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正文

关于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1-05-28 龙湾区 收藏
朗读

温龙教学〔2009〕9号

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

关于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

实施意见

各初中: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浙委〔2008〕11号)文件精神,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及《温州市教育局关于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温教学〔2009〕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

  为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领导,我局决定成立龙湾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陈建淼任组长,王学朝、朱学林、朱爱莲、周小珍、柯晓平任副组长,黄紫微、王绍岳、陈良、王敏、林国标、邵震环、娄小龙、李春莲、黄崇光、邵洪新、曾荣为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和指导本区体育中考工作。

  二、考试对象与项目

  报考各类高一级学校的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2009年中考体育考试。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为三项:一是必考项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二是选考项目:在篮球、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跳绳、引体向上(男)和仰卧起坐(女)五个项目中,由考生选考两项。

  三、考试时间与计分

  我区体育考试时间定为5月11日至15日,各校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每个体育考试项目最高分为10分,3项体育考试满分为30分,计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各项目按照《体育考试评分表》(附件1)和《体育各项目考试成绩评定细则》(附件2)执行,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半天时间内完成三项体育考试。考生一经检录后即不得申请缓考。

  四、免考与缓考规定

  (一)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免修,并于2008年底前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免于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或有严重疾病(应出具区级以上医院证明)的学生,可于4月30日前向区教育局学生科申请免考体育。经批准同意体育免考的学生可以参加高中录取,体育考试成绩以总分20分计入学业考试成绩。应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如无故放弃体育考试,高一级学校一般不予录取。

  (二)对身体发育不正常,如侏儒症(女生1.3米、男生1.4米以下)、肥胖症(须经疾控中心检测)、畸形(如严重脊椎弯曲、鸡胸、明显为○型和X型腿等);在考试前或考试期间,因心脏疾病或其他伤、病不能参加激烈运动的考生,经区级以上医院证明和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不参加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以20分计入学业考试成绩;如要求参加考试,按实际得分计入学业考试成绩。平时不能参加体育课的残疾考生,可凭残疾证不参加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按27分计入学业考试成绩。

  (三)对具有区级以上医院证明,考前有严重伤、病和女生例假的考生及确有特殊情况未能按时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在考前报区教育局招生办办理缓考手续后,经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领导小组批准可申请一次补考(补考时间另定)。

  五、考务工作

  1、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属省级考试,考评人员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和调配。考评人员名单考前必须保密。考评人员应与考生无直接教学关系或直系亲属关系。

  2、评分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增加记分透明度,本区继续实行现场记分、当场亮分的办法。考生如对公布的成绩有疑问,必须当场向所在学校报告,并向考务组提出查分要求。

  3、为保证体育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各考点要切实加强考点管理,健全考试制度,严肃考场纪律,严格监督机制,杜绝体育考试舞弊事件的发生;对违反考场纪律、考试舞弊者,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今年体育中考将继续进行“最佳考点”和“最差考点”的评选,由体育中考领导小组、督察组和考评人员担任评委。若连续两年被评为“最差考点”的学校,则取消该考点的施考资格。

  5、考生体育卡片照片必须加盖区招生办准考证专用章。

  六、考场要求

  为了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考试环境,考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各校在考前要积极准备好场地,篮球场地、跑道要符合标准。个别学校确无法准备标准考场的,可向区教育局申请,由区教育局就近统一安排考点。

  七、安全工作

  各校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高度重视体育考试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师生安全;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体育考试往返途中的安全。各考点要在考前做好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安全检查。

  各校要严格把关,完善体检制度,特别要重视对考生健康状况的督查,严禁有心肺等疾病医嘱要求避免剧烈运动的学生参加考试,消除不安全隐患。要教育学生和家长,实事求是,既不隐瞒也不虚报疾病。要结合体育考试特点,加强科学指导,有效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各校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要求执行,以确保体育考试工作的安全和如期完成。

  附件1、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2、体育各项目考试成绩评定细则

       二○○九年三月二日

  主题词:体育  初中毕业  升学考试  意见

  抄送:市教育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

  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办公室          2009年3月5日印发

附件2:

体育各项目考试成绩评定细则

一、800米跑、1000米跑测试方法

采用站立式起跑,受测试者听到“预备”口令后站在跑道的起跑线后,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测试者的躯干部位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不计小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2:51.1秒,读成2:52秒,并记录之。

二、立定跳远测试方法

受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后缘至最远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轮,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三、掷实心球测试方法

受测试者站在掷球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站立,脚尖不得踩线。双手持球于头上方,双手同时用力将球向前掷出,但脚步不得踩线或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及投掷区地面。丈量投掷线后缘至实心球最近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试掷三轮,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四、篮球测试方法

受测试者持球在起跑线后,脚尖不得踩线,考生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开始运球,发令员在发出口令的同时,计时员听声音开表计时,考生运球投篮命中后,抢篮板球立即运球绕过指定的目标后继续运球投篮,命中后运球返回终点,考生躯干部位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小数点后一位数按非零原则进位。如10.1秒读成11秒。每人测试运球投篮一次。

篮球考试按篮球裁判法规执行,考生在运球和绕杆及上篮过程中违例时,考评人员及时鸣哨示意并选择离违例点最近的边线或端线重新运球进场,此过程不停表,考试统一使用橡胶篮球。

五、引体向上测试方法

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与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颚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每人测试一次。

注意事项:

1.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2.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

3.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超过10秒终止测试。

六、仰卧起坐测试方法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次数,精确到个位,每人测试一次。

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1人计时,1人记数,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七、跳绳测试方法

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每人测试一次。

注意事项:

1.测试过程中跳绳拌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2.1人计时,1人受测试3人记数,去掉最高和最低次数,记录中间次数为最后成绩。

  3.测试者跳绳可自备。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ongwanqu/20210528/9981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