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机关各科室,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司法所:
现将《全面推广“法治诊所”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海县司法局
2021年5月14日
全面推广“法治诊所”实施方案
为不断将全面依法治理向基层、向农村推进,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确保我县“法治诊所”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就推广设立“法治诊所”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基层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立足于保障稳定和服务发展,将法律服务常态化、专业化、便民化,为村集体、村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带动干部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落实村民自治、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积极推进 “民主法治村”创建,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二、目标任务
以村(社区)“法治诊所”为平台,坚持法律服务“就早、就小、就近、就快”原则,以最佳、最优、最稳、最让群众接受的服务方式,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典型带动、整体推动,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
三、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
在前期试点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牵头,协调各有关科室、司法所,选取符合条件的村(社区),设立“法治诊所”,人员由法官、农村法律顾问、社区民警、村监会主任、网格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及相关志愿者组成。
(一)服务项目
1.法治宣传教育。开设村(社区)法治课堂,就村民生产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邻里纠纷、交通事故、防范诈骗等问题开展针对性普法、菜单式服务,提升村民和村干部的法治素养,促进农村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2.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接待群众来电、来访和网上法律咨询,免费代写法律文书,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对符合条件的案件移交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
3.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时时关注纠纷苗头,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积极做好调解,疏导纠纷缓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发挥人民陪审员、监督员的作用,积极参加诉前调解、信访接待等工作,将化解纠纷的关口前移,做到矛盾不出村。
4.村法律事务审核。在签订合同、招投标、集体资产处置、债权债务纠纷等重大事项方面,在现有的“五议决策法”的基础上,为保障村集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法治诊所”的专业法律资源的优势,在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前增加“法议”程序作为必经前置,形成“六议决策”,确保提交决议的内容合法合规,进一步提升村级决策的合法性。使法治更加深入地作用到乡村治理当中,更加深入到基层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5.指导村级权力清单“36条”执行。积极开展村级权力清单“36条”的宣传,定期组织村干部、村民开展学习。对“五议决策法”执行过程、决议内容提出专业法律意见。充分发挥“法治诊所”专业、全面的队伍力量,参与村级重大事项。
(二)服务方式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海政策 > 宁海县司法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haixiansifaju/20210527/8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