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正文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办法的通知

2021-05-28 龙湾区 收藏
朗读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市派驻龙湾各工作单位: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办法》已经区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八日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高决策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温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执行、监督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决策程序,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制定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按照《温州市龙湾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包括下列事项:

  (一)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

  (二)编制财政预算、重大财政资金安排;

  (三)制定或者调整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业规划;

  (四)研究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重大国有资产处置;

  (五)制定国土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住房保障、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

  (六)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

  (七)需要区政府决策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条 区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第二章  决策主体与程序

  第五条 区政府行政首长代表区人民政府对重大行政事项行使决策权。

  区政府分管领导、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协助区政府行政首长行使决策权。

  区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为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咨询等有关服务。

  第六条 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建议的提出和决策事项的确定,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区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建议,经区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区政府行政首长确定;

  (二)区政府分管领导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建议,报区政府行政首长确定;

  (三)区政府行政首长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建议,直接进入决策程序;

  (四)贯彻落实上一级人民政府、同级党委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有关决议、决定的实施意见,由区政府行政首长确定后直接进入决策程序;

  (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建议、提案方式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建议,由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意见,经区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区政府行政首长确定;

  (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某些重大事项需要区政府决策的,可以向区政府提出决策建议;区政府办公室应当在审查后将合理的建议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经区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区政府行政首长确定。

  第七条 区政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调查研究;

  (二)专家论证;

  (三)征求意见;

  (四)风险评估;

  (五)合法性审查;

  (六)集体讨论;

  (七)结果公开。

  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文件对政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决策承办单位依照法定职权确定或者由区政府行政首长指定。

  决策承办单位对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的信息。

  调查研究的内容应当包括决策事项的现状、必要性、可行性、利弊分析等。

  调查研究工作完成后,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拟订方案草案。对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的决策事项,应当拟订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

  第九条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方案草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根据决策事项的内容和复杂程度,从相关领域选择专家,保证参加论证的专家具有代表性。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专家论证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论证报告。专家对所发表意见的科学性负责。

  论证报告应当作为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根据决策事项涉及的范围,将方案草案征求区政府有关部门意见。被征求意见的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复意见。

  第十一条 区政府应当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协调制度。有关部门对方案草案有不同意见的,由决策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协调,达成一致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提请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主持协调;重大行政决策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由区政府法制办协调;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协调。

  决策事项涉及多位区政府分管领导且情况复杂、协调难度较大的,由区政府行政首长或者其委托的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对决策方案草案进行研究、协调。

  经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后,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根据协调意见对方案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第十二条 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方案草案,征求公众意见。公布的事项包括:

  (一)方案草案及其简要说明;

  (二)公众提交意见的途径、方式,包括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等;

  (三)征求意见的起止时间。

  方案草案公布后,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根据决策事项对公众的影响范围、程度等,通过举行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召开听证会: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

  听证会由决策承办单位作为听证机关,听证程序按照国家、省和《温州市行政听证办法》(市政府令第102号)有关规定执行。

  听证会形成的听证报告应当作为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第十四条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将各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应当采纳,并对方案草案进行修改;未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区政府应当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决策承办单位要对方案草案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及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

  第十六条 区政府应当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对涉及法律法规规章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在决策作出前交由区政府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对方案草案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作出决策。

  第十七条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按照区政府工作规则的规定,将决策方案草案提请区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讨论。

  提请区政府讨论方案草案,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一)方案草案及起草说明;

  (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

  (三)专家论证报告;

  (四)有关单位、社会公众等意见的综合材料及采纳情况;

  (五)风险评估报告;

  (六)涉及决策事项的其他材料。

  召开听证会的,还应当报送听证报告。

  第十八条 区政府讨论方案草案,由区政府行政首长或者其委托的区政府分管领导主持进行,会议组成人员应当充分发表意见。

  会议主持人应当根据会议讨论情况,作出通过、不予通过、修改或者再次讨论的决定。

  区政府讨论方案草案,应当记录会议讨论情况及决定,对不同意见应当特别载明。

  对涉及面较广、试验性较强的决策措施,应当在局部范围内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实施。对具有较强前瞻性的重大改革措施,一般应当先试行,经实践检验并进一步修正后,再正式决策实施。

  第十九条 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需要报同级党委或者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按有关程序办理。

  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应当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条 区政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后,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三章   决策执行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 区政府办公室应当及时分解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工作任务和责任,明确决策执行单位和工作要求。

  第二十二条 决策执行单位应当根据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要求,制定决策执行方案,明确主管领导、具体承办机构和责任人,全面、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确保决策执行的质量和进度,不得拒不执行、不完全执行、推诿执行、拖延执行。

  第二十三条 区政府分管领导应当经常了解决策执行单位落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有关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涉及多位区政府分管领导且问题复杂的,可以提请区政府行政首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落实决策的措施。

  第二十四条 区政府办公室负责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考核等工作,应当采取跟踪检查、督促催办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决策执行的情况、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区政府报告。

  第二十五条 区政府应当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决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和完善决策。

  决策执行单位发现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因不可抗力导致决策目标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实现的,应当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有不适当的,可以向区政府提出。区政府应当认真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者修改决策的决定。 

  

第四章  决策责任

第二十六条 决策承办单位违反本办法,导致重大事项决策失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决策执行单位违反本办法,导致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不能正确执行的,依照国务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二十八条 参与重大事项决策会议审议的人员,违反保密规定,泄露会议未定和决定不对外公开的事项以及会议讨论情况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国务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人员给予处分:

(一)应当听证而未听证作出决策的;

(二)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作出决策的;

(三)未经集体讨论作出决策的。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应当依法作出决策而不作出决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依照国务院《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区政府所属工作部门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执行、监督等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 2011年10月1日起生效。

 

 

主题词:法制  行政决策  办法  通知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人武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8月8日印发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ongwanqu/20210528/9933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