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村卫生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具体承担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工作。为进一步加快村卫生室建设,完善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温州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方案》(温政办〔2010〕102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温政办〔2011〕110号)要求,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县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基本建立“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全县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到2011年底,新建村卫生室85家,改扩建村卫生室239家,全县每个中心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到40%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村卫生室是承担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工作的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新建的村卫生室建设原则上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优先支持边远山区的村卫生室建设,统筹城乡,改革现状,完善体系,切实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二)分类指导,完善体系。采取新建和吸纳并举,政府和社会共建方式,理顺村卫生室建设思路。政府举办的村卫生室,实行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非政府举办的村卫生室,通过考核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基本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三)多元举办,共同推进。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多类型支持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按照“建得起、办得好、能持续”的要求,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村卫生室建设,实行“镇(街道)牵头,村集体出地(房)、财政适当补助”的方式建设村卫生室。
三、扎实推进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一)科学制定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和建设计划。根据乡镇“撤扩并”和村居“转并联”后的布局,及时调整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本着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科学设置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和布局,重点建设117个中心村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基本形成“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中心村卫生室原则上达到省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对村型较大、人口较多、自然村较为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村卫生室;对人口较少的行政村可合并设立村卫生室;对居住分散、人口稀少、交通偏僻且暂不具备设立村卫生室条件的行政村,通过设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点(定点、定时、定人),推行驻村医生制度、开展巡回医疗等多种形式,实现服务全覆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再设立村卫生室。
(二)明确村卫生室建设主体。确定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县政府对村卫生室建设负总责,镇(街道)具体负责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和建设任务,并将其纳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镇(街道)和村集体负责落实村卫生室的用地和业务用房。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员准入和行业管理,委托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三)落实村卫生室建设资金。政府重点举办117个中心村和边远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资金由县财政承担。其他行政村卫生室的建设由村集体和县财政共同投入,也可以由社会力量投入。新建或改扩建村卫生室经验收合格后,财政给予总额不少于2万元的基本建设补助。
(四)村卫生室设置审批程序。新建村卫生室由所在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民委员会向县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设置,其中实行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必须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设置,作为分支机构,人员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派或聘用,并做到人、财、物、业务等统一管理。已建村卫生室的设置应当由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完善村卫生室功能。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和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要按照卫生部《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功能,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要创造条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行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要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
(六)现有村卫生室改建方案。要充分利用现有村卫生室的资源,采取“规范一批,整顿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改建和完善现有村卫生室。
现有村卫生室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的,进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纳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享受政府财政补助;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补助。
现有村卫生室设置合理,目前以提供医疗为主,基本上没有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但愿意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要进行必要的整顿,进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纳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现有村卫生室以提供医疗为主,基本上没有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愿意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但具备开设个体诊所条件和资格的,由个人申请,县卫生行政部门可按有关审批规定批准给予开设个体诊所。
对现有行政村设有多个村卫生室的,由镇(街道)会同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重新设置。现有村卫生室设置在行政村区域范围以外的,或不具备开设基本条件的,一律按规定淘汰,不准开设。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关系到医改全局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从今年起,县政府将对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列为全县农村社会事业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县发改、财政、卫生、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村卫生室建设有序推进。
(二)加大投入,保障运行。实行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其运行经费全部纳入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核算,由县财政预算安排。
经标准化建设改造完善功能后,实行基本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按要求完成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经考核合格后,根据《浙江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浙卫发〔2011〕26号)精神,按照每个村卫生室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定额标准由县财政安排运行补助。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要适当增加运行经费补助;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支出,按每服务人口不低于4元的标准,经考核合格后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安排。具体办法由县财政、发改和卫生部门确定。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