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2019年十大标志性项目建设攻坚竞赛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9年十大标志性项目建设攻坚竞赛
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拼出干出义乌改革开放新奇迹”的决策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要干就干第一”的状态,扎实推进十大标志性项目建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效,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2019年十大标志性项目建设攻坚竞赛专项行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目标要求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建设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围绕推进固定资产结构提质、产业平台能级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三大目标,加快布局十大标志性项目,打好强投资、强平台两大攻坚战,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提质。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力争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全力谋划推进十大标志性项目,力争三年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
——产业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园区整合提升,高质量创建万亩千亿级产业平台,坚定不移招大引强,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产业龙头项目,全年新增投资185亿以上。其中,服务业集聚平台完成投资75亿以上,特色小镇完成投资75亿以上。
——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全市179个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和年度投资完成率实现“两个100%”;加强省级重大项目谋划争取,全年新增省级重大项目15个以上,其中“省市县长工程”项目落地开工率50%以上。
二、工作任务
1.开展十大标志性项目专班大会战行动。建立以十大标志性项目为中心的协调推进机制,实行一类标志性项目一个专班负责制,切实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全市成立十个工作专班,每个专班由一名市级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实行“点将制”,专班成员由主管部门、职能部门以及相关项目单位的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同一组团的标志性项目建设具体事项全权由专班组长协调指挥、统筹推进、负责到底(《十大标志性项目工作专班安排表》和《十大标志性项目重点工程联系清单》,详见附件1、2)。
全年组织开展以专班为单位的十大标志性项目大会战比武。一是比项目谋划招商,主要内容是标志性项目的统一谋划、项目招引、重大项目争取以及签约落地率等;二是比项目推进,主要内容是投资完成进度、项目推进情况以及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等;三是比投资质量,主要内容是投资结构、项目开(竣)工率等质量和结构指标;四是比服务保障,主要内容是土地、征迁、资金等要素保障和攻坚破难等工作。
各专班要细化十大标志性项目推进计划,倒排时间表、任务图、责任人,建立项目“问题清单”、“落实清单”、“责任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逐项攻坚,定期检查、定期销号、定期公布清单落实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周协调、月分析、季比赛的工作机制。专班组长每周召开协调推进会,统筹协调项目推进;市主要领导每月召开专题分析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每季度举行项目“比学赶超”现场会,在十大标志性项目中分期分批滚动筛选部分重大支撑性工程进行评比(《试验区重大支撑性工程第一批评比项目清单》,详见附件3),对速度快、质量优、服务好的项目进行经验推广,在全市上下形成狠抓落实、服务项目建设,互学互促、争先奋进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各工作专班、项目建设单位)
2.开展产业平台能级提升专项行动。围绕全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创建一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快推进高新区义东北高新产业功能区、开发区义西南新兴产业功能区能级提升,争取列入全省第二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开发区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进入百强,高新区在省级高新区创建排名中进入十强,集聚区在省级产业集聚区考核中进入八强。开发区、高新区、集聚区、丝路新区全年完成投资55亿、55亿、45亿、30亿以上。
各平台要强化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争取,全年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50个;同时,精心谋划包装项目,积极向上对接争取省市县长项目工程、省重大产业项目、省重点建设工程等省级重大项目。集聚区、开发区、高新区全年各谋划省市县长工程3个以上,并确保开工率50%以上;各平台全年谋划省重大产业项目3个以上;各平台和国企谋划省重点工程1个以上。
各平台要按照“验收一批、创建一批、争创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特色小镇招引、谋划和建设,确保2019年全市特色小镇完成投资75亿以上,培育一批产业发展新平台,丝路金融小镇、绿色动力小镇达到省级创建标准。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规上服务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推动国际商贸城、国际物流中心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提升发展,确保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税收14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发改局,各平台、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