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正文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龙湾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5-28 龙湾区 收藏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市派驻龙湾各工作单位:

   《温州市龙湾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ΟΟ六年七月十三日


温州市龙湾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快“卫生强区”建设,切实推进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确保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和《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农民卫生服务为对象、农村卫生管理为重点,切实落实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工作方针,按照建设“卫生强区”的战略要求,通过政府购买和补贴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加强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充实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减轻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责任,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

  二、主要工作内容

  现阶段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类12个项目。

  1、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惠民服务、合作医疗便民服务。

  2、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包括儿童保健及儿童免疫规划、妇女保健、老人和困难群体保健、重点疾病社区管理。

  3、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包括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环境卫生协管、卫生监督协查、协助落实疾病防控措施。

  三、组织实施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镇(街道)为单位组织实施,各镇(街道)要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领导组织机构,落实具体的管理人员,完善公共卫生网络队伍。要结合本镇(街道)实际和农村分布特点与农民居住情况,制定具体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办法和年度工作计划,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要求,将任务层层分解,项项细化,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镇(街道)组织实施,辖区医院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要承担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政府鼓励其他农村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要通过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和公共卫生联络员(协管员)制度,按照1500-2000比1的比例,建立社区责任医生队伍,同时要把有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根据需要整合到责任医生队伍中来,依据“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责任医生职责,扎实做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四、经费保障

  以镇(街道)为单位,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由省(5元)、市(7.5元)、区(7.5元)三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直接面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支出,不得冲抵区级财政已有的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其他投入,不得用于其他卫生建设。

  五、考核评估

  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机制,将服务到位情况、目标要求达标情况和农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区政府根据《龙湾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体系(试行)》对镇(街道)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每半年一次,并根据检查、考核和评估结果,结合省、市的考核评估结果,核拨相应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

  各镇(街道)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专门机构,建立项目工作报表制度,每半年向区项目办(区卫生行政部门)报送工作报表(报表另行制定),经区项目办(区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上报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和区政府。

  附件:1、区对镇(街道)考核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

  2、龙湾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体系(试行)


  附件1

区对镇(街道)考核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

  1、明确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和管理的责任主体,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列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镇(街道)卫生院(医院)为完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主要承担机构。

  2、区对镇(街道)以考核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落实情况(考核标准另行制定):包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领导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报告与应急处置,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及农民健康体检,无偿献血,爱国卫生和其他阶段性、临时性公共卫生工作任务。

  镇(街道)要建立镇(街道)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组织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和必要的实施经费,确保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3、镇(街道)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督导检查和责任考核制度,检查考核卫生院(医院)和责任医生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督导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项目经费拨付的主要依据,保障项目工作的落实和项目经费的足额到位。

  4、镇(街道)要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体的实施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措施到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5、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到省、市、区项目工作要求的工作计划目标,具体要求:综合评估85分为达标,90分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85分以下为否决指标。

  6、农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尤其是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和公共卫生联络员(协调员)制度的落实符合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关要求。

  7、宣传发动工作到位,农民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较高。

  8、考核评估采用平时暗访、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的考评方法。暗访督导、半年考核占40%,年终考核占60%。考核评估人员由区政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镇(街道)分管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的专业业务人员和农民代表组成。


  附件2

龙湾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体系(试行)

一、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

项目

名称

考核内容及目标要求

考核标准及方法

1

  1、村村设置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

  行政村(或每个村民小组)在居民比较集中或容易看到的地方或主要公共场所至少设置一个健康宣传栏,并署上“健康宣传栏”的字样。健康宣传栏的具体要求为宽约3米、高约2米(离地1米),每次可以放置四张对开大小的宣传画(宣传画的标准为宽53厘米、长79厘米);结合每季防病重点,每月更换1次,一年不少于10次。每年年底积累工作过程图文资料,留存健康宣传画原稿或每期宣传栏张贴照片。

  2、获得健康教育资料,及时上门宣教

  每个行政村的所有农户每家至少有一份由省、市、区疾控中心或所在地卫生院(医院)制作的健康教育资料,要求健康教育资料的内容围绕当地主要疾病控制或群众关心的公共健康问题,群众有健康教育需求或当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在地的卫生院(医院)或村卫生室有专业人员上门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给予当地群众科学的健康知识,消除顾虑,引导正确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 健教资料户覆盖率达到80%。

  3、开展育龄妇女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咨询与教育

  每个行政村开展育龄期妇女(18-35周岁)的相关健康教育,至少每年举办一期妇女健康知识培训或讲座,由相关专业的医学专家讲授;要求农村所有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结合每年不同的卫生日,如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5.31世界无烟日、9.20全国爱牙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 学生健教开课率达到100%。

  4、有专(兼)职健康教育宣传联络员,覆盖率达到100%

  5、建立健康教育登记制度

  1、无健康教育宣传栏,扣0.25,健康教育宣传栏不符合规范,扣0.25分,宣传教育栏期数每缺少一期,扣0.05分;

  2、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每下降10%,扣0.1分;

  3、没有开展育龄期妇女相关健康教育培训,扣0.2分,学生健康教育开课率每下降10%,扣0.1分;

  4、专(兼)职健康教育宣传联络员覆盖率每下降10%,扣0.05分;

  5、健康资料登记制度未建立酌情扣分。

  查台帐资料和实地察看。

3.5

2

  1、充分利用健康体检、临床诊疗、无偿献血、婚前检查、职业体检、重点人群服务等体检资料,结合主动上门服务,逐步为农民建立动态的健康档案

  结合农村居民二年一次的体检,以及临床治疗、职业体检和重点人群随访服务等资料,及时将有关内容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形成动态的健康档案。对周期性健康体检发现的健康问题和存在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重点对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体力活动等方面提供干预的技术。

  ◆ 以户为单位,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70%以上。其中35岁以上健康档案建档率70%以上,60岁以上健康档案建档率80%以上。

  2、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并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开展健康随访,重点人群每年随访次数大于4次。重点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恶性肿瘤病人。

  ● 高血压病人随访内容和要求

  内容:①血压动态变化情况:患者血压测量和记录;

  ②健康行为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情况;

  ③药物治疗:就诊和用药情况;

  ④定期检查情况:按血压分级进行心、肾功能和眼底检查。

  要求:一级管理:年龄男<55,女<65岁,血压1级,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分层属于低危;每3个月随访1次,了解血压及非药物治疗情况;

  二级管理:血压2级,合并1-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分层属于中危;血脂血糖每2-3年1次,血、尿常规、肾功能、心功能每2-3年1次;眼底检查每2-3年1次。每2个月随访1次,了解血压、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血脂血糖每年1次,血、尿常规、肾功能、心功能每年1次;眼底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每2年1次。

  三级管理:高血压3级或合并3个以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伴糖尿病等,高血压分层属于高危,每月随访1次。血脂血糖每年1次,血、尿常规、肾功能、心功能每年1次;眼底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每2年1次。

  1、农民健康档案建档达标率:

   ①提供个人与家庭合同式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康档案达不到标准的,每下降10%,扣0.5分。

  ②基本未提供个人与家庭合同式健康管理服务,建档率低于30%不得分。

  2、农村居民2年1次的体检率:

  ①体检人数每下降10%,扣0.5分;

  ②未开展体检或体检率低于30%不得分。

  查管理记录、台帐资料、档案管理和现场随访管理对象。

10.5

2

  ● 常规糖尿病人的随访内容和要求

  内容:①血糖测量:每周1次空腹血糖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季度1次。

  ②血压测量:每季度测量1次血压;

  ③血脂:每年1次;

  ④视网膜检查:每年1次

  ⑤心电图:每年1-2次;

  ⑥神经病变:每年1-2次;

  ⑦足部检查:每年1-2次。

  要求:糖尿病人的随访每季度1次,每年4次。

  ● 肿瘤病人随访和要求

  内容:随访内容包括:病人一般情况,临床治疗情况,行为危险因素变化情况,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等;生存随访。

  要求:随访每季度1次,每年4次(可以每年1次)

  3、落实责任医生和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建立健康管理登记制度

  ◆ 开展健康随访,重点人群每年随访大于4次。

  3、落实责任医生和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随访,并按要求提供保健服务:

  ①提供保健服务、随访次数达不到要求的,每例扣0.1分;

  ②未落实责任医生和专人负责档案管理,未建立档案和健康管理登记制度,未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随访,并未按要求提供保健服务不得分。

  查档案资料和随访记录,现场随访管理对象。。

3

合作

医疗

便民

服务

  1.落实合作医疗专人负责制度,参合比例:行政村100%,人数80%;

  2.负责合作医疗相关问题的解答,协助做好政策宣传,及时了解本区域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就医情况;

  3.制定参合农民就医优惠政策,通知并协助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及时报销。

  ● 合作医疗群众满意率达80以上。

  1.合作医疗群众满意度达80%,未达到百分比酌情扣分;

  2.未落实专人负责和优惠政策,酌情扣分;

  3.未达到参合比例,酌情扣分。

  查资料台帐和实地1-2村各30名农民问卷调查。

7

4

基本

医疗

惠民

服务

  1、方便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2、结合农忙和疾病防控情况,及时组织开展社区巡视,处理常见病患,访视重点对象,落实防控措施,做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及时救治;

  ◆ 农村患者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列达到75%以上。

  3、合理用药,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医疗收费政策,对困难群众适当减免诊疗费用;

  4、落实社区责任医生(由村卫生室或卫生院承担)。

  1、能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提供急诊、转诊服务,农村患者在乡镇医疗机构就诊率要求达到75%以上,每下降10%,扣0.5分,医疗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操作不规范,管理比较混乱的,每发现1起,扣0.5分;

  2、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对应急任务要及时组织医疗队,如农忙、防洪期间的常见病的处置和应急救治,未组织的,扣0.5分;

  3、根据《医疗收费标准》及有关法规政策,查合理用药,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医疗收费情况,处方、门诊记录和病例档案资料齐全,收费符合有关政策的,每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的酌情扣分;

  4、严格按照《计划配置社区责任医生》的要求落实社区责任医生,而且责任明确,接受当地医院(卫生院)和村“两委”的管理和指导,主要承担责任区域内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健康宣教,协助做好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等工作。具体服务内容签订《责任书》,并且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给1分,否则,酌情扣分。

  查门诊记录和财务台帐及实地随访管理对象20-30名。

3.5

二、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

5

5

  1、向0-7岁的儿童提供免疫规划规定的7种一类疫苗的接种服务。所有儿童(包括流动儿童)各种疫苗的接种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控制消灭疫苗针对疾病,保护儿童健康

  ①健全接种组织。接种单位应当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区卫生行政部门确认。预防接种人员应经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定,持证上岗,岗位相对固定,并经过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②改善预防接种的服务形式。开展以镇(街道)卫生院为单位的预防接种门诊,大的镇(街道)可设立固定接种门诊点,接种门诊需达到合格以上预防接种门诊标准,所有接种点必须实行按日或按周接种,对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和各种原因如约接种的儿童,在免疫期限内应采取各种方式给予补种。

  ③村设立联络员掌握目标儿童底数及变动,负责儿童信息的提供。每村至少设立一名掌握目标儿童底数及变动的联络员,随时掌握流动儿童、计划生育外生育和各种原因未能接种疫苗的信息,做好宣传动员,并采取各种方式给予补种。建立月会制度,每月召开联络员会议,对村联络员的工作进行随时检查和管理。

  ④建立儿童入托、入学查检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接种单位应及时开展补种,对遗失预防接种证的已种儿童,经核对无误后给予补证。

  ◆ 7岁儿童(包括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儿童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七种纳入国家及省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户籍儿童95%,流动儿童85%;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95%。

  2、0-3岁儿童在首次体格检查时建立系统管理档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体检

  掌握0-3岁儿童数(包括本地和流动人口);42天首次体格检查时建立系统管理档案,时间定为35-45天;0-2岁儿童定期接受8次健康体检。

  ◆ 42天建卡率达到95%,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1、接种单位未经区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扣0.5分;防接种人员未持证上岗的,每人扣0.2分;预接种门诊未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扣0.5分;当年接种次数每少一次,扣0.1分;未设立村联络员,扣1分;未建立月会制度,扣0.5分;例会制度不健全按比例扣分;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率每下降5%,扣0.2分;建卡率每下降5%,扣0.2分,接种率一苗每下降5%,扣0.2分。

  查资料台帐、卡册和会议记录及实地

  2、掌握辖区0-3岁儿童数,查看0-7岁儿童进度表得1分;42天建册率达95%得2分;0岁组儿童每年4次体检,系统管理率达95%得2分;1-2岁组儿童每年2次健康体检,系统管理率达90%得2分;抽查10-20份婴幼儿保健体检记录表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情况调查表是否相符,每降低5%,扣0.5分.

  查卡册资料、检查记录和实地

7

6

6

  1、向孕产妇提供5次产前检查、3次产后访视和1次产后常规检查

  ①按卫生部《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婚前保健工作。

  1、              ②孕产妇系统管理:城市≥95%;农村≥85%。从怀孕开始至孕13周前早孕建卡、产前检查5次、3次产后访视和1次产后常规检查、42天健康检查。

  ③高危孕产妇筛选率达3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筛选、治疗、追踪、随访)。

  ④开展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监测工作。对孕产妇死亡组织个案调查,协助卫生局做好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及时上报有关完整资料。

  ◆ 婚前保健咨询率达60%,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达95%。

  2、向育龄已婚妇女每3年提供1次常规妇女病检查。

  按本区规定每2年1次的妇女病检查工作;落实妇女保健专责人员。

  ◆ 年妇女病检查率达到30%。

  1、婚前保健咨询率每下降10%,扣0.3分;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每下降5%,扣0.3分。

  高危孕产妇筛选率和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每下降5%,扣0.2分。

  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围产儿死亡个案表未按规定时间及时上报或报告资料不健全各扣0.2分。

  2、年妇女病检查率每下降5%,扣0.3分;

  未落实专人负责酌情扣分。

  查卡册资料、相关记录和实地

7

7

7

老人和困难群体保健

  1、为60岁以上老人和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配备社区责任医生;

  ◆ 60岁以上老人和特困群体体检率达到80%;建档率达到80%;每年随访次数大于4次。

  2、落实社区责任医生,开展定期随访,跟踪服务,动态管理。

  1、60岁以上老人和特困群体体检率每下降10%,扣0.25分;

  建档率每下降10%,扣0.25分;

  年随访次数每缺少一次扣0.5分;

  2、未落实社区责任医生,未进行有关服务和管理,扣1分。

  查资料档案和有关记录及实地随访

7

8

8

  1、结核病:发现病人及时登记报告并督导服药、复查

  落实结核病管理工作的相关责任人。

  ①病人的发现。对发现的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报告,报告及时率达到100%,及时将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病例转诊到定点诊治机构进行诊治,转诊率达到95%,转诊到位率达到95%。

  CIDA项目涂阳病人登记率要达到38/10万。做好辖区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的核查、追踪管理工作,追踪率达85%,追踪到位率达85%以上。

  ②病人的随访管理。充分利用社区网点开展肺结核病人的随访管理,项目病人管理资料完整率达100%。利用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与结核病人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信息,及时了解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对涂阳病人强化期直接面视下的督导管理率达到60%以上。每周阅览结核病专报网络的病人取药信息,督促病人准时到定点诊治机构进行复诊,减少病人的丢失率。涂阳病人的2个月末阴转率达到85%,治愈率达85%。

  ③健康促进。加强对社区的健康促进,提高社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与结核病人的警觉性,知晓度达到65%。

  ◆ 肺结核病项目规范管理合格率达90%。

  2、 吸虫病:开展查灭螺、病人检查和药物治疗

  ◆ 血吸虫病:查灭螺、查治病工作任务完成率达95%。

  3、艾滋病:开展艾滋病咨询,协助做好艾滋病自愿检测和抗病毒药物治疗

  ①建立健全艾滋病宣传联系网络。

  ②针对普通人群,以家庭为单位,采取讲座、放映电影和文艺演出等形式,每年开展一次有组织有影响的艾滋病宣传活动,宣传资料要求入户;针对本辖区外出人群,积极与外出流动人口管理组织建立工作关系,对每位外出打工人员发放一份宣传资料。每年利用春节返乡时机,采取集中培训、放映电影等形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成人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

  1、未落实相关责任人,酌情扣分;

  ①肺结核报告及时率每下降5%,扣0.1分,转诊率和转诊到位率每下降5%,扣0.1分;涂阳登记率每下降2/10万,扣0.1分;追踪率和追踪到位率每下降下降5%,扣0.1分。

  ②病人管理资料完整率每下降5%,扣0.1分;涂阳病人强化期直接面视下的督导管理率每下降5%,扣0.1分;涂阳病人2月末阴转率和治愈率每下降5%,扣0.1分。

  ③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率每下降5%,扣0.1分。

  ④肺结核项目规范管理合格率每下降10%,扣0.1分。

  查结核病管理资料、报表和实地随访病人。

  2、血吸虫病不作评分要求。

  3、①无艾滋病宣传网络,扣1分,网络不健全按比例扣分;

  ②对两类人群各抽取30名,开展艾滋病知识知晓度现场问卷调查,成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每下降5%,扣0.2分;未开展两类人群宣传活动,扣0.5 分。

3.5

8

8

重点

疾病

社区

管理

  ③掌握本辖区流动人口的规模和流动特征;建立具体的转介制度,开展艾滋病知识咨询服务,为寻求艾滋病检测和咨询的人员提供转介服务。

  ◆ 艾滋病:成人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

  4、精神病管理。对农村精神病人(重点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建立卡片专案管理,确定看护人员(看护小组),合理用药,进行监护指导和治疗指导。要定期随访,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情况、治疗依从性等。随访次数要求:治疗期间,随访每半个月1次;维护治疗期间,每1-3个月1次;停药期间,每年1-2次。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两种重症精神病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治疗和随访覆盖社区精神病人的80%。

  ◆ 精神病人综合管理覆盖率达80%。

  5、主要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肿瘤、糖尿病、肝炎等疾病开展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教给病人自我管理的方法。

  ◆ 居民重点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脑卒中、冠心病、肥胖等慢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

  ③未建立转介制度,扣0.3分;未开展咨询和转介服务酌情扣分。

  查宣传记录和宣传资料底稿及有关资料台帐、实地随访调查。

  4、精神病人综合管理覆盖率和2种重症精神病人管理覆盖率每下降5%,扣0.1分;

  查管理记录、档案资料和实地随访2-3个村的20-30名病人。

  5、居民重点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每下降5%,扣0.1分;

  实地随访3个村各20名群众。

三、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

9

9

公共

卫生

信息

收集

与报

  按规定要求收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集体中毒、职业危害及农村集体聚餐、饮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来人员等信息。

  

  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管理和监测

  ①落实公共卫生信息报告专人负责、专人报告和专用设备制度;建立信息报告登记制度。

  1.①未落实公共卫生信息专人负责、报告和设备及登记制度,扣1分;

9

公共

卫生

信息

收集

与报

  ②甲类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个案报告、传染病爆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在2小时内向区CDC报告,其他要求在24小时内报告,报告率达到100%,报告及时率达到95%。

  ③协助配合区CDC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开展专题调查,将影响控制在最低点。

  ④向群众宣传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知识。

  2、职业危害基础资料收集

  掌握本辖区企业总数(包括工商未登记在册的企业)、企业职工数;有害作业行业、工种分布和有毒有害原材料的生产使用情况;从事有害作业的种类、有害因素名称及接触人数;各类有害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监测定点及浓度(强度);各类有害行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覆盖率、合格率;接触职业危害人群职业健康检查的受检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

  ◆ 疫情和突发公卫事件规范报告率达95%。

  3、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来人员等信息的收集

  出生死亡报告。对在辖区卫生院或辖区医疗机构内死亡者,由卫生院或辖区医疗机构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由辖区卫生院进行登记,对死亡原因不明确的或者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不全的,由卫生院进行调查核实,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后转往户口所在镇(街道)卫生院;在家中死亡的,由村卫生室进行调查,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由镇(街道)卫生院防保人员核实并进行登记;非正常死亡者,由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原因鉴定书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镇(街道)卫生院每月将收集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登记后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死亡医学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医学记录等式样或报告的具体规定可参考《浙江省卫生监测区统计工作手册》。

  ◆ 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来人员等信息报告率达85%。

  ②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每下降5%,各扣0.2;

  ③工作不配合,酌情扣分;

  ④未开展宣传工作,扣0.5分,

  查文件、会议记录和设备;查疫情和事件报告记录和处置记录;查留底资料和实地随访群众30名。

  2、未开展此项工作,扣 2 分;资料收集不全酌情扣分。

  查管理资料和管理记录及实地随访当地企业。

  3.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外来人员等信息报告率每下降5%,各扣0.2分。

  查文件或会议资料和有关记录,

7

10

  配合做好村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改水改厕工作,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和除“四害”工作。建立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和制度,并落实相关人员和经费。

  1、粪便无害化处理。以镇(街道)为单位,具有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农村卫生户厕应占总厕户的60%以上。制定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监测方案,按千分之一的比列每年在夏季、冬季分别对具有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农村卫生户厕进行无害化处理效果监测,各项指标符合GB7959-1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应在70%以上。对未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的卫生户厕及其他厕所进行改厕的技术指导。

  ◆ 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40%。

  2、农村保洁制度。全镇(街道)75%以上的村应制定环境卫生保洁制度。保洁制度应包括卫生责任区范围、保洁要求、相应的检查和奖惩措施等内容,并要求落实专人负责保洁工作。有关部门应定期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把其纳入卫生村的考核中。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环境等爱国卫生活动,改善村容村貌。

  ◆ 村保洁制度覆盖率达75%。

  3、饮用水监测。对农村饮用水的现状进行调查。对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包括自建式集中供水)的管网末梢水按2万人口1个点的比例进行监测,每月监测2次,监测指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管网末梢水的指标要求。对于农村分散式供水,应根据分布情况,结合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污染情况制定监测方案抽样进行监测,每月监测2次,监测指标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水源水的指标要求,对于饮用水不安全的地区进行改水的技术指导。

  ◆ 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率达到95%。

  4、除“四害”工作。建立健全除“四害”工作领导机构,落实相关人员,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并建立相关的档案资料。

  未建立爱国卫生组织和制度及相关人员和经费,扣0.5分。

  1、发现露天粪坑,不得分;抽查20户农户,无害化处理率每降低10%,扣0.2分;无害化效果监测的各项指标每降低10%,扣0.1分;未开展技术指导,扣0.2分。

  查档案资料和有关记录及实地抽查1-2个村的改厕情况。

  2、村保洁覆盖率每降低10%,扣0.05分;无保洁制度和检查奖惩措施,扣0.1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影响保洁工作,扣0.2分。

  查文件资料,会议记录和实地查看1-2个村的村容村貌。

  3、饮用水水质监测率每降低10%,扣0.2分;监测次数每少一次按比列扣分。

  查监测资料和实地抽查10家农户的饮用水水质。

  4、未建立领导机构不得分;除“四害”活动未开展不得分。

  查文件资料、活动记录和实地进行“四害”监测。

7

111

  配合区卫生监督机构对农村学校、医疗机构、相关企业和经营单位开展卫生检查。

  1、配合区卫生监督所及其分所对辖区学校、医疗机构、相关企业和经营单位开展卫生检查

  ①建立相关企业和经营单位的基本资料档案,对辖区内的经营单位和企业情况心中有底,情况熟悉,并进行动态管理。

  ②建立学校、医疗机构的基本资料档案,熟悉情况,并进行动态管理。

  ◆ 学校、医疗机构每年每户检查次数达4次。企业、经营单位和学校、医疗机构建档率达100%。

  2、建立健康体检、食品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和卫生监督检查登记制度。

  ①相关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持有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亮证上岗,并建立从业人员的资料档案。

  ②发现食品从业人员中有“五病”人员存在的,要立即报告区卫生监督所或监督分所,并协助监督机构落实“五病”人员调离工作。

  ◆ 从业人员体检率达到95%;健康证持有率95%;食品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100%。

  1、不配合区卫生监督所及其分所开展工作的不得分。

  ①企业和经营单位建档率每下降10%,扣01分;

  ②学校、医疗机构检查次数每少一次,扣0.25分。

  查相关的档案资料和检查记录及卫生监督所的相关记录。实地抽查10家经营单位进行核对。

  2、未建立相关台帐资料和制度不得分。

  ①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每下降10%,扣0.1分;

  ②每发现1例“五病”人员未调离,扣0.1分;未上报未督促落实调离,扣0.2分。

  查台帐资料和检查记录及监督所的相关记录;实地抽查10家经营单位进行核对。

3.5

112

协助

落实

疾病

防控

措施

  承担或协助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治疗和其他防控工作,协助开展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镇(街道)专职公共卫生管理员或村公共卫生协管员一旦发生传染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向区CDC报告。

  1、建立疾病防控处置登记制度;开展疫点消毒、病人等传染源家庭管理和指导、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管理及其他防控措施落实,如饮水消毒、灭鼠等,现场防制措施落实覆盖率达100%,合格率90%以上。

  ◆ 配合查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位率达100%。

  2、确定二种以上传染病作为重点传染病开展监测。

  ◆ 重点传染病监测合格率达90%。

  1.未建立登记制度,扣0.5分;

  2.到位率每下降10%,扣0.1分;现场防制措施落实覆盖率、合格率每下降5%,各扣0.5分。

  3.当地重点传染病监测合格率每下降10%,扣0.2分;

  查处置记录和相关资料及实地调查。

3.5

113

农民

满意

程度

  农民满意和基本满意率。

  1、开展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知晓率的调查,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各30户(人),以现场随访或问卷调查的形式抽查对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知晓率的测评。

  ◆ 农民对服务项目和内容的知晓率达85%。

  2、开展农村居民对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的调查。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各30户(人)(以接受服务管理的对象为主),以现场随访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服务方式、内容、态度、质量等方面调查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

  ◆ 农民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和基本满意度达95%。

  1、知晓率每下降10%,扣1.2分。

  2、农民满意和基本满意度每下降10%,扣2.1分。

  实地随访或问卷调查。

30

  说明:

  1、两类人群──普通人群和流动人群

  ①普通人群:指长期居住在家的人员。

  ②流动人群:指外出时间半年以上,户籍在本区域的人员。

  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和监测内容:

  ①27种法定传染病疫情;②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事件等);

  ③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④不明原因死亡;

  ⑤重大动物疫情(如自毙鼠,鸡鸭的成批死亡,疯狗咬人等);⑥CDC认为需要监测和报告的其他事件;

  ⑦收集出生、死亡、流动人口等基础资料。

  3、传染病监测合格:指措施落实的内容在数量(频次)和质量上经考核达到合格要求。


  主题词:卫生  服务  农村  方案  通知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人武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7月13日印发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ongwanqu/20210528/9834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