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07年,我区卫生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35次学习会上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卫生强区”战略总体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为核心,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导向,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抓手,以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重心,继续深化四大工程,加快卫生机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社区卫生建设,提高卫生创新能力,促进鹿城区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卫生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2007年卫生强区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四个三”深化四大工程,“二个一”加快卫生改革,具体方法是:全力实施“三项工作”,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建设工程,扎实建设“平安鹿城”;切实完善“三项制度”,着力深化农民健康工程,努力缩小城乡卫生差距;综合采取“三项举措”,重点打造社区健康促进工程,有效缓解就医难问题;强化抓好“三项建设”,积极实施科教兴卫工程,奋力提升卫生综合能力;牢牢把握“一个原则”,紧紧围绕“一个目标”,进一步加快卫生机制改革步伐,走鹿城特色的卫生之路。
一、全力实施“三项工作”,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建设工程,扎实建设“平安鹿城”
从公共卫生属性、政府公共卫生职能和现实要求出发,我区公共卫生建设应当重点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五大体系”建设,具体方法是实施三项工作:
(一)完善五大体系建设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机构,健全协调机制和网络;建立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强化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支撑;制定和完善各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现场快速处置能力;开展应急反应演练、培训,建立应急物质储备制度。重点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等人员的应急反应队伍建设。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适应新形势,营造新环境,加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范性建设,建立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高度重视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工作,加强涉及公共卫生疾病的防治力度,完善传染病网上直报。2007年,我区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创建工作要加大力度,重点加强宣传教育、扩大艾滋病抗体免费监测范围,努力再创新亮点;力争突破精神病防治工作难点;探索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新机制、新措施。
3、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按照《浙江省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规划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履行卫生监督执法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健全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促进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基层和农村的卫生监督执法力量;重点开展加强食品卫生、医疗机构、职业卫生等综合监督执法力度,积极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制度、食品内管员制度和“五常法”,深入开展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和案件评分管理,努力提高综合执法水平。2007年,计划开展餐具消毒质量管理年活动,切实保障市民餐饮卫生安全。
4、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就急就近施救、合理分流转运的要求,加快建立急救指挥网络,努力改善、提高医疗机构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妇幼保健工作和“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开展,继续深化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工作,争创“名院、名科、名医”,力求形成医疗机构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新局面。
5、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整合和利用现有国家卫生信息网和社会信息网络资源,建立覆盖全区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数据采集、网上实施报告、预警监测、指挥调度的统一管理,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地分配利用有限的卫生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努力夯实五大体系基础设施,为五大体系的快速发展作好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深化五种能力建设
在抓好体系建设和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人员素质提升,全力提升五种能力水平,努力建设成功能齐全、反应敏捷、运转协调、覆盖全区城乡的医疗救治体系和一支随时能应对突发疫情的机动应急医疗卫生队伍。
二、切实完善“三项制度”,着力深化农民健康工程,努力缩小城乡卫生差距
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和农村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为抓手,以多种合作医疗制度为保障,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要支撑,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具体的做法是完善三项制度:
(一)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通过抓好两项工作,深入开展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1、抓好管理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制,落实各级责任,特别是要落实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村(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的职责,切实构建好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的管理网络。
2、抓好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以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为业务指导机构,以乡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中转机构,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服务机构的三级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社区责任医生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做好项目规定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使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1、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在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参合面、提高参合率、调整报销比例,筹资标准由53元提高到80元,将门诊报销列入统筹范围内,逐步提高补偿水平。2007年,全面推行“大病住院统筹为主兼顾小病门诊统筹”的保障模式,不断扩大受益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要达到90%以上。
2、推广新温州人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新温州人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外来务工者的健康保障体系创建抛砖引玉,今年我局要加大力度继续推广该项工作,各乡镇街道都要同步开展,2007年新温州人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要达到2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