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政策 > 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标准化+”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6-07-26 企业政策 收藏
朗读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推动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层级深度融合,以“标准化+”引领和支撑我省“十三五”时期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加快“标准化+”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引领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加快完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一)基本原则。


  1.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准化+”推进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标准化主管部门主导、行业主管部门主抓、地方政府主推、企业主体作用,形成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2.强化供给,补齐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面融入我省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重要任务和重点举措,针对发展短板、民生短板和制度供给短板,加快制定实施高水平标准,推动各领域对标准、补短板,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


  3.融合创新,引领转型。推动标准创新全面融入科技创新体系,汇聚市场创新要素,加强标准化与各类业态的互促互融,最大程度发挥“标准化+”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催化效应,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促进我省产业迈向中高端。


  4.优化载体,重点突破。围绕我省国家战略试点和标准化战略重点领域,积极构建工作载体,广泛运用试点手段,全面打造标杆企业,推动“标准化+”各项举措落地,形成一批可示范、可复制的“标准化+”重要成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市场主体标准活力有效激发,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标准化+”在创业创新、提质增效、社会服务、制度供给、开放融合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与“互联网+”“机器人+”共同形成加快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叠加效应。


  ——标准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持续加强,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成标准的能力不断提升,培育国家级、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00个以上。制定体现创新能力、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数量明显增加,地方标准和地方标准规范平均制定周期缩短至1年以内,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公开声明制度全面推行。


  ——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参与高层次标准化活动能力加快提升,拥有国际、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量分别达到4个、42个以上,在国际、国内市场话语权有效增强。年均为主、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量达200项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60%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2%以上,处于全国前列。


  ——标准化供给进一步增强。“浙江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标准化服务业快速发展。标准成为拉长补齐发展短板、民生短板和制度供给短板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对治理体系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地方立法和政策制定更多引用先进、成熟标准,国家级、省级强制性标准得到严格执行,标准供给成为制度供给的重要来源和具体形式。


  ——“标准化+”效应进一步释放。制定“浙江制造”标准200项以上,实施“浙江制造”标准企业2000家以上,“浙江制造”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标准化+”对环境保护的硬约束机制基本建立,标准成为倒逼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一批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标准化+”试点成效初步显现,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到2020年,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和机制,覆盖全面、水平领先的新型“浙江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落户我省的国际、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量显著增加,国际区域性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突破。培育和打造一批掌握标准话语权的优势产业和企业,标准供给能力和标准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标准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加强公共服务、强化制度供给、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标准化+技术创新。


  1.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优先支持涉及重大科技专项的标准项目,将重要标准研制列入科技计划支持范围,把标准研究成果纳入科研项目考核指标和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依据,探索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标准“领跑者”制度,发挥先进标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鼓励团体标准及时吸纳专利等创新成果,提升核心竞争力。修订《浙江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优化标准过程管理,缩短制定周期。全面实施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激发企业标准创新活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质监局)


  2.培育标准创新主体。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培育形成标准化创新骨干力量。加强标准化科研机构建设,支持各市设立标准化研究机构,提升标准化理论、方法、规划和政策研究能力。支持我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承担国际、国家和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集聚各领域标准化专家。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企业,带动全省企业提升标准化生产、服务和管理水平。(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质监局)


  3.增强标准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标准化科技创新平台,设立标准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将创新成果、管理经验转化为标准。培育发展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试验验证、标准实施等专业化服务。加强全省标准藏馆和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标准云平台,推动与国际标准组织、国外标准机构的标准信息资源交换合作。(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质监局)
  

  (二)标准化+“浙江制造”。


  4.制定“浙江制造”先进标准。对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七大万亿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制定实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浙江制造”标准。建立以“浙江制造”标准引领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有效机制,推动制造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深入开展对标、达标活动,推广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标准,鼓励和指导达到“浙江制造”标准要求的企业申请“浙江制造”认证,组织开展“浙江制造”标准宣传贯彻,提升“浙江制造”品牌形象。(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经信委)


  5.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围绕智能装备(产品)、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云和大数据、服务型制造、行业应用等六大领域,开展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强智能纺织装备、智能物流、智能电网等领域标准实施,带动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提升。针对转型升级迫切、低端用工集中的产业,探索开展“机器换人”标准化工作。成立全省智能制造标准联盟,组建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责任单位:省经信委)


  6.提升消费品质量。推动重点消费品领域企业研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消费品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针对重点消费类产品和大宗进出口产品,分批开展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出口标准的比对工作,切实提高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促进消费品供给结构改善。(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质监局、省工商局)


  (三)标准化+现代农业。


  7.强化农业全过程管理。鼓励产业协会、学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编制具有浙江特色的农业团体标准,全面推行涵盖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生产记录、质量检测、包装标记以及质量追溯的“五有一追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加强标准实施的约束和监督。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行动,推动茶园、果园、蔬菜园、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合作社、企业)、标准化管理(农资经营、农产品监管)示范单位。(责任单位:省农业厅)


  8.推动林业高效发展。加快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山地精品水果、森林食品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完善林业标准体系,编印一批林业主推栽培品种和技术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围绕森林食品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目标,建设一批森林食品标准化示范区。(责任单位:省林业厅)


  9.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围绕渔业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渔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生态渔业、设施循环渔业,加快养殖设施标准化改革,提升渔业设施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严格执行重要渔业资源可捕规格和网具标准,坚决打击不符合标准的非法捕捞行为,助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责任单位:省海洋与渔业局)


  (四)标准化+现代服务业。


  10.加快商贸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强批发零售、生产资料流通、展览业、商贸服务集聚区等领域标准化研究,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开展商贸服务标准化示范。构建重要商品追溯体系,推进社会信用代码、物品编码在商贸流通企业中的应用,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推动企业信用管理标准化,引导企业将信用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会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标准,提升行业发展规范化水平。(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财政厅等)


  11.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全域旅游标准体系,制定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新兴业态标准,以标准化推进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购物旅游、养生旅游融合,鼓励旅游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制定企业个性化标准。加强长三角旅游标准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责任单位:省旅游局)


  12.支撑现代物流发展。以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推进全省港口、铁路、机场、货运站场等交通枢纽和仓储基础设施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构建多式联运信息互联互通体系。加强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居民生活服务、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为主或参与省级以上标准研制。在托盘、仓库、运输车辆等重点领域推广物流标准化设施应用。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


  (五)标准化+新兴业态。


  13.推动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制定实施特色小镇建设、运行、评价标准,推动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以标准化手段助推特色小镇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围绕省级示范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标准化基地,以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


  14.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和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实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重点企业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支撑机构和信息技术服务品牌企业。(责任单位:省经信委)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206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