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印发三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十六届县政府第 76 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三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30日
三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 2020 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0〕48 号)和《浙江省商务厅等三部门关于公布浙江省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商务联发〔2020〕94 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县电商发展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抓手,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销对接,探索数据驱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深入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市场体系,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努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综合示范“升级版”。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政府重点做好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统筹规划,创新发展。将农村电商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业支撑,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以体系创新、生态创新、项目创新,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提档升级,示范推动。深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优质项目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延长农村电商产业链,提升农村电商价值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规范发展,注重绩效。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强化主体责任,注重绩效管理,加大对资金项目的规范使用和管理,注重资金使用绩效和项目建设后期成效,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推动政策发挥实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作用,整合本地农副产品、特色产业等进行品牌培育,搭建综合性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以品牌化促进销售,以市场化带动产业发展,以信息化为支撑保障,以服务化作为电商发展动力,助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电商助推乡村振兴模式,努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综合示范“升级版”。争取到2021 年底,全县实现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15%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2.2 亿元;深化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改造提升 1 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30 个服务站点;重点打造 2 个电商镇,6 个电商专业村;培训电子商务人才 2000 人以上。
三、具体举措
(一)农产品上行推广体系建设
1.搭建线上平台。借助淘宝、天猫、京东等知名平台,设立 3个三门县特色农产品线上体验店(“鲜甜三门”天猫旗舰店 1 个),通过线上馆集中展示销售,不断拓宽上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县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鼓励传统商贸、物流、供销、邮政、金融等各类企业主体,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引导企业在天猫、京东等知名第三方平台开设地方产品旗舰店,壮大农产品电商队伍,造浓农村电商氛围。
2.网络推介活动。紧紧围绕“鲜甜三门”这张城市名片,将不同时令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围绕“鲜甜三门”的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三门青蟹、三门甜瓜、血蚶等网络促销活动。举办第八届三门·中国网络青蟹节、鲜甜三门农产品直播间等网络促销活动,开展线上线下资源对接会,拓宽本土农特优产品销路,力争年品牌曝光量 1000 万次以上,直接销量 100 万元以上。
3.新零售项目。积极探索县域新零售模式发展,将本地农特优产品对接至线上商城,鼓励企业建设线下体验馆、无人提货机等,通过“O2O+社群”、小程序、微商城、直播、短视频等进行全网营销,建设 1 个地方特色文化突出的县级农特产品 020 体验馆,完善馆内产品展示区、溯源数据中心、直播间等版块功能,探索线下体验与线上消费一体化的新零售营销方式。引导培育 4 家新零售标杆企业,引领示范电商新零售模式发展。
4.完善产品供应链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分级、包装、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预处理分拣中心,深度挖掘三门小海鲜、果蔬品类、特色土特产等产品进行标准化网货打造,设计适合运输的包装,提供分拣、选品、仓储、包装设计、发货等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畅通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完善产、供、销全流程功能,促进农产品商品化,解决特色电商农产品上线销售前置障碍。
(二)农村电商产业集聚体系建设
5.打造电商专业村(镇)。以产业升级发展为目标,推进电商专业村(镇)培育工作,按照相对集聚的原则,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强化三门县农村电商资源集聚能力,深度挖掘农村电商发展潜力,依托三门优势的生态资源和产品资源,根据当季当地特色产品开展日常直播活动,除室内直播外,积极开展“田间地头”等形式电商直播。重点打造组织发动得力、服务工作到位的电商镇 2 个,电商专业村 6 个。
6.培育园区集聚载体。鼓励盘活闲置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因地制宜依托淘宝镇、村当地产业优势,建设符合地方发展实际和特色的电商产业园区,招引电商入驻、提升特色产业电商化水平,引进专业第三方运营服务商,有效整合产业资源,为园区(集聚区)提供孵化、运营、培训、资源对接、人才输送等一站式电商服务,充分发挥三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枢纽作用,强化市场化运作水平,突出公共服务,推进区域性、专业性的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三)电商扶贫体系建设
7.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持续加强与对口帮扶地区沟通与交流,促进电商扶贫产销对接、强化人才培育,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和长效机制。组织三门企业、网商销售对口帮扶地区特色产品,通过资源对接会、展销会等方式,帮助帮扶地区销售农特产品。推进县帮扶村电商化改造,通过电商培训、产销对接、特色打造等方式,将帮扶村培育成为特色产业示范村、农旅示范点等特色村,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四)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8.优化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利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现有场地资源,提升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形象,进一步加强运行管理,提升优化运营水平,为当地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政策咨询、人员培训、孵化支撑等公共服务。完善服务中心办公、展示、直播、培训、孵化等功能板块,策划农产品直播活动,优化直播电商生态,丰富全网销售渠道。加强与职业院校产品营销创新、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合作,组织 1 场全县电商创新创业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