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鹿城区二00四学年教育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00四学年,我区教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创新思路,走“稳定、改革、创新”之路,迎接省教育强区的复评,认真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普及十五年教育奠定基础,确保我区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二、主要指标
1 、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达 100% ,学生合格率达 99% 以上。
2、小学教师大专学历率达 % ,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 % 左右,本科学历合格率达 35% 左右;
3、教育大局保持稳定,确保不发生一起大的安全责任事故。
4、
5、
6、
三、主要工作
(一)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为普及十五年教育奠定基础
(二)3、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提高为着力点,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一是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为重点,加快乡镇教育现代化进程。继续推进乡镇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重点抓好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建设,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食宿条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及使用普及率,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是继续加强城乡学校“一帮一”结对工作。努力探讨乡镇中心小学建设寄宿制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强城乡校际交流,促进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进一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规范乡镇幼儿园的管理,提高乡镇学前教育水平。
四是实行新形势下的“农科教结合”。认真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文技校的功能,积极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培训,为乡镇经济发展服务。
2、以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为着力点,规范发展学前教育
(1)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在办好公办示范园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使我区逐步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资体制。随着我区办园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当统一到依法治教的轨道上来。作为办园主体,要依法办园,自觉地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行为和教育工作;区教育局将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建立起对民办幼儿园的质量监督机制,并通过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综合质量评估,进行有效地质量监督,提高其办园质量和水平。
(2)发挥公办幼儿园的龙头示范作用。公办幼儿园要充分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指导和带动一批民办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逐步缩小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差距。各幼儿园要继续以新纲要和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为指导,重点围绕课程与教材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研究和试验。要从问题出发,从实际出发,围绕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使本区的学前教育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3)扩大学前教育范围,发展0-3岁早期教育。
长期以来,我区O~3岁早期教育工作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社会上各种早期教育机构林立,良莠不齐。为了加强对我区的O~3岁早期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我区成立了全市首家早教指导中心。我们将以该中心的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规范管理,有序发展,推动我区早教机构的整体水平提高。同时,通过以公办幼儿园设立早教指导中心,为社区O~3岁婴幼儿保教服务提供示范,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完善的婴幼儿服务网络,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关心婴幼儿教育。
3、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为着力点,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教育的优质均衡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区域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理念,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诸如“择校”等许多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具有现实针对性。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战略,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衡,提倡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学校,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满足更多人的合理教育需求。关键是抓好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本学年我们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名校工程”,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总结建设小学拓展的有益经验,下半年将水心二小与水心三小合并,促进两所学校的优势互补,扩大名校的品牌效应,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地拓展和运用。努力使我区形成一定数量、一定规模、一定档次的优质教育群。
二是继续加快校网调整步伐。根据我局制定的《鹿城区2003—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校网调整的步伐。老城区要利用旧城改建的时机,加快上陡门一小、新桥头小学、中山小学、百里路小学、永楠小学等学校建设。为全面整合教育资源配置,下半年还将撤市中小学,拆建巽山小学。
三是继续加快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由于我区历史形成的客观状况和投资力度不足等原因,部分中小学的建设水平较低,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专用教室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尚未达到《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规定的要求。据统计,全区目前能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学校仅占总数的25.93%,要使在2007年我区标准化学校的比例达到不低于85%的目标,建设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要用足财力和物力,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改变目前城区学校场地狭小、学校办学规模偏小、教育效益低的局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标准化的建设水平。
4 、以办好外来人口子女学校为着力点,切实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切实解决好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实在在的一项“民心工程”。通过前几年的努力,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以举办民工子女学校为辅、全社会共同关心民工子女教育”的格局。
随着国家新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的实施,今后几年我区在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方面将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为切实有效地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我局拟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设立四所专门招收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学校:五星小学、垟田小学、光明小学、巨江小学。今后我们将根据情况的变化,在适当增设此类学校。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专门的民工子弟学校,减轻财政对解决民工子女入学的负担。第三,我们将加快校网调整的步伐,通过布局调整对几所学校进行办学模式改革,作为国有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来运作,今年丁字桥小学将首先进行改制。
(二)大力开展教育强乡(镇)的创建活动,认真做好教育强区复评准备工作
2001我区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区的验收,根据省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今年10月左右将对我区进行教育强区复查。为使我区顺利通过教育强区的复查,下阶段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充分重视,严阵以待。
迎接教育强区复查是我区下半年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也是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时间紧,任务重,各校(园)均要引起充分重视,抓紧做好迎接复查的准备工作。为强化对迎接教育强区复查工作的领导,我区将成立迎接教育强区复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针对我区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要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完善。一是要提高我区教育设施现代化水平。当前,我区现代化教育装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比率也偏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教育装备水平。二是台帐资料的整理。各校(园)均要指定专人负责迎接复查有关台帐资料的整理工作,以保证全区上下台帐资料的完整性。
2、抓住教育强乡镇创建这一工作重点,确保顺利通过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