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当街办〔2017〕23号
关于印发当湖街道2017年残疾人工作要点的
通 知
各村、社区,有关单位:
现将《当湖街道2017年残疾人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当湖街道办事处办公室
抄送:市残联
当湖街道2017年残疾人工作要点
2017年,当湖街道残疾人事业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要求,围绕街道党委办事处工作大局,根据上级残联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健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激发残疾人及残疾人组织活力,推进残疾事业全面发展。
一、加强残疾人保障,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1.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开展残疾人就业政策宣传,拓展残疾人就业创业途径。组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参加全市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举办、协助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努力提高就业率。推进残疾人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残疾人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就业创业。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助工作,扶助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支持残疾人种养业等扶贫基地发展,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计划招聘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公益岗位1-2名。积极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
2.促进残疾人生活保障。按照保基础和抓重点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拓展“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突出重点做好残疾人保障政策的提质扩面工作,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使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政府、社会的关爱。鼓励和扶助残疾人自谋职业就业创业,做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工作。继续健全以街道托养服务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实施残疾人家庭“宜居工程”和“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优化残疾人居住环境,不断满足残疾人的生活需要。
3.着力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推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残疾人高中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展残疾学生、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中专上线考生助学工作,确保无“因贫失学”现象。大力推进残疾人继续教育,鼓励残疾人通过自学、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等,自强自立,自学成才,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配合教育、团委、卫计等部门做好送教上门服务,不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和教育质量。
二、改善残疾人公共服务,优化残疾人生活环境
1.提高康复服务水平。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扎实推进康复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开展残疾人社区规范站建设,不断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开展重点康复项目,为有需求的残疾人赠送康复器具。开展“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以康复为主题的活动,提高残疾预防和康复意识。
2.促进残疾人文体工作。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残疾人融入公共文化体育生活,满足残疾人基本文化体育需求。组织开展好“全国助残日”、“肢残人活动日”、“国际聋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提高残疾人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要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做好示范引领。组织开展街道残疾人运动会,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表彰残疾人先进事迹。
3.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协助做好残疾人爱心公交IC卡办理工作,落实好残疾人享受政府免费乘坐城乡公交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扶残助残事业,组建扶残助残志愿者团队,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做好重度精神病人监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
三、加强资金管理,规范各项资金使用
1.开展残疾人补助金专项自查。开展残疾人补助金发放情况专项自查,重点检查残疾人专项资金发放程序是否规范,残疾人适用政策、类别、等级是否准确,发放对象、金额是否到位等,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维护好残疾人的切身利益。
2.规范残疾人补助金使用与管理。健全和完善残疾人补助金的申报、审核以及公示制度。对救助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及信息比对,确保救助对象不重不漏,发放对象准确无误,防止虚报冒领、私分、截留挪用等情况的发生。
3.做好残疾人“二项补贴”。按照民生共享工程要求,落实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对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下的残疾人或本人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下的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发放困难生活补贴;对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以及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提高审核效率,做到每月补助及时发放到位。
四、加强作风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发挥街道残工委作用,完善残工委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残疾人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推动残联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做好辖区残疾人家庭的入户走访慰问,全面掌握了解辖区内残疾人现状,听取残疾人家庭的意见、建议。
2.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落实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专职委员职责、待遇。组织开展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专职委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3.做好残疾人协会换届工作。为培养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高素质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为目标,选出勇于奉献、乐于奉献的基层残疾人工作班子,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奋斗目标,真正实现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作用发挥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