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06〕41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温政发〔2007〕4号),构建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我县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有效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就大力发展我县职业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真正把永嘉县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把我县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把职业教育与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和“三业提升、两极协调、一城突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永嘉“三次跨越”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我县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服务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永嘉实际,完善多元办学机制,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化、专业系列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与永嘉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特色,致力于构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普高职高横向渗透、中职高职纵向衔接、职前职后互为补充的具有永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今后五年,力争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1,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输送2万名毕业生。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3所在校生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教育品牌学校。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全面开展企业职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为农村、企业提供技能培训3万人以上,培训经营管理人才3000人。到2011年,使我县产业工人队伍中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水平的达到80%,中级工以上的达到40%,高级工以上的达到10%,全县城乡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二、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
(四)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进程。要根据本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合理的专业设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齐全的教学设施、良好的育人环境为目标,大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使职业学校成为当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心、企业职工的培训中心、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中心。到2011年,中职学校由目前6所发展到9所,校均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完成县职业中学扩建工程、电大附职中二期工程。创建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五)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创造条件,争取省内外有影响力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我县设立分校,积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衔接的“立交桥”,培养有较高文化技术水平的技工、技师。在此基础上,争取创办永嘉职业技术学院。
(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根据我县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引导职业学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类等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规模。至2011年,创建省级示范专业1个,市级示范专业2个。
(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定位、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紧紧围绕永嘉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基地可以建在一所学校,也可以由几所学校共建,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可以某个联合办学的企业或生产车间、生产线为载体建立校企联办的实训基地,也可以引进企业在学校建立校企共有的实训基地。在2011年前,全县建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体的国家、省、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训基地5个。加强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实训基地的生产经营按有关规定给予享受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职业学校可以招录专业对口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学生数和专业特点需要实行总额定编,按编拨付人员经费;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结构工资标准,解决“双师型”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学习,到重点职业院校进修学习,到国外考察学习。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在职硕士学位、学历。通过培养、培训,力争到2011年全县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并具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学历教师。
三、加大投入,完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
(九)县财政要保证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提高教育经费支出中职业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要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经常性事业生均拨款标准,保证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并逐年提高,至2011年高于普通高中的1.5倍。职业学校的学费收入,要全额用于学校办学,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县财政每年列拨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实训中心、示范专业建设;进一步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07年起,每年新增的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培训、贫困生资助和重点专业实训经费补助以及“初三分流”试点工作,以巩固普九成果,发展职业教育。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