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人民政府 > 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建设“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甬政办发〔2025〕22号

朗读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加快建设“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6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甬政办发(2025)22号.pdf

加快建设“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宁波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新赛道,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力实施“七大工程”,加快争创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具有宁波辨识度的“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7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三大标志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航空航天与海工装备等六大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布局一批前瞻性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六大新质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一批现代农业,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特征的“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建成,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7万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950亿元,现代农业产值达到760亿元。到2030年,“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建成,规上工业产值达到3.3万亿元,带动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350亿元,现代农业产值达到85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两创深度融合提级工程

1.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创新平台体系,推动“361”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能级创新平台全覆盖。谋划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到2030年,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0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2.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攻关。聚焦“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重大场景应用”,深入实施“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推进工业新产品研发,建立健全“三首”产品应用推广机制。加快农业育种创新。到2030年,新增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100个,新增省级以上审定(登记)农业新品种100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3.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产值规模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破万行动”,深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梯队培育。到2030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20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4.高水平引育创新人才。推动甬江人才工程遴选管理机制升级,完善制造业领域支持赛道目录,每年遴选项目200个左右。推进卓越工程师全链条培育体系建设,每年培养卓越工程师100名。推进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

(二)实施产业空间治理提效工程

1.推动省级及以上开发园区提能升级。开展新一轮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探索创新“政区合一”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一园一业”要求,统筹布局“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30年,每年新增工业用地入园率达到98%以上,开发园区综合排名和工业增加值占比实现双提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2.深化战略产业园优势产业社区特色发展。以省级及以上开发园区为依托,规划建设70个优势产业社区。建立“361”重大项目与“2070”产业用地精准匹配机制。坚持“一园一社区”理念,全面推广工业集聚区社区化服务模式。到2030年,工业社区实现全覆盖,打造30个标志性战略产业园优势产业社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投资促进局)

3.加快工业区块分类改造。推动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工业区块改造深度耦合。大力实施“工业上楼”计划,鼓励“轻设备、低污染、工艺流程短、附加值高”的细分行业向高层工业楼宇发展。到2030年,改造提升工业区块4万亩以上,新增优质工业空间3000万平方米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

4.强化项目谋划招引。完善重大项目“1245”统筹推进机制,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迭代升级“甬招商”数字化平台,推进平台招商、链主招商、应用场景招商。推进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改试点城市建设,谋划推进一批企业能级提升项目。到2030年,每年招引落地投资额1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40个,国内外服务业项目100个。(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经信局、市国资委、市发改委)

(三)实施企业主体培育提能工程

1.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建立“大优强”培育企业分级分类培育机制,打造一批创新力优、竞争力强、引领力大的优质企业。建立一流(领航)企业培育库,强化提升龙头企业产业链影响力。推进企业上市发展,深化“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到2030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达到25家,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17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委金融办、宁波金融监管局)

2.发展总部经济。鼓励企业完善管理、结算、营销、研发等功能,打造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力的总部企业。鼓励企业创新跨国经营方式,在全球布局重要资源、技术和渠道。常态化开展“丝路护航”活动,设立总部企业“走出去”绿色通道。到2030年,累计认定总部企业200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人民政府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renminzhengfu/20250709/44814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