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县属学校,镇乡中小学,成技校,民办学校: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县中小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传统的中学理、化、生实验“老三室”、小学自然实验室得到改造和充实,音、体、美“小三室”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近几年来,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园网络(计算机、闭路电视、通讯、广播)已成为学校现代化教育中最基本的装备设施,“三机一幕”走进寻常教室,使大多数学校教育技术设施初步实现了现代化。为使投入充分发挥效益,各校在加强管理上做了许多工作,不少学校制订了管理制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甚至疏于管理,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装备设施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设备的寿命和使用效益,特制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若干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0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附件1:
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能为学校完善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学校必须有现代教育技术领导机构,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工作,制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的管理措施。
二、学校须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仪器室,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要统一粘贴标签,专室、专柜、定位存放,做好防尘、防潮、防霉、防锈、防酸碱和环境的净化、美化工作,并配备防盗、防火等设施。对各专用教室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要落实专人负责,并建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实行制度上墙。
三、现代教育设备的管理要建立明细账,统一分类编号,造册登记。新添设备应及时验收入账、入室,做到账、物相符。
四、工作人员使用现代教育设备,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发生设备仪器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种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使用设备的技能,发挥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益。
五、严格执行设备借用登记制度,现代教育设备使用以后,应及时归还,由管理员验收,并作登记。现代教育设备一般限学校内部使用,外借须经学校领导同意,若有损坏,酌情赔偿。
六、管理人员要熟悉现代教育设备的技术要求,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定期检修和检测,并做好维修记录。每学期末,对所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一次集中清查维护,提高完好率。如有工作变动要办好交接手续。
七、健全仪器设备的报废、报损、报失制度,对长期搁置不用或使用率极低的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向校领导提出妥善处理意见。学校领导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工作应定期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附件2:
科学实验仪器管理制度
一、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确保实验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满足素质教育及社会服务的需要。学校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积极落实监管措施。
二、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应按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配置、分类、编号,定橱定位存放,存橱卡应标明仪器编码、名称、数量,仪器、药品上的标签张贴位置、大小要适宜,字迹清楚,同一台(套)仪器的主件或附件,都应编同一编号,以免主、附件错乱而影响使用。仪器、药品的存放做到排列整齐,上轻下重,科学合理,取用方便。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制度,严格遵守使用手续。
三、科学实验仪器设备是国家财产,应严格加强保管。建好仪器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每年年底要在校主管领导的监管下进行清点盘存工作,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四、贵重精密仪器和未使用过的、新添置仪器,要认真学习该仪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熟悉性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培训后,才能启用。并建立使用维修记录卡,以备查阅。
五、实验中损坏的仪器应及时修理,确保教学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无法修理的仪器应及时办理报废报损手续。结合教学大纲或教材的变化,要及时更新补充新的仪器,保持教学仪器在数量和品种上的动态平衡。
六、一切仪器药品的领用、借出和归还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外单位借用,须经校长室批准,出具借条,按期归还,借出仪器设备如有损坏或丢失必须由借方负责赔偿。仪器设备一般不向私人出借。
七、仪器室应设置合适的灭火器、砂箱等消防器材,并按仪器性能做好防尘、防潮、防蛀、防霉及避光、避磁等工作,落实安全防盗措施。
八、实验室工作人员如有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学校领导须在场,按帐点物,逐件交接,遇有帐物不符时,要查明原因,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最后由三方在“实验室基本情况表”上签字。
附件3:
校园网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一、网络中心机房是校园网的网络中枢,也是校园网的管理中心,为确保校园网的正常运转,切实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
二、建立机房硬件和软件的清单档案。
三、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环境内,一般情况下只允许管理人员接触,设备的使用及设置和软件的安装要由专人负责,并建立有关文字档案资料。
四、服务器应配置不间断电源,保证服务器安全运行,任何人不得删除运行记录的文档,否则追究责任。
五、做好机房防火、防霉、防潮、防雷击的安全保卫工作,易爆易燃物品一律不准带入机房,机房内温度要保持在25度左右,并定期做好安全检查,排除隐患,避免发生事故。
六、机房重地,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卫生,禁止吸烟,严禁将饮料、食品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凡不听劝告者,一律逐出机房。
七、机房内的一切公用物品未经校领导允许,一律不得挪用和外借。
附件4:
微机室管理制度
一、微机室的装备是学校重要的现代教学设施,要严格管理,科学使用。
二、微机室要求保持清洁,适时通风换气。
三、微机室电源要有良好的接地,每次上机前,机房管理人员要检查电源电压,及时调整,电路电压最大偏差范围为220±10伏特,不间断电源(UPS)连接时,一定要按说明书要求接线。
四、在机房内不得乱插拔电源线,不得频繁开启电源开关,严禁在微机通电状态下拔插各种设备插件,损坏机器则由该行为人负责。
五、学校教职工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到机房擅自操作,外单位人员进机房操作,必须经学校有关领导批准。必须督促上机的教师和学生做好使用记录,学生上机操作时,教师不能离开机房或委托学生代管。
六、非专业人员,不得对计算机进行开箱拆装,移动,以防损坏。
七、严格控制外来磁盘使用,严禁不健康软件进入学校机房,定期做好防病毒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八、微机室的专用设备(含微机)要建立技术档案,登记设备编号及记录保养、维修情况,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附件5:
多媒体电教室管理制度
一、使用多媒体电教室的教师,必须经过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在多媒体电教室上课。
二、多媒体电教室排课由学校教育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各任课教师应将上课计划提前预约。
三、电教软件的装卸均由电教管理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自行改变系统设置和增删文件。
四、上课的教师要提前十分钟做好准备,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结束后要按正确的顺序退出系统并关机,认真做好使用记载。凡不按操作规程使用而造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的损坏,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五、多媒体电教室在工作时,任课教师要对全部设备设施负责,出现停电等偶发事件要及时关机,然后通知电教管理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六、课后学生应带走废纸杂物,注意多媒体电教室的环境整洁。
七、多媒体电教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严禁播放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音像资料,严禁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页。
附件6:
图书馆设备管理制度
一、图书馆主机房应保持整洁,未经专人许可,不得上机操作、移动设备。
二、专人负责计算机系统维护,经常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三、上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学生图书服务员需经过培训。
四、外来软盘不得上机使用,经常做好计算机清除病毒的工作。
五、建立图书馆设备使用、维修、故障原因、故障处理办法的工作台帐。
六、图书馆内各种设备,每月进行一次除灰工作。做好防尘、防潮、防盗工作。
附件7:
音、体、美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
一、学校应根据音、体、美仪器的性能、特点设立专用的器材室。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总务处和教务处协调配备、使用,并加强财产的登记和监督。器材室设立仪器设备明细账,总务处设立对应的财产账。
二、音、体、美设备的配发、自购、自制、调拨、馈赠、破损、丢失、报废等都必须及时登记,做到账物相符。
三、学校应建立设备、器材的领(借)制度,鉴于学校音美教学的实际,部分音乐、美术器材可在学期初由教研组(或音美教师)统一向器材室领用并办理出借领用手续,音美器材在期末结束前及时归还给器材室,仪器领用和归还时应仔细检查仪器完好情况,仪器设备应定时查对,全面检查,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
四、器材室应干燥通风,门窗完整牢固。要加强对音、体、美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定期进行烘晒、通风、除尘、擦洗上油,确保仪器良好的性能和精密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电源、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五、仪器的报废,必须经过严格鉴定和审批。属于易耗品、低值仪器、器材,由教导处审批,属于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应报校长室审批。如有遗失或其他事故,应及时追查原因,并报有关部门作出处理。
六、对其他学校向本校借用仪器的,应在不影响本校教学的情况下,尽可能互相借用,但要严格办理审批借用手续,并按时收回,认真检验,如有损坏,由借用学校赔偿。
七、仪器设备的配备按照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音、体、美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要求,根据经费情况有计划、有重点的分期分批逐步配备和添置。
八、学校自购、馈(捐)赠、配发、调拨、自制等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凭证需先交器材室作好器材登记,并在凭证上注明“已登记”后交总务处会计室入账或办理报销手续,器材室收到仪器设备后,应及时验收入账,作好仪器登记工作。
九、仪器设备(器材)的使用人员(借、领用教师),应切实负责好器材的保养和维护,作好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检查,严格遵守操作使用规范,不得随便拆装仪器设备。
十、学校对音、体、美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的管理人员应计算一定的工作量,使之做到职责分明,管理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及时办理移接交手续。
主题词:教育装备 管理 制度 通知
玉环县教育局办公室 二OO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印发
(共印1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