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印发《2008年温州市龙湾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龙湾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政策方针,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现将《2008年温州市龙湾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按本《指南》申报2008年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08年温州市龙湾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指 南
2008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要紧紧围绕“产业强区”、“城建亮区”、“文化育区”、“和谐立区”四大战略,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意识树立好,切实把科技法规和科技政策落实好,切实把科技基础和创新载体建立好,切实把科技进步和科技目标实施好。努力实现科技为我区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为我区节能减排服务,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为我区生态龙湾、和谐龙湾建设服务。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涵盖工业、农业、社会发展、软科学领域,分别由工业科技科、农业与社会发展科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以鼓励自主创新、掌握知识产权和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目标,以市场应用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技术需求为导向,为传统产业技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软科学研究重点围绕我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
一、光机电创新工程。
发展思路: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光机电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阀门等光机电产业的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在光机电产业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攻克并推广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光机电产业从产品加工实现向研发基地转变,形成产业集群。
优先主题:
(1)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重点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管理、营销、售后服务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关键共性技术,面向区域的网络化制造和面向绿色制造的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
(2)嵌入式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快嵌入式技术在生产装备和阀门、民用电器、五金洁具等产品中的推广应用。
(3)新材料技术推广应用。重点研究新型钢铁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功能材料、机构材料、纳米材料等生产技术。包括高性能钢铁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新工艺、新技术;新型板、线、管材制备技术;高品质、低成本的化工材料绿色制备关键技术;低毒、高效、安全农药中间体;高性能颜料、涂料、染料及中间体、新型催化剂;加快新技术在纺织、人造革、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医用生物材料、膜材料、碳纤维、高效催化材料、超级纤维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4)高参数特种阀门技术。重点研究高技术含量、高参数、耐强腐蚀、高寿命阀门产品;开发石油、天然气井口装置用阀和长输管线用阀、核电用阀、海洋石油用阀、冶金系统用阀、氧化铝工业用阀、大型化工成套装置用阀等行业用阀。
(5)工业自动化。重点研究开发大型复杂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大型装备专用智能化控制装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特种仪表及高精度传感器等。
(6)环保装备。重点研究开发水污染控制装备,工业锅(窑)炉烟尘、粉尘、汽车尾气、有机废气等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资源化装备,环境自动控制装备等。
(7)重大技术装备。重点研究开发压缩机、高压泵等装备及相应的自动化成套系统。研究开发与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的特种水泵、阀门、液压件和轴承等关键基础件。
(8)先进专用设备。重点研究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食品、包装、制药、制鞋、制革等专用机械设备及数字化、智能化的连续型生产线,研究开发相应的控制单元和检测设备。
(9)数控装备及大型模具。重点研究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加工、特种加工、精密制造、大型冲压模具等数控装备技术;开发普及型数控机床、高档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数控工具磨削机床等技术装备;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特种超硬材料精密磨削技术;新一代开放式数控系统;机床单元技术及整体集成技术。
(10)现代仪器仪表。现代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制造技术及其产品;高压变频技术及装备;输变电成套设备和高电能质量输配电技术及装备等。
(11)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光通信、宽带接入、新一代网络、移动通信等通信与网络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元器件等微电子技术,中间件、嵌入式软件以及信息化应用平台等软件技术,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电子技术。
二、节能减排创新工程。
发展思路:围绕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着力攻克环境污染整治,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优先主题:
(12)节能减排技术。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适用新材料及产品研究与开发;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节能新工艺开发与示范;水泥、冶金等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余热、余能利用技术;城市建筑节能技术与应用;新型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及产品。
(13)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工业废水、城镇污水高效处理技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主要水系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农业高效节水和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废水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回用技术,直流水循环利用技术。水质水量优化配置技术。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提高水污染防治技术水平,保障龙湾区用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重点支持温瑞塘河生态与环境保护。开发温瑞塘河生态与环境监测传感器、仪器平台、系统集成关键技术,河水污染物快速分析与检测技术,温瑞塘河生态与环境的预警、预报、修复。
(14)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
重点研究工业废弃物、污水污泥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城镇生活垃圾和特种垃圾的综合处置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15)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热气流综合发电技术,低成本风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生物质能系统利用集成技术。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键设备、控制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龙湾区能源结构调整。
(16)农村及城镇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研究农业污染治理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滩涂、河流、水库、土壤的生态修复技术,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处理工艺和关键设备,医疗废物与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
(17)环境安全预警。重点研究主要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物及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在线监控与处置技术,水质在线监测和流域水质监控、预警和管理技术示范。 研究涉海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损益评估与预警技术,生态功能调整与修复技术。
三、现代农业创新工程。
发展思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领域,从保障粮食(食物)安全、“三生”(生物、生态和生活)安全、农民就业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突出农业高技术、传统农业技术升级和紧缺资源替代技术三大优先主题,重点实施五大农业科技专项,加快农业与农村科技进步,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优先主题:
(18)农业高技术。重点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特色农产品(食品)冷藏保鲜、精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以水产、蔬菜、瓜果为重点的种子种苗技术。研究农业装备网络化、智能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等现代农业工程技术。
(19)传统农业技术升级。重点研究高效率、高品质和低成本、低投入、对生态环境的低负面影响的双高三低农作物种植技术,名特优水产养殖技术等传统农业提升技术。
(20)海洋生物综合加工与利用。重点开发海产品养殖保活、保鲜、运输、贮藏等全程控制技术与设备,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及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海洋功能食品与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超低温、超高压等新型加工技术,传统海洋食品加工无害化技术 。
(21)食品安全。以QS认证、HACCP认证与农产品(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着重建设山上杨梅、平原蔬菜、滩涂养殖、海岛瓜果等有机、绿色农产品,积极建设国家、省级无公害基地。
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程。
发展思路:围绕提高人口质量与健康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攻克重大疾病防治、新型药物开发、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快速处置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持。
优先主题:
(22)生物技术推广应用。重点研究开发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反应器及生物制备技术等在食品、医药、化工、纺织等行业的推广应用。生物制药技术。重点研究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的制药技术及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分子免疫检测技术,药用蛋白(酶)、生物活性肽制备技术,干细胞培养和药用手性化合物生物合成关键技术。在若干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形成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的产业链群。
(23)重大疾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方案等新技术、新疗法和新产品的研究。
(24)绿色化工技术。重点研究化工生产中氰化物、光气、氯化亚砜、四氯化碳等有毒有害原料和溶剂的替代技术,高污染化学品的绿色催化、合成等关键共性技术。从源头上消除化工生产过程的环保和安全隐患,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生态化。
(25)公共安全。重点研究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及灾后救助技术。研究交通、生产、网络、卫生、消防等公共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理技术,生物安全保障技术,重大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和应急救援技术。
五、软科学创新工程。
发展思路:围绕提高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管理决策水平,组织多学科综合集成,重点加强龙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重大迫切问题研究,为实际工作特别是重大决策提供支持,为地方立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促进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渗透和共同发展。重点研究龙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协同研究的重大问题。研究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山海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集约型发展的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政府和企业决策管理的科学方法。研究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加强技术预见和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研究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科学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政策措施。
优先主题:
(26)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重点研究阀门、水暖洁具、食品机械、人造革和不锈钢等龙湾区十大支柱产业现状,及分析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27)党政、社团、企业管理决策。重点研究提高党政、社团、企业的科学决策、管理程序和管理水平等各个层面。
(28)教育、卫生和公共安全。重点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社会热点、难点和公共安全等问题及措施对策。
龙湾区科学技术局
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2008年 项目指南 通知
温州市龙湾区科技局办公室 2008年2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