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正文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

2021-05-28 龙湾区 收藏
朗读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浙政发〔2008〕29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温政发〔2008〕60号) 精神,进一步改善我区残疾人生活状况,加快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残疾人事业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完善政策体系,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提高面向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广大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构建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有效促进残疾人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和创业,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广大残疾人在积极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同时,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

  (二)主要目标。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基本康复为重点,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残疾人康复工程和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努力使广大残疾人残有所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小康生活。到2012年,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有适应指征贫困残疾人的助明、助听、助行等康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力争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基本纳入集中托养、日间照料或居家安养。

  二、基本内容和实施要求

  (一)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

  拥有温州市龙湾区户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二级(含二级)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150%的重度残疾人为实施对象。从2008年起,对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的持证重度残疾人,单独施行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全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家庭人均年收入为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100-150%(不含100%)的持证重度残疾人,参照所在地的低保标准,全额发放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金。具体工作由区民政局、区残联共同组织实施,保障金由区民政局统一发放,在低保资金渠道列支。

  (二)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

  对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有适应指征并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实施助明、助听、助行康复工程。即为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经费由省财政补助;为符合条件的低视力残疾人验配助视器,听障残疾人配验助听器,下肢缺失残疾人安装假肢。

  (三)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

  为减轻重度残疾人家庭负担,对生活不能自理、残疾等级为一级的残疾人逐步实施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鼓励居家安养或实行日间照料,其他确需集中托养的重度残疾人按规定纳入集中托养。集中托养的对象一般为日常饮食起居需要专人护理的重度残疾人,在自愿的前提下,由福利院、敬老院或专门的残疾人托养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机构实行托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新建专门的残疾人托养照料机构。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托养照料机构,并切实加强规范管理。日间照料的对象一般为夜间其家庭可以照料而日间需要他人照料的重度残疾人,由社会福利机构照料其日间基本生活。居家安养的对象一般为家庭有照料条件,适宜在家里安养的重度残疾人,由财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对其他符合托(安)养条件的残疾人,如因特殊原因或受条件所限无法实行集中托养或日间照料而纳入居家安养的,也给予一定资金补助。照料护理残疾人居家安养的岗位,可作为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管理。

  三、经费标准和资金保障

  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所需的保障资金和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经费标准以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康复和托(安)养基本需要为原则。

  (一)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单独施行最低生活保障而增加的低保金及低保补助金的支出,按照本区现行的低保体系执行。

  (二)残疾人康复工程的器具标准及经费补助按浙政发〔2008〕29号、温政发〔2008〕60号文件执行,不足部分由区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三)对纳入集中托养的重度残疾人,要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康复、医疗、护理等需求,保障标准总体上不低于当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供养保障水平,并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增加必要的机构集中托养、护理人员等资金保障。纳入机构集中托养的,经费按年人均9000元计;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家庭,由财政按标准全额补助(残疾人本人的低保金计入其内);其他家庭自己承担50%,财政补助50%。

  纳入日间照料的,提供用餐和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经费按年人均4500元计;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家庭,由财政按标准全额补助;其他家庭自己承担50%,财政补助50%。

  纳入居家安养的,视其家庭照料服务项目给予补助,按年人均不超过3750元执行;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家庭,其护理费由财政按标准全额补助;其他家庭补助50%。

  上述经费渠道按温政发〔2008〕60号文件规定执行,不足部分由区财政予以补助。

  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纳入集中供养、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后,原有的其他保障待遇继续享受。

  四、组织实施

  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是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任务。这项工作事关广大残疾人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和区各有关部门要把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其年度计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残联、民政、财政、劳动、卫生、统计、社保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这一工程的实施。各镇(街道)要精心制定本地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二)确保政策实施公开公正公平。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照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各项标准和条件,严格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切实加强动态管理。对申请相应救助保障的残疾人,在社区、村(居)进行公示。对因家庭收入提高或通过康复使残疾等级发生变化的保障对象,应及时退出相应的救助保障或调整救助保障标准。

  (三)强化绩效评估和资金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四)开展创建活动。要深入开展“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创建活动,以此带动和促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有效实施。在创建活动中,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共享的要求,着力完善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扶贫脱贫、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平等参与、权益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残疾人福利机构和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区残联要会同区民政、财政、劳动、卫生、社保等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以加快推进工程进展。

  二○○八年十月十五日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doc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ongwanqu/20210528/9975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