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下卫〔2017〕162号
关于开展“下城区医养护一体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讨论月活动的通知
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根据《关于开展”做好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讨论月活动的通知》(杭卫计办【2017】66号)文件精神,决定在我区开展“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讨论月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讨论活动目标
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对签约服务工作重要性认识,提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发现推广好的工作模式思路,有效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
二、大讨论活动内容
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着生围绕群众反应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见附件1),结合《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杭医改办【2017】3号文件要求以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一)为什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省医改要求,如何进一步开拓签约服务人群
(二)围绕杭州市签约服务主要内容如何进一步做到“签而有约”
(三)针对“签与不签一个样”,探讨让签约居民切身感受到拥有一位医生朋友的做法
(四)根据工作实际探讨做好签约居民转诊工作的好做法,使签约服务成为分级诊疗的坚实基础
(五)作为从事签约服务工作的管理者和实践者,你将如何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六)我区签约门诊服务推进已有二年,你认为为什么要推进签约门诊服务,推进的难点和困惑在哪里?如何更好地引导签约居民预约门诊服务?
(七)签约医生是否需要做公共卫生服务?如何在门诊或管理中更好地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你打算如何做?
三、大讨论活动形式
(一)心得体会交流。人人写大讨论后思想认识、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字数不限,每中心遴选3篇,在下城卫生微信上发表。同时组织机构内部开展讨论,形成共识材料报区卫计局。
(二)组织辩论赛。长庆潮鸣中心和文晖中心两家签约培训基地牵头开展正反方辩论赛,具体方案见附件2。
(三)大会讨论交流。根据讨论结果,收集分析签约服务核心问题进行大会分享。
四、大讨论活动进度
(一)组织动员阶段(11月20日):完成大讨论工作方案,召开专题工作动员会。
(二)全面深入大讨论阶段(11月21日--12月5日):人人写体会,机构内部深入交流,形成共识,组织辩论赛深化共识。及时发现认识误区,提炼发现工作好模式好思路好经验。召开大讨论报告会分享。
(三)总结交流阶段(12月6-10日)。总结大讨论活动报市卫计委。
五、大讨论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心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活动的意义和要求,根据市里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本方案,明确职责科室与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动员。各中心要将活动及时传达至每一位签约医生,做到人人参与,管理者要带头参与,确保活动覆盖全部对象。
(三)加强分析总结。各中心要认真收集活动中的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要善于发现好的工作模式、思路和经验等加以推广,切实把签约服务工作做实做细。
附件:1.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
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讨论活动辩论赛方案
杭州市下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附件1
群众反应的签约服务热点、难点问题
1.《重视社区责任医生“签而不约”现象,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议》(来源:民进杭州市委会2017年市人大建议)
访谈了30位社区签约医生,仅有6人对病人的疾病进行每3个月进行评估,24人还是采取病人来就处理的旧方式。向已在社区签约的100名病人调查了责任医生服务现状,所有病人都说不清楚具体服务内容。在100名被访谈病人中,有61人已3个月以上没有到签约医生就诊,这61人中接到签约医生电话询问的仅有7人;为进一步了解签约服务情况,我们以电话询问的方式向这100名病人的社区签约医生追踪了解,询问“你签约的某某病人,患什么病?目前在吃什么药?”对此问题,不愿意回答问题的签约医生36人,回答不正确有43人,只有21人回答基本正确。以同样的问题针对50位大医院住院超过7天的病人的签约医生进行电话追访,其中21人不愿意回答问题,23位病人的签约医生回答病人病情稳定,没有住院,有6人回答病人在住院治疗。走访了5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访谈了100名签约病人,调查签约病人养护工作的情况,其中47名病人在签约责任医生配药时说过吃得清淡点,有28名病人在签约责任医生配药时说过适当运动,但没有具体措施,说明责任医生对签约病人没有根据疾病和身体情况制定出养护的具体方案。另外约谈了已签约的20名中风后遗症病人的家属,有13位病人在2个月中有护士到家量过1次血压,其中8位病人每个月护士到家量过1次血压,20位病人2个月中没有见到签约医生。有5位病人需要住院时找签约医生,签约医生没有帮助落实住院床位。
2.没有儿科的社区医院竟和孩子签约,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真的只是形式吗?(来源:公诉民评电视问政《杭州日报》)
市民
3.家庭医生签而不约?好事应该办实。(来源: 公诉民评电视问政,载《钱江晚报》)
近日,在2017“公述民评”第三场“‘健康城市’怎么建”现场,杭州市卫计委负责人向在座所有民评代表致歉。这场公述民评曝光了杭州家庭医生“一人签近千名社区住户”、“签完之后再无联系”等现状。说到签约医生,杭州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杭州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2014年开始实行,到2016年实现城乡的全覆盖,签约的数量逐年增长。拥有家庭医生后,患者将拥有不同以往的就医就诊体验,不用到医院排长队,80%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能得到处理。同时,家庭医生团队会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这样的图景看上去很美,关键是如何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