群。围绕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生物(生命健康)等四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龙头型企业和配套企业,打造专业化园区,构建产业金融、研发、智能应用、人才引培等专业化服务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以上。实施产业融合创新计划,组建产业联盟总秘书处,建设四大产业联盟,发挥新兴产业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四换三名”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针织服装向时尚休闲、汽车零部件及模具向轻量化智能化、水产品加工向海洋生物、输变电向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机械装备向智能装备转型。
  

  4.全力打造战略性大平台。全面提升象山经济开发区,加强基础开发和产城融合,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重点抓好临港装备、新能源、海洋高新技术和生命健康等特色专业园建设,构建“一区多园”特色发展新格局,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完善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建设,建成航天科技产业园、科技研发孵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邻里中心等“一园三中心”,争创省特色小镇,成为宁波市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展智能经济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浙台经贸合作区省级平台作用,谋划渔港经济区,建设远洋渔业基地,联动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两岸渔业合作示范基地、鹤浦冷链物流基地以及石浦港渔业保障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基地。
  

  5.全面营造合力兴工的大环境。坚持工业强县例会制度,落实“1+9”政策体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工业强县办公室对产业规划、项目推进、企业服务等方面的统筹协调职能,完善责任分解、考核督查制度,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及僵尸企业、企业降本减负等政策举措,补齐管道天然气等工业基础设施短板,制定落实政策供给清单、服务供给清单以及监管清单,实施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优化问题办理流转机制,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落实工业强镇政策,巩固提升西周省工业强镇地位,推行各大平台与属地镇乡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培植一批特色工业强镇,力争百亿乡镇达到4个。
  

  二、补齐旅游强县短板
  

  旅游业是县域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产业。当前,我县旅游存在高端精品不多、业态不丰富、基础功能配套不完善、服务质量不优、管理水平不高等突出短板。要以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导向,大力实施“四全四特”工程,突出规划、特色精品、智慧旅游和改革创新,打造旅游升级版,建设全国知名海洋休闲度假目的地。到2020年,全县游客接待量突破2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20亿元,基本建成高水平旅游强县。
  

  1.以规划引领全域旅游。系统梳理全县旅游资源,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以及重点区域旅游规划、重点镇乡(街道)旅游规划、一般镇乡(街道)旅游总体策划,构建“一带四区多组团”空间格局。强化规划统筹,成立旅游规划专家委员会,建立旅游规划跟踪落实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相融合。编制实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突破关键薄弱环节,确保2017年成功创建。
  

  2.以特色精品引领旅游业态升级。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浙江广电影视基地、渔港古城二期、半边山旅游度假区、台湾海洋生物馆等项目建设,再策划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特色功能性项目。做大做强龙头景区,编制重点区块实施方案,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提升景区业态和配套功能,建成松兰山—大目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环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影视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加快创建特色小镇,突出旅游与产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创新创业要素集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平台,力争建成省、市、县三级特色小镇10个。挖掘乡土文化、乡村元素和海洋海岛等资源优势,突出梳理式改造提升,建成旅游特色乡镇8个、精品线4条、特色村30个以上,建设一批集高端种植、休闲观光、农渔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农渔业综合体。大力实施“旅游+”,培育发展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婚恋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
  

  3.以智慧旅游引领旅游服务升级。推动智慧旅游实践,整合资源,建设集数据分析、管理服务、营销宣传为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全面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服务边界,提升旅游发展层次和承载力,壮大旅游经济。统筹推进海鲜美食城、海鲜特色饮食街区、特色餐饮名店等建设,挖掘地方特色民俗菜肴,打响“中国海鲜之都”品牌。大力发展精品主题特色酒店,规范提升农家客栈,积极发展精品民宿,形成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住宿接待体系。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工艺品、工业消费品等旅游产品,扶持发展旅游购物商场和旅游商品专卖店。转化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打造大型文化演艺节目。
  

  4.以改革创新引领旅游管理升级。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强化县旅委对旅游规划、产业发展、项目推进、行业监管等统筹协调职能,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特色小镇、旅游重大项目、民宿特色村工作制度,实现旅游管理由行业部门管理为主向党政齐抓共管转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强旅游集团,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社会民间资本,实现旅游开发建设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创新旅游营销机制,整合营销资源,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立体营销网格,打响“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旅游品牌。探索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制,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及其他联合执法机构。创新用地保障机制,提升项目、民宿等审批服务效率。
  

  三、补齐科技创新短板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转型升级的“发动机”。当前,我县创新平台不强、创新要素缺乏、创新主体活力不足、创新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是发展中的突出短板。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扭住科技体制改革这一“牛鼻子”,全面提升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服务供给能力和创新人才支撑能力,到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7%,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建成省人才强县。
  

  1.提升创新要素集聚能力。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着力构建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化基地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实施大孵化器建设计划,构建“1+X+N”孵化体系,建成投用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0万平方米以上,集聚初创期、成长期企业300家。整合提升县科技创业园,打造县级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依托专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孵化器。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以及专业孵化机构等社会力量,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主动对接上海等创新要素集聚地区,探索设立离地创客空间、孵化器,实现异地孵化、象山转化。
  

  2.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5家。加大对企业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省、市级企业研究院培育机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达到75家,市级以上企业研究院达到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35%以上。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建设研发中心,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大力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创新开展校(院)县合作模式,依托产业联盟,设立服务产业创新、企业化运作的科研机构和技术转移平台。全力推进航天智慧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航天科工等军工企业研发优势,共建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培训中心、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积极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280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