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新昌县 > 正文

新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昌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

2021-06-03 新昌县 收藏
朗读
 

新政办发〔2017〕4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府各部门:

现将《新昌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新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新昌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绍兴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精神,为进一步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明确我县“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推动我县创新发展、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相适应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3.5%,居全省前列。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围绕经济新常态,突出科技发展和社会民生等主题,大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崇文守正、务实创新”的新昌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推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突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大力宣传普及“五水共治”、生态文明、防灾减灾、健康安全等科学知识,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谱写美丽新昌建设新篇章,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跨越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明显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意识和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和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生产生活能力快速增强,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民科学素质均衡发展。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基本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科技传播手段与形式日益丰富,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民提升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协同共建、社会动员、监测评估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三、具体任务

根据指导方针和总体目标,“十三五”时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具体任务:

——完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科学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引导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创新驱动发展培养坚实的后备力量,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厚植于青少年中。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活动内容,丰富形式与载体,搭建和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质量,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更多接受科技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均衡发展。

——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学校科技教育与校外科普活动的有效衔接。

工作措施:

——扎实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充分发挥校外科技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科技教育体系。推动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探索中学科技教育的有效形式与内容,提升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举办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普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自救、科学健身运动等知识。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流动少年宫等活动为载体,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均衡配置科技教育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树立互联网思维,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满足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加强网络科技体验,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竞赛、网络科技活动、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

牵头单位:县教体局、团县委、县科协

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经信商务局、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县环保局、县卫计局、县广电总台、县气象局、县妇联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具体任务:

——打造“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新昌现代农业,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普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循环、安全生产等知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服务现代化。

——开展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生活风尚,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类邪教。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生活知识的普及宣传。加大对偏远农村科技教育普及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老年群体、妇女和留守人群的科学素质。

工作措施: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农业综合服务站(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和职称评定。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强化专家和导师辅导、举办农村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新大赛等方式,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创新。深入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着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女能手队伍。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各类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农产品安全等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引导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加大对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宣传推广力度,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帮助农民用好涉农科普资源网络信息平台。

——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将科普设施纳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建设,提升农村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发挥优秀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基层科普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到2020年,全县20%乡镇(街道)成为省级科普示范乡镇(街道),获得国家、省级科普惠农项目5个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办、县农业局

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林业局、县卫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气象局、县广电总台、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具体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引导更多劳动者积极投身创业创新活动。

——围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生产方式转变,重点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及失业人员的培训。

——推动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等知识和观念的广泛普及,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能力,促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提升。

工作措施: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对紧缺技能人才的需求,全面推进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岗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参加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十三五”期间,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10万人次。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技师学院、职业高中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城镇劳动者,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岗、定向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和创业培训,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提高城镇劳动者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工作,大力提升职工职业技能,培育现代工匠精神。“十三五”期间,组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人,建成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20家。

——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大力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家政培训、城乡妇女岗位建功评选等活动,将绿色发展、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心理疏导、防灾减灾等作为主要内容,发挥企业、科普机构、科普场馆、科普学校、妇女之家等作用,广泛组织开展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科学生活能力。

——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讲理想、比贡献”、“现代工匠”、“最美青工”、“智慧蓝领”、“巾帼建功”等活动,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激发职工创新创业活力,着力打造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释放职工创新潜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县总工会

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经信商务局、县教体局、县科技局、县安监局、县质监局、县广电总台、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具体任务:

——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执政水平、科学治理能力、科学生活素质,大力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科学理论的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展科技革命、产业升级等前沿科技知识的专题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的培训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更好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选拔录用、教育培训、综合考评的全过程。在党校、干部网络教育等培训教育中,增加科学发展、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等理论知识。

——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群众性科普活动,自觉学习科技知识,在公民素质建设方面起到示范、引领和表率作用。

工作措施:

——加强规划,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认真贯彻落实《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关要求,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把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的学习培训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及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强化领导干部创新理念与创新思维。

——创新学习渠道和载体,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把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质的有关内容纳入党校和各类干部培训教学计划。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网络培训、自学等方式加强科学素质相关内容的学习。在干部培训教材建设中强化新科技内容的编写和使用,编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知必读科普读本。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评机制,在年度考察、考核中增加与科学素质有关的内容。

——加大宣传力度,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科技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增加科技宣传版面和时段,用好用活新闻媒体工具,推广发布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围绕科技创新主题,选树一批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先进典型。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力社保局

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经信商务局、县科技局、县广电总台、县团委、县妇联、县科协、县社科联

 (五)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工程

具体任务:

——构建科学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和科技教育水平,建成一支优秀科学教师队伍。

——完善科技教育课程教材,满足不同对象的科技教育和培训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高科技教育与培训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科技教育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完善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提高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场所的利用效率,保障科技教育与培训有效实施。

工作措施:

——加强科技教育师资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各级学校的在岗教师开展科学素质培训,引导教师运用科学原理、从科学角度做好各类课程授课工作,提高现有教师做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面向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传播能力培训,鼓励各类有专业知识和科学教育能力的人员经过培训和考核后担任校内外科技辅导员。加强校内外专兼职科技教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继续教育、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新昌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xinchangxian/20210603/23852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