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快速绿色增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为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根据国家《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年限为2016年至2020年。
第一章 迈向一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第一节 现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宁波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特色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能力日益显现。
一是创新主体从小众到大众。全市创新主体从以少数骨干企业为主,发展到目前以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高端人才/团队、高校院所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2015年全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592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比重为47.84%,较2011年提高了11.79个百分点。全社会R&D活动人员从2010年的4.87万人年增长到2015年的7.93万人年。
二是创新能力由弱到强。“十二五”期间,全市坚持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面推动创新能力提升。2015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6%上升到2.4%,拥有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082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13家)。2011-2015年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31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9.7%以上,专利申请稳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科技进步相对变化水平连续位居全省首位。
三是创新层级从低到高。“十二五”期间,全市实现从最初的企业技术引进、模仿跟随式创新,到产学研合作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在部分细分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了一批行业隐形冠军。截至2015年,全市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33项,行业标准409项。超级电容、注塑机、钕铁硼磁性材料等细分领域实现全国领跑,100多个产品在行业中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籼粳杂交水稻成为通过农业部认定的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推广品种。
四是科技创新成为经济换挡新动力。“十二五”期间,全市科技对经济增长、调结构驱动作用日益显现,成为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38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9.1%,较2010年上升近14个百分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52.7亿元,对GDP的贡献强度由2010年的9.4%上升到12.08%,新产品产值率由2010年的17.1%上升到2015年29.4%。
五是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以科技创新环境营造为着力点,通过构建集“预孵化、孵化、加速”于一体的科技创业体系,全力打造新材料科技城,建设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中科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创新科技政策支持方式等系列举措,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截至2015年,全市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0名、省“千人计划”人才15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5000余名,授牌成立了47家众创空间、创客服务中心。中小民营企业通过股权收购、技术合作、技术购买等加快全球创新资源利用,“十二五”期间累计并购金额超过15亿美元。
虽然“十二五”时期宁波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应该看到,全市科技创新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高端创新要素仍相对不足,科技创新源头少,链接全球创新高地资源、对外科技合作能力仍有待加强。二是创新创业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开放化、平台化的创新服务生态尚不健全,专业化、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发展不足。三是创新活力尚未充分激发,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水平有待提升,束缚科技创新的障碍仍然存在,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积累等方面仍不够。
总体来看,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长期以来宁波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以及以石化等传统产业占主导的产业格局密切相关,科教智力等创新资源先天匮乏、中小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等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如何吸引聚合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释放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全面引领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是宁波科技创新工作在“十三五”时期必须加以解决的课题。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创新全球化时代,世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战略与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宁波“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是创新全球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爆发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创新已成为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创新要素加速流动,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开放式创新、跨界融合创新成为新的创新手段,区域创新体系更加系统化、平台化,更具开放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升级发展面临机遇。为此,宁波需把握创新创业新趋势和规律,用全新的思维、手段和管理方式,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的耦合发展。
二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摆在全局最重要的位置。未来五年,国家将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宁波要积极创造良好环境氛围,加快培育市场新主体,重塑创新创业生态。
三是制造业创新能力成为主题。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下,有利于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
四是构建创新创业生态成为科技工作的核心抓手。在创新全球化时代,全球创新资源流动主要围绕创新创业活动开展,而创新创业活动依赖于一个活跃、宽松、自由、具有良好自发生长机制的创新生态系统,哪里的创新生态系统更活跃,创新资源就流向哪里。
五是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出台发布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宁杭合为支点、其他城市为节点的网络化创新体系,加快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集中打造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创新节点,构建协同创新格局,共筑长三角城市群开放型创新网络。同时明确提出将宁波都市圈作为重点打造的长三角都市圈之一,打造形成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与此同时,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宁波科技创新亦面临不少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和便捷,各区域对资本、人才、技术等高端创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二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外需拉动”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宁波作为传统产业主导的区域,过去以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大招商为主要手段所依赖的要素红利日渐式微,科技驱动转型发展的压力较大。在当前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战略,以及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战略要求下,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的战略位势,将科技创新摆上利全局、利长远的核心地位。
第三节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的要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国家“互联网+”战略和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机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按照全面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长三角重要城市创新节点、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要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聚焦发力科技创新这一短板,加快形成科技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培育发展智能经济新动力、拓展新应用。坚持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全面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市发展品位提升。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全面支撑宁波国际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港口经济圈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为宁波都市圈创新发展、乃至构筑长三角城市群开放型创新网络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强政府在科技管理中的引导和宏观管理,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营造良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整体推进,重点跨越。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让科技创新贯穿渗透经济、社会、民生各个领域。围绕事关全局的关键核心领域和发展需求,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和工程,实现产业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跨越发展。
自主创新,开放协同。既要充分整合运用现有创新资源,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又要积极利用链接全球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引领发展,应对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点,切实提高科技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的支撑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积极应对生态、安全等问题挑战,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
(三)总体部署
“十三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培育创新创业生态这一核心,通过践行五大路径,加快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全面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提升区域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构筑区域协同创新格局,推动宁波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城市群开放创新网络建设。
一是核心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并举,助推产业高端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全市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围绕服务智能经济发展,培育智能产业及应用,实施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在重点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启动“互联网+设计”示范专项,发展新型研发组织模式,以新商业模式的应用进行集成创新,融合发展突破提升产业发展层级。
二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新动能。坚持以科技创业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创业“新四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启动建设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以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全面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夯实创新基础。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布局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等,构建完善区域创新载体,强化对自主创新支撑。
四是提升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构筑开放创新网络。着力链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开展与北京中关村、深圳等国内创新高地的科技合作。加强推动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创新资源互联共享及人才引进交流。着力宁波都市圈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强化宁波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资源与台州、舟山资源流动共享。
五是完善创新环境,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推进科技计划管理、协同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全社会公民科学素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
(四)目标愿景
以建设“全国一流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愿景目标,到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初步建成全国一流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创新资源配置中心、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之城。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加快融入上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创新节点。
——国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球新材料高端资源集聚区,成为全球新材料技术创新策源地,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创新中心。
——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石化、家电、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技术突破、高端化发展示范区,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培育取得突破,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区域创新资源配置中心。成为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市场机制健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突出的长三角产业创新资源配置中心。
——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之城。成为创业政策与服务优良,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浓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追梦”的优选地之一。
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科技创新整体实现“四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关键技术领域、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跨越。“四力提升”具体表现为:
——创新资源的聚合力。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累计国家、省“千人计划”,科技创业人才,R&D活动人员以及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等指标不断提升。
——创新成果的支撑力。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累计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列入国家首台(套)产品数量显著提升。
——新兴产业的驱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创新型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
——创新环境的吸引力。技术交易成交额、科技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显著提升。
表:“十三五”宁波市科技创新发展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 | 2020年目标 |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3.2 |
全社会R&D活动人员(万人年) | 12 |
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万人) | 38 |
高新技术企业(家,累计) | 2600 |
创新型初创企业(家,累计) | 12000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43 |
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 | 60 |
技术交易额(亿元) | 100 |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23 |
第二章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
第一节 加快重点领域技术布局
实施技术创新引导计划。以强化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引领和支撑作用,驱动经济转型发展为导向,围绕全市智能经济及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国家重大前沿产业布局和全市产业链攀升需求,重点在智能经济、绿色石化、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时尚产业、健康产业等千亿级产业及现代农业领域,全面组织动员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大研发投入,健全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攻关。综合运用产业、税收、科技、人才等各项政策,激发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力争到2020年,全市5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整体进入行业前沿,拥有50个在全国领跑、并跑的重点产品。在家电、模具等优势传统产业领域催生500个全国领跑、并跑产品。科技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
专栏:重点布局十大领域创新方向
1.智能经济。重点加快智能传感、安全通信、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开发,发展智能芯片、传感器件以及关键智能基础部件,突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集成应用。
2.新材料。重点支持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先进高分子及合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海洋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碳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特种功能材料、材料基因组等关键前沿技术攻关。
3.高端装备。重点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及产品、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及关键基础件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
4.节能环保。重点突破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关键技术,发展节能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智能电网等领域关键技术。
5.绿色石化。重点发展提升聚苯硫醚、芳纶原料等基础化工和聚氨酯及其衍生品等绿色化生产技术;开发芳纶类、聚酮类纤维、水性聚氨酯(树脂)、绿色溶剂、高性能无卤阻燃剂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关键技术,着力推动过程节能、清洁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和工艺。
6.时尚产业。重点推动时尚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高端模具、精品文具等领域的创意设计。
7.健康产业。积极发展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的研发及工艺创新,重点突破体外诊断、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高性能治疗及康复设备、口腔医疗器械、微创介入器械、组织修复替代材料与人工器官等领域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8.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设计制造、先进远洋渔业捕捞加工技术与装备,支持海洋环境监视监测技术产品、海洋污染处置生物与化学制剂产品和污染物入海处理设备的研发,开展海洋环保与服务领域新产品与新技术攻关。
9.现代物流。重点开展轨道、桥梁、隧道、离岸深水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养护关键技术研发,围绕综合运输智能管控与协同运行,突破交通射频识别跟踪技术、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营服务等关键技术。
10.现代农业。开展生物育种、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农产品加工贮运等技术研发,加快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动植物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等技术。
第二节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推动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面向宁波产业转型发展方向,梳理聚焦重点创新任务,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创新布局,确定重点创新突破方向,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组织经验,参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相关做法,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实施,前瞻布局高端精细化工、新型磁性材料与器件、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碳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智能芯片及基础软件、智能信息设施及产品等12个重大专项,谋划启动100个重大装备、重大关键技术专项。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到2020年重点领域实现500项关键技术突破。
专栏:12个重大专项
1.高端精细化工。重点加快研发高性能工程塑料、生物基芳香高分子材料、高端膜材料、高强高模特种纤维、甘油加氢制备1.3-丙二醇、甘油脱水制丙烯醛等生产技术,突破高效定向催化、先进聚合工艺、材料新型加工和应用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2.新型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开发高丰度钕铁硼永磁材料、低重稀土永磁材料,研发高性能磁性材料在新型电机中的应用技术,发展精密驱动等器件。重点开发高频稀土软磁材料、新型非晶软磁材料,研发高性能磁性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技术;重点开发新型软磁、磁致伸缩等敏感材料,及其在微力、弱磁场探测以及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技术。
3.高性能金属材料。以轻质、高强、耐腐蚀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汽车轻量化用铝合金、镁合金材料,海洋工程用钢材料;培育发展交通运输用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航空航天用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材料、镍铝系新型高温合金产品;布局具有高机械强度和抗疲劳性能、生物相容性好的医用钛合金、钴合金等高端医用材料。
4.海洋新材料。实现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材料、高固厚膜防腐涂料产业化的突破,研究开发隔热保温高分子材料和海底管道用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高端碳纤维等,突破重点品种海洋防护涂料工程化技术。
5.先进碳材料。重点开发低成本、高质量的石墨烯原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综合技术,发展先进石墨烯材料在下一代高容量电池、光电器件,以及石墨烯海洋重防腐涂料。研发类金刚石薄膜材料、碳纳米管改性材料等应用与技术。
6.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重点发展高精度复合数控金切机床、大型柔性数控加工中心、大型数控成型冲压设备。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开展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发展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突破船舶及海洋工程、电力装备用等高档数控系统和高性能功能部件。
7.关键基础零部件。重点发展轻小型、高精度气动元件,突破精密复杂模具,及高参数、高精度、高可靠性轴承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关键技术。发展高压智能液压元件,高强度紧固件和大型及精密高效塑料、铸造模具等关键基础件。
8.智能芯片及基础软件。重点发展面向智能电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等领域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芯片,攻关解决物理仿真、人机互动、智能控制、系统自治等关键技术,发展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工业控制实时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
9.智能信息设施及产品。重点开发新一代专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高速超宽传输全光通信网络,推动智能型光电传感器、智能型接近传感器、高分辨视觉传感器、高精度流量传感器等智能信息工业;大力发展智能可读写设备、工业便携/手持智能终端、工业物联网、工业可穿戴设备等。
10.清洁能源装备。重点研发智能配电变压器、微电网设备、智能配电开关、电池储能装置、高温超导储能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突破高效低成本太阳电池及光伏应用系统关键技术,突破太阳能高效集热、储换热系统,以及5MW以上等级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设计技术。
11.高性能诊疗设备。重点开发高通量检验设备、分子诊断设备与可视化探针、集成式及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检验分析系统等产品;突破健康监测产品、健康大数据与健康物联网、远程医疗等关键共性技术。
12.新能源汽车。重点研发高性能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产品、车载及场站充电机产品,重点研发高功率型和高能量型动力电池材料关键技术、动力电池组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开发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技术。
第三节
强化科技支撑民生
启动实施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按照新型城镇化、智慧宁波建设、五水共治等重要战略需求,重点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海洋开发等领域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促进包容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专栏:民生科技计划
1.人口健康。重点开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缺陷发生等生殖健康及重大缺陷防控研究;突破发展可穿戴式医疗、健康状态辨识等数字健康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老年服务技术研究。
2.环境保护。以“五水共治”技术需求为纽带,重点突破污废水资源化能源化与安全利用等关键技术,推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研发;开发环境污染健康评价与管理技术、高风险化学品的环境友好替代技术、交通大气污染防控关键技术。
3.城乡建设。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重点开展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开发,突破隧道结构设计及施工综合技术、综合运输智能管控技术。加快高效安全生态种养殖、农产品监测及安全生产技术、绿色建筑等领域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
4.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城镇多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城镇灾害应急与综合治理技术;开展人口监测、人才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等社会治理关键技术、以及基于生物技术的农产品及食品品质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5.海洋开发。面向中小海岛开发的基本需求,基于光伏、风电、潮汛能等清洁能源与蓄电池混合能源供给技术,开发模块化海岛基本生存保障技术、装备和系统,包括公共服务、海水淡化、基本照明、空调取暖、环境监测、植物工场等功能模块系统。最终实现多个以3~50人基本需求为单位的基于清洁能源的模块化海岛基本生存保障单元的设计和示范应用推广。
第四节
推动“互联网+”模式创新
实施“互联网+”模式创新示范。抢抓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加快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嫁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在家电、纺织服装等优势领域实施“互联网+设计”示范专项,发展研发众包、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支持行业大企业在内部建立对外开放的创客工场,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面向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等优势离散制造、流程制造行业,支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传统生产线或生产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支持互联网、软件及开发服务、贸易流通、以及生产型企业整合上游原材料以及下游销售企业等,搭建覆盖整个产业链的行业服务平台,培育发展平台型企业。
专栏:“互联网+”创新专项
1.互联网+创新设计示范专项。服务家电、服装、文具等消费型优势产业高端发展需求,按照分布实施、分类管理原则,择优选取有条件的制造领域龙头企业搭建内部创客平台,专业服务公司搭建创客创新创业公共平台,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生产资源众筹、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加快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助推产业高端化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形成。力争到2020年,100家以上企业建有“互联网+”创新平台。
2.智能制造示范专项。在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工电器、船舶工程等重点离散制造行业,支持企业加强数字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石化、家电、汽车、纺织等重点流程制造行业,实施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智能物流体系建设。到2020年,开展智能制造企业达到1000家。
3.智能工厂示范专项。重点面向家电、汽车、纺织等领域,实施数字化生产,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智能工厂示范项目建设。到2020年,建成100家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4.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发展示范专项。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支持互联网企业为传统行业企业提供平台服务、软件服务、数据服务等专业服务,为传统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并提供咨询、设计、数据分析挖掘、流程优化、运营管理等服务。到2020年,跨界融合互联网企业达到10家。
5.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发展融合示范专项。重点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制造业骨干企业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整合线下服务资源,搭建开放性采购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内容增值服务等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平台转化,依托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到2020年,成功培育出100家平台型企业。
第三章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一节 强化创业引领
加快各类创业载体建设。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围绕“预孵化、孵化、加速”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加快完善创业载体建设。按照专业化、特色化要求加快推动宁波众创空间等一批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动现有孵化器和专业园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业咖啡、创业驿站、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便利化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重点支持本地高校院所自建或共建,以及吸引国内外优质科教资源在宁波建设以初创园、科技园、孵化园为载体的集科研、技术转移、孵化服务等为一体的孵化创业平台。借鉴中关村创业大街等地的经验,打造若干创业资源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特色创业街区/小镇,在有条件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行内部创客机制,建立服务大众创业的开放创客平台。至2020年,建成100家众创空间和创客服务中心。
不断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支持领军企业、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等各类产业组织开展创业大赛、头脑风暴会、创业沙龙、创业路演、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建立创客人才和初创企业全程跟进服务机制,集成包括项目筛选、创业导师、团队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和后续支持的全过程孵化服务。积极与国内创业高地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互动,鼓励各类创业服务机构积极与银行、天使投资机构、风投机构等开展合作,提升自身的投融资对接服务能力。健全以公共服务量、服务收入和服务支撑效果为重点的创新服务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后补助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支持智库机构、媒体、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培育创业“新四军”。重点培育科技人员、海外留学归国者、民营企业家以及“企二代”创业者、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新四军”投身创新创业大军。充分发挥宁波家电、服装、模具、文具等制造领域的产业优势,支持社会中介、企业牵头组织参加中关村创业大街、深圳等创客高地的各项创业活动,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创客来宁波创新创业。支持本地民营领军企业利用行业资源、平台、管理等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面向外部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等;借助“国际家族企业论坛”、市“创二代”联谊会等平台作用,搭建“企二代
”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形成宁波特色的“创二代”队伍。建立“优秀创客项目动态库”,建设产品发布和众筹平台,提升创客产品知名度。至2020年,吸引集聚各类创业人才超过10万人。
第二节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进创新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创新型初创企业制定企业发展路线图,建立创业培训、市场拓展、投融资等服务机制,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等,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环境建设投入,支持创新型初创企业技术创新。到2020年,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2000家。
开展新一轮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培育工程。推动高成长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标准管理流程,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重点面向高成长企业,构建企业创新不同环节、不同阶段提供支撑服务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平台。到2020年,培育一批掌握产业“专精特”技术的隐形冠军,累计培育创新型高成长企业300家。
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大力推进领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实施创新管理战略,建立企业创新管理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承担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任务,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联合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等,着力推动企业强化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竞争力提升,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向发展壮大。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600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超过20家。建成2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000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第三节
加快提升科技金融支撑力
加快发展天使创业投资。加快集聚国内外知名天使投资机构,支持本地企业家从事天使投资,加快将民间金融资本转化为促进创业创新的产业资本。支持开展对天使投资者的培训活动,支持天使投资者组建
“俱乐部”,组织开展论坛、讨论会等活动,提高天使投资的专业水平。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试行税收抵扣、匹配投资等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在甬注册和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等投资机构加速集聚。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互联网众筹新业态。力争到2020年,集聚知名天使投资机构(人)达到600家(人)以上,引导100亿元以上社会资金投资创新型初创企业发展。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