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考核评价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对国家级经开区进行考核评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度,充分调动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继续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脚地。
一、国家级经开区总体情况
自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全国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达219家,其中东部地区107家,中部地区63家,西部地区49家,区域分布渐趋平衡。
(一)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过30多年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家级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15年1-9月,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10亿元,税收收入92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5%,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1.9%、9.8%。
(二)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率先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地。2015年1-9月,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2433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963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2.2%。
(三)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通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化工、食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逐步成长壮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
(四)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域。国家级经开区始终走在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前沿,开创了精简高效的管委会模式,被此后其他特殊经济区域普遍借鉴。坚持高起点统一规划、高标准滚动开发,有力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首创“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等多种投资服务模式,成为我国投资环境的优质品牌。
(五)转型发展的示范基地。国家级经开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和高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2015年1-9月,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8619亿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30.3%。国家级经开区注重集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强化节能环保,单位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国家级经开区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瓶颈。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尚不够清晰,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突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在行政效率、法制环境等方面均需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大部分国家级经开区土地发展空间不足,但也有个别经开区存在节能环保意识不强、土地利用粗放等现象。
二、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国家级经开区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管理模式、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迫切需要明确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完善考核、分类指导、综合施策,消除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瓶颈,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继续发挥生力军作用。
二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推进我国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带来了良好机遇,在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化经贸往来、增强人才技术交流等方面搭建了平台。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我国改革排头兵和开放试验田,应借助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继续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积极探索,主动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和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以开放促创新,拓展对外开放新的空间和领域,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三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渐行渐近,国际产业分工布局与组织形态正在加速重组,中国经济自平衡与世界经济再平衡深入推进。美国、德国、日本分别推出“工业互联网”、“工业4.0”、“机器人战略”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以占据产业分工体系最高端。国家级经开区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前沿阵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增长动力不断减弱,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剧,国家级经开区依赖要素驱动为主的老路难以为继,必须抓住新的调整周期,尽快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战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四是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特别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资源约束日趋紧张,生态系统加速退化。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程度高,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大,对全国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新形势下,国家级经开区以及区内企业必须自我约束,提高清洁生产的能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及重要举措
《指导意见》分为八部分,共计20条。
(一)提出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指导意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坚持以对外开放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考核评价为导向,充分调动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把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脚地。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