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新华社南京6月23日电(记者 王恒志 郑昕 刘金辉)《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23日正式公布,作为“十三五”时期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计划》相较以往,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对全民健身的“突破性认识”,将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
《计划》开宗明义,指出:“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十三五期间要让全民健身“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表示,和以往比较,对全民健身的理解、认识、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我们的认识就是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现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过去对体育的认识,现在不光是要健身,还要健心。上个周期我们把全民健身更多理解和定位在体育系统、体育行为,这个周期更多地理解为社会范畴,那么它推动的方式也要通过融合发展,是体育和医疗、卫生、旅游、教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郭建军也认为,《计划》最大的新意就在于强调体育不仅是体育系统的事,而是社会的事。“从单方面强调健身到提倡全面的锻炼,这是新的计划带给我们眼前一亮的地方。比如锻炼的成果,最终是要依靠医学去界定的。不是说每天打球、跑步的人就一定是健康,因为其中存在一个科学评价标准的问题,这需要医疗领域的介入,而不是体育部门的判断。进行体育和医疗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要有合作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