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医疗卫生单位、民营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
为进一步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加大对“两非”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根据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会议部署,现就医疗保健机构贯彻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以下简称“两非”)工作制度,建立部门配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工作机制,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使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不断加强领导,强化配合,努力改善出生性别结构。以查处、打击“两非”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出生实名登记,逐步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工作机制,使出生人口性别比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三、主要任务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工作氛围
各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的宣传工作,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行业自律,提高职业操守,自觉遵纪守法。市妇幼保健机构要结合孕产妇保健与儿童保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宣传,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组织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推进“关爱女孩行动”,做好重点人群的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典型宣传,剖析“两非”行为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利用正反两方面案例,教育群众,营造氛围。
(二)健全完善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1、实行机构人员技术依法准入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各单位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服务技术的机构及人员实施许可和校验工作,严格机构准入和人员许可制度,实行定点引产和药物流产。各单位要加强对从事计生服务人员的教育,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处罚的力度。
2.健全凭证终止妊娠和引产胎儿性别统计监测制度。进一步规范终止妊娠手术行为,禁止个体诊所和未经许可的民营医疗机构施行终止妊娠手术。规范引产证明管理,消除“违法鉴定合法引产”等现象的发生,堵塞凭证引产管理漏网。凡我市具有合法资质的从事终止妊娠手术机构,实行十四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的,必须凭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终止妊娠证明和本人身份证明方能施行。对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及其它特殊情况,可能危及妊娠妇女生命安全,需要立即终止妊娠的,施术单位须在终止妊娠手术施行后48小时内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市人口计生局和卫生局。
3.健全实名分娩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孕产妇检查和分娩的实名制登记管理。凡孕产妇在我市医疗保健机构检查或入院分娩的,应查验孕妇的身份证(新居民应同时提供居住证)和《生育证明》或《再生育证》,并做好查验登记记录。
4. 健全B超管理制度。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使用的B超机,实行统一管理。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利用B超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对所有购买、使用B超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查清B超类型、数量和操作人员姓名,统一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严格管理。
各医疗保健机构B超室门口都要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醒目标志,制定禁止B超性别鉴定的工作制度,建立专门的孕产妇B超登记。
5. 健全信息共享制度。建立完善出生人口信息共享制度。由市妇保所及时收集、汇总全市活产儿数据(数量、性别)、怀孕、引产等信息,定期向市人口计生局进行通报、反馈。由市卫生监督所负责收集、汇总非法行医案件查处中有关“两非”信息,及时向人口计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交流通报。对于交换的共享信息,要科学分析应用,注意保密,妥善保存。
(三)严厉打击“两非”,形成高压态势
全力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建立查处“两非”案件的长效机制,配合市“两非”案件专案组,开展经常性和常态化的“两非”案件查处工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市人口计生部门通报的群众有奖举报黑诊所进行B超性别鉴定的案件及时进行查处,公布卫生部门举报电话96301,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全市形成打击“两非”高压态势。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艰巨性,将出生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切实加强对治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市卫生局成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医政科(名单附后)。
(二)加大考核力度,落实目标责任。市卫生局将出生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纳入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列为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一票否决”重要内容。
(三)各方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治理工作必须坚持上下联合、部门联手、区域联动,形成大联合的工作局面。各单位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单位职责,合力打击“两非”行为,形成打击“两非”高压态势,有效遏制综合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不良态势,逐步实现全市出生人口性别趋于正常的目标。
附件:市卫生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平湖市卫生局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