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温鹿松办〔2017〕27号
关于印发《松台街道2017年食品安全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大网格(社区)、村(居)委会、辖区有关单位:
现将《松台街道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松台街道办事处
2017年5月2日
松台街道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各大网格(社区)、村(居)委会及辖区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食品安全工作部署,以“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为总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总目标,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辖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一、抓全面,促创建,着力提升食品安全区域水平。
(一)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将食品安全县(市、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两个创建”作为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的总载体和主抓手,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配强创建力量,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
(二)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大网格(社区)、村(居)委会、辖区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鹿城区创建食品安全城市责任分解实施细则(2016版)》等文件要求,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职责,加大创建工作投入,充分保障创建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多措并举,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创建工作。
(三)强化督导,务求实效。采取明察暗访和督查通报等方式,加强督查指导各大网格(社区)、村(居)委会、辖区有关单位的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各大网格(社区)、村(居)委会、辖区有关单位要以创建为契机,建立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全面开展创建工作。至2017年底前,创建工作符合省级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标准。
二、抓基础,促基层,着力落实食品安全党政责任。
(一)深化基层责任网络建设。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及时完成换届后的调整工作,明确组织架构和专兼职人员,承担街道食安委日常工作,全面推进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加强街道“四个平台”建设,深化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市场监管部门与农林、卫计、质监、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建立健全部门间、区域间信息通报、形势会商、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等方面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无缝对接。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要集中开展业务培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水平。积极推进村居(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站和协管员队伍建设,推动监管责任到底、到边。协管员每年要集中开展2次以上业务培训,完善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报酬补助机制。
(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街道要将食品安全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平安建设等考核内容,所占权重不低于3%。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平安创建等评优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抓源头,促全程,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提高食用农产品(林产品、初级水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落实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净化农业生产环境。深化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积极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和兽药处方药管理、二维码追溯等制度,指导农户依法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提升林业、渔业标准化水平,提高标准化覆盖率。开展特色农产品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行动,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规模生产主体合格证使用率达80%。完善森林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维护更新完善区级初级水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库。
(二)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在大型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HACCP)体系。完善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管理、主体责任自查报告、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等制度,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分级评价率100%、主体责任报告执行率92%以上,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报告执行率90%以上。完成省定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任务,地产食品、在产保健食品、重点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检覆盖率100%,不合格产品处置率100%。执行食品接触材料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相关产品企业宣贯覆盖面达100%。依法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规范管理。
(三)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强化畜禽产品入市监管,规范家禽市场销售行为,严厉打击未经检验检疫上市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加强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对变质、过期食品销毁处理的有效监管。
(四)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全面推行餐饮痕迹化监管,完善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状况自查、量化分级自评、责任约谈等制度,持证餐饮单位量化等级信息公示率达95%以上。实施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新三年计划,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完成2017年度各项进度指标。实施旅游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加强养老机构食堂、农家乐等食品安全保障,加强网络订餐监管。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产品抽检覆盖率每季度达到100%。深化食品摊贩综合治理,改变脏乱差的现状。餐厨垃圾处置设施项目投入运行或试运行。
(五)完善监管对接机制。农业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加快建立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为核心内容的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依托基层执法监管和技术服务机构,加强督导巡查和监督管理,确保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过程中的产地证明真实、有效。大力推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倒逼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加强监管协作,以风险控制为中心,以隐患治理和不合格食品的处置为重点,构建新型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四、抓专项,促整治,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