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工作目标
以“当好店小二、服务助成长”为主题,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发扬“店小二”热情服务、贴心服务、精细服务的精神,走进企业,排摸情况,发现问题,精准对接,服务成长,着力畅通市场监管服务小微企业通道,搭建市场监管助推平台,努力营造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氛围,为全县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起好步、开好局、打好基础。
二、重点对象
此次服务活动的小微企业,是除规上、限上以外的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重点为以下三类企业:
一是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的小微企业;
二是当地重点扶持发展的特色小镇、众创基地、科技孵化园区等重点区域内的小微企业;
三是商事制度改革后新设的小微企业(含“个转企”企业)。
三、工作任务
(一)走访企业,宣讲政策。本着真心、真诚服务的态度,走进小微企业,重点宣讲全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编印小微企业政策汇编,送政策上门,让广大小微企业知晓好的扶持政策;加强政策解读,了解掌握“个转企”企业承诺政策的兑现情况。上述三类企业,全县走访量不少于150家,走访分三个层次:
(1)局领导。每位局领导走访1-2家企业,名单由属地所提供,完成情况计入各所完成量。
(2)局机关科室。每个单位走访3家企业,名单由属地所提供,完成情况计入各所完成量。
(3)市场监管所走访名额分配。南明所40家,七星所40家,羽林所30家,澄潭所15家,儒岙所10家,大市聚所15家。
(二)加强排摸,摸清底数。从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最迫切、最关键的要素切入,摸清辖区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新设小微企业活跃度情况,不同行业成长中需要解决的共性和个性诉求,动态了解企业特别是新设企业、“个转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三)跟踪对接,破解难题。根据走访排摸情况,上述三类企业按照1:1:1的比例,确定跟踪对接和服务的样本企业,全县原则上不少于200家。其中七星所、南明所不少于55家,羽林所不少于40家,澄潭所、大市聚不少于25家,儒岙所不少于15家。
在跟踪对接过程中,建立一户一册的新设企业活跃度档案,七大重点产业企业培育档案,重点区域企业成长档案,动态保持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企业情况,定期进行服务,助推企业成长。对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提出的需求、反映的意见列出清单,研究个性化解决方案。对能够解决的,属于市场监管部门职责的,要限时予以破解;属于其他部门的,要报告上级部门协调各方集中调处;对一时难以破解的,要讲明情况,并及时向上级反映。
(四)建立名录,畅通机制。要将走访排摸对接情况,建立动态的分级分类的重点小微企业名录。要综合使用大数据手段,清晰培育对象,抽取跟踪监测样本,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态势,发布小微企业发展信息,实现助推全县小微企业工作的日常化、长效化、制度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走访活动是全面启动我县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开局之作,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百名市场监管干部连百家小微企业”服务活动由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全体干部积极参与,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有序有力的推进态势。
(二)明确时间节点。按照要求,倒排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工作。5月下旬,全面启动走访活动,召开一次动员会,作出相应部署。6月上旬,组织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完成摸排任务。6月底前,建立起与服务企业的对接机制,完成重点培训扶持的新设企业活跃度档案、七大重点产业企业培育档案、重点区域企业成长档案。确定的样本企业及其档案,要定期跟踪,掌握动态,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三)加强多方联动。在活动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既可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主,也可联动税务、统计等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以及会计师、律师等行业中介机构,通过组团式上门,综合式体检,立体性排查,连环式推进,打好服务组合拳。
(四)强化示范引领。要把服务活动与发现、宣传和总结推广小微企业成长范例相结合,及时梳理出一批扩大规模、提升管理、品牌创建、外向拓展、创新发展的成长典型,总结提炼一批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经济等新兴业态的成长范例,遴选一批以特色小镇、众创基地、科技园区孵化、催生、带动小微企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模式,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向广大创业者分享小微企业发展成功经验。排摸活动结束后,要按上述类型推荐一批成长范例,各所上报不少于1家。
(五)务求服务实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实际提出更加具体的市场监管干部连小微企业服务活动实施方案。通过走访排摸活动,建立起服务小微企业成长的长效机制,把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排摸清楚,及时向县党委政府作出汇报,提出意见建议。
请各单位于2015年6月10日前汇总活动情况表、成长范例及工作总结报送至“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诸英 联系电话:8676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