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区各中小学校、各镇(街道)中心学校:
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竞技水平,经研究,决定在2014年将举办下列体育竞赛活动:
1.余杭区第44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2.小学生“三棋”比赛;
3.中小学生乒乓球赛;
4.中小学生篮球赛;
5.中学生男子足球赛;
6.中学生排球赛;
7.中学生校园青春健美操;
8.小学生“三跳”比赛。
现将竞赛规程发给你们,请各校按规程要求组织实施。为提高竞赛活动质量,对竞赛的组织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各校要切实加强对竞赛活动的领导,周密细致地做好组织工作,落实专人负责。
2.各校要严格按照竞赛规程进行操作,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3.输送到省、市、区少体校(学籍已经转出)的学生,经区教育局和区体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参赛。
4.结合各类竞赛活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各类竞赛伤害事故的发生。
5.各校参赛运动员在报名时均需上交含本人照片的“学生基本信息表”(通过学籍管理系统中打印)和体检合格承诺书。
6.注意各类比赛中有关年龄方面的要求,并严格执行。
附件:1.余杭区第44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比赛规程
2.2014年余杭区小学生“三棋”比赛规程
3.2014年余杭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规程
4.2014年余杭区中小学生篮球、中学生排球、中学生男子足球比赛规程
5.2014年余杭区中学生校园青春健美操比赛规程
6.小学生“三跳”比赛规程
7.体检合格承诺书
8.各类比赛报名表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
杭州市余杭区体育局
2014年3月19日
附件1:
余杭区第44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规程
一、竞赛时间与地点
2014年10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举办地点另行通知)举行。
二、参加单位与分组
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
三、竞赛项目
1.小学组:(男、女各9项)
分别是: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跳高、跳远、铅球(男4公斤、女3公斤)、手榴弹(300克)。
2.初中组:(男、女各12项)
分别是: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100米栏(女:栏高84厘米、栏间距8.5米、起跑至第一栏13米)、110米栏(男:栏高91.4厘米、栏间距9.14米、起跑至第一栏13.72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铅球(男5公斤、女4公斤)、标枪(男700克、女600克)、铁饼(1公斤)。
3.高中组:(男13项、女12项)
分别是: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100米栏(女:同初中女子组)、110米栏(男:同初中男子组)、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男)、铅球(男6公斤、女4公斤)、标枪(男700克、女600克)、铁饼(男1.5公斤、女1公斤)。
四、参加方法
1.小学组:设领队1人,教练2人,运动员5男5女,其中1男1女必须是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运动员,其他4男4女年龄必须是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2.初中组:设领队1人、教练2人、运动员5男5女,年龄不得超过16周岁。(1998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3.高中组:设领队1人、教练2人、运动员5男5女,年龄不得超过19周岁。(199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参赛队员要求持“市民卡”检录参赛。
4.报名参赛对象必须是本校在籍在读学生。输送到省、市、区少体校(含学籍已经转出)的学生,经区教育局和区体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参赛。
5.各校参赛运动员报名时均需上交含本人照片的“学生基本信息表”(通过学籍管理系统中打印)和体检合格承诺书。更换队员截止时间为正式比赛前一天。
6.为了确保比赛公平公正,比赛设置起点(田赛在比赛场地)摄像裁判,运动员在起跑前(田赛在比赛时)统一拍照,比赛结束后对运动员身份出现争执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查。
五、竞赛办法
1.小学、初中各分甲乙两组进行比赛,高中组不变。小学甲组为20支队,其余为乙组;初中甲组为14支队,其余为乙组。
2.比赛采用最新《田径竞赛规则》。
3.各组跨栏及800米、1500米、4χ100米接力、小学400米采用一组或分组决赛,其他各项径赛人数超过8人的分预决赛(按成绩录取决赛)。
六、报名办法
1.各组均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报名。(报名表附后)
2.各队每项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可兼报接力)。
3.报名表必须按组别、性别分别填写,要求把表中各栏目填写清楚并打印。于2014年10月8日前将报名表打印稿、参赛队员“学生基本信息表”打印件、“体检合格承诺书”(上述表均要学校审核盖章)送至教研室程世宏老师处,同时把报名表电子稿发至csh@yhjy.net。
七、录取与奖励
(一)教练员
高中组、初中甲组、小学甲组团体总分前三名、初中乙组、小学乙组团体总分前二名主教练评为余杭区优秀教练员,颁发证书。每个单位一人,以运动会秩序册中第一教练员为准。
(二)学校和学生
1.团体总分,高中取前6名;初中甲组取前6名、乙组取前6名;小学甲组取前8名、乙组取前6名。以各队男、女得分之和计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得分相等则以破记录多者名次列前,再相等则以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2.各组单项均取前6名,以7、5、4、3、2、1计分,接力加倍计分。
3.某项目不足7人,则录取名次减少1名,得分不变。并列名次得分平均分配;
4.破余杭区记录加5分,破杭州市记录加10分,接力破记录加分不加倍。
5.获团体名次的代表队均发给奖牌;获团体名次的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甲组及乙组前三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6.获单项名次的运动员均发给奖状,获单项前三名(不含乙组)的发给奖牌。
7.小学获团体总分乙组前6名的队下届运动会升级为甲组,甲组后6名的队降级为乙组;初中获团体总分乙组前4名的队下届运动会升级为甲组,甲组后4名的队降级为乙组。
8.小学组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成绩优秀者、初中组1998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成绩优秀者,请及时做好二代身份证,以便参加杭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八、经费
1.竞赛经费全部自理;
2.请各队及时联系食宿地点、妥善安排好运动员生活。
九、第44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名单
1.小学甲组:(20所)
中泰小学、崇贤二小、临平一小、乾元小学、
乔司小学、实验小学、博陆小学、亭趾小学、
塘栖三小、良渚一小、塘栖一小、太炎小学、
育才小学、双林小学、云会小学、良渚二小、
仓前小学、闲林小学、南苑小学、绿城育华。
2.初中甲组:(14所)
瓶窑镇中、良渚一中、乔司中学、太炎中学、
临平一中、崇贤中学、星桥中学、良渚二中、
塘栖三中、运河中学、临平五中、塘栖二中、
径山中学、黄湖中学。
十、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附件2:
2014年余杭区小学生“三棋”比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与地点
2014年4月下旬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二、承办单位(待定)
三、参加单位:各直属小学、镇(街道)中心小学、各民办小学
四、参加办法
1.报名参赛对象必须是本校在籍在读学生。输送到省、市、区少体校(含学籍已经转出)的学生,经区教育局和区体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参赛。
2.各校参赛运动员报名时均需上交含本人照片的“学生信息表”(通过学籍管理系统中打印)和体检合格承诺书。
3.各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每项棋限报1人、每项棋运动员3男3女;
4.参赛队员要求持“市民卡”检录参赛。
五、竞赛办法
1.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竞赛规则;
2.比赛方法视报名人数确定;
3.各项棋分组进行个人赛,并按个人赛名次的累计积分计算团体名次(第一名记按“0”分);
4.比赛用时。双方公用时间为60分钟,如不分胜负,则围棋包干时间15分钟、象棋包干时间为10分钟,超时判负;
5.弃权者,取消后续赛次的比赛,并取消该项及该队总团体名次的录取。凡迟到10分钟者本局判负。
六、录取办法
1.个人名次男女每项棋均取前六名。胜一局得2分、和一局得1分、负一局得0分。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以积分高者名次列前,如果相等则以对手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相等等抽签确定名次;围棋以总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相等抽签确定名次。
2.每项棋取单项团体前六名,“三棋”总团体取前六名,以各单项棋参赛选手名次分统计,如果名次分相等,以个人每次高者列前。人数没有报足的队不得参加团体评比。
3.参赛人数(队)不足七人(队)的,则减一录取。
4.获团体总分前两名的主教练颁发余杭区优秀教练员证书,每校一人,以秩序册中第一教练员为准。
七、报名与报到
1.报名表及相关材料于4月10日前寄送到区体育局体育科(报名表电子稿发送:46232103@qq.com)。联系电话:89162802(报名表附后)。
2.各队于比赛之日上午8∶30前到比赛地点报到,9时召开领队教练会议,10时正式开始比赛。
八、经费
各队的交通、住宿、就餐自理。
九、裁判人员由总裁判长推荐,教育局、体育局审定。
十、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附件3:
2014年余杭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与地点
2014年5月下旬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承办单位(待定)
三、参加单位与分组:
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
四、比赛项目
1.小学组:男、女单打,男、女团体
2.初中组:男、女单打,男、女团体
3.高中组:男、女单打,男、女团体
五、参加办法
1.报名参赛对象必须是本校在籍在读学生。输送到省、市、区少体校(含学籍已经转出)的学生,经区教育局和区体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参赛。
2.各校参赛运动员报名时均需上交含本人照片的“学生基本信息表”(通过学籍管理系统中打印)和体检合格承诺书。
3.各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2人、运动员男、女各4人(其中男、女单打限报两人)。
4.参赛队员持“市民卡”检录参赛。
六、竞赛办法
1.比赛采用中国乒乓球协会最新的《乒乓球竞赛规则》。
2.各组团体赛形式均采用五场三胜制(四场单打和一场双打)第一场A-W、第二场B-X、第三场B/C-W/Y、第四场D-Z、第五场A(C)-X(Y)。每场比赛采用3局2胜制。比赛前教练须将前两场单打比赛的名单上报给裁判,直至第二场单打比赛结束,教练可以根据场上局势,再将后三场比赛的出场队员名单上报给裁判。
3.团体赛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进行单循环赛,排出小组名次,第二阶段进行淘汰赛决出名次。
4.各组别单打比赛均采用单淘汰赛制,前八名增设附加赛,决出1-8名。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
5.比赛采用“红双喜三星”牌40毫米白色乒乓球。
七、录取办法
1.团体取前六名(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分别以14、10、8、6、4、2分计入总团体分;
2.单打均取前8名(男子单打、女子单打),分别以9、7、6、5、4、3、2、1分计入总团体分;
3.报名人数(队)不足录取名次的,录取名次按参赛人数减少1名(队)录取。
4.总团体取前六名,按各队得分之和排名,如得分相等以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未参加团体赛的,不取总团体名次。
5.获团体总分前两名的主教练颁发余杭区优秀教练员证书,每校一人,以秩序册中第一教练员为准。
八、报名与报到
1.每队根据选手水平填写报名表,第一位的为头号种子选手,依次类推,按序填写报名表(按选手水平填写报名表以便确定种子选手,提前编排比赛顺序),报名表及相关材料于4月10日前寄送到区体育局体育科(报名表电子稿发送:46232103@qq.com)。联系电话:89162802(报名表附后)。
2.各队报到之日上午7∶40前到比赛地点报到,8∶00召开领队教练会议,8∶40正式开始比赛。(如有更改以另行通知)。
九、经费
各队的交通、住宿、就餐自理。
十、裁判人员由总裁判长推荐,教育局、体育局审定。
十一、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附件4:
2014年余杭区中小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比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与地点
1.中学生足球、篮球、排球比赛将在2014年10月底相继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小学组篮球比赛将在2014年5月上旬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二、承办单位(待定)
三、参加单位与分组
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
篮球比赛分小学男子组、小学女子组、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高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
足球比赛分初中男子组、高中男子组;
排球比赛分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高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
报名较少的项目(三队及以下)将不组织比赛。
四、竞赛办法
1.篮球裁判规则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篮球竞赛规则》,每场四节制,每节10分钟。具体比赛时间规定如下:高中男篮、初中男篮采用“10人制”特定规则,即第一节5人,第二节5人,第三、四节混合比赛。比赛时间采用“三停”即:暂停、替换、罚球停表为净时间。比赛前三节和第四节前8分钟打毛时间,最后2分钟打净时间。加时赛5分钟,前3分钟毛时间、后2分钟净时间。各队可报领队、教练员各1人,运动员男女各12名。队员上场规定同杭州市比赛一致:第一节指定六人,第二节另外六人(与第一节人员不同),第三、第四节上场不限;如果第一节、第二节中个人累计犯规超过5次被罚下,一队少于三人时,直接判0比20负。比赛用球:使用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的比赛用球,小学生用6号球,中学女子用6号球,中学男子用7号球。
2.排球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排球竞赛规则》,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25分。各队可报领队、教练员各1人,运动员男女各12名。
3.足球比赛采用7人制,使用“5号球”,队员可穿“布帮胶钉”鞋;每队可报运动员12名,教练员和领队各1名。具体采用《7人制足球竞赛规则》。
比赛方法视报名队数确定。
五、运动员条件和有关规定
1.报名参赛对象必须是本校在籍在读学生。输送到省、市、区少体校(含学籍已经转出)的学生,经区教育局和区体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参赛。
2.各校参赛运动员报名时均需上交含本人照片的“学生信息表”(通过学籍管理系统中打印)和体检合格承诺书。
3.参赛队员以报名单为准,此后一律不得更改。各队必须按时参加比赛,迟到15分钟作自动弃权。每场比赛前全体参赛队员拍照,作为有争议后判罚的依据。
4.篮球、足球、排球参赛队员年龄要求:小学生必须是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初中生必须是1998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高中生必须是199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
5.区教育局、体育局将在比赛过程中,对运动员参赛资格和年龄进行严格审查,对弄虚作假、违反规程者,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6.足球和篮球每队准备深、浅颜色比赛服装各一套,按规则编排队员号码。
7.参赛队员持“市民卡”检录参赛。
六、录取办法
1.男女各队均取前六名,某项目不足6支队,则录取名次减少1名。
2.前六名发奖牌,前三名发给奖状和奖品。
3.获前两名的主教练颁发余杭区优秀教练员证书,每校一人,以秩序册中第一教练员为准。
七、报名
报名表及相关材料于10月8日前寄送到区体育局体育科(报名表电子稿发送:46232103@qq.com)。联系电话:89162802(报名表附后)。(小学组篮球比赛报名单务必于4月10日前上报)。
八、经费:各队的交通住宿费自理。
九、裁判人员由总裁判长推荐,教育局、体育局审定。
十、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附件5:
2014年余杭区中学生校园青春健美操比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与地点
2014年11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二、承办单位:(待定)
三、参加单位与分组: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以校为单位组队参加。
四、参加办法
1.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本校在籍在读的学生。运动员报名时均需上交含本人照片的“学生信息表”(通过学籍管理系统中打印,含底纹)和体检合格承诺书。
2.每队报领队1人、教练员2人,运动员6名(男女不限)。
3.参赛队员要求持“市民卡”检录参赛。
五、竞赛办法
1.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校限报一支运动队;
2.比赛用大众健美操第三套,以规定动作为主,允许有恰当的创编动作;
3.比赛在10×10米场地中进行,参赛音乐、服装、手持器具等各队自定;
4.比赛执行配套教材中规定的健身操竞赛规则。
5.服装及仪容要求:
(1)外表
整洁与适宜的运动员外表,女运动员的头发须梳系于头后,头发不得遮挡脸部。
(2)着装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