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相关企业:
现将《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13〕152号)转发给你们,请充分认识化工过程的危险性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内容,切实提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温州市龙湾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温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转发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温安监管〔2013〕131号
各县(市、区)安监局、市级功能区安监机构:
现将《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13〕152号,以下简称《意见》)文件转发给你们,请各县(市、区)安监局、市级功能区安监机构认真组织好《意见》内容的宣传、贯彻,确保《意见》内容传达至本辖区内所有相关企业,并督促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中的有毒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爆炸品且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以及重大危险源的企业(简称“重点企业”)全面开展化工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升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浙安监管危化〔2013〕152号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省部属企业:
现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以下简称《意见》)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充分认识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化工过程伴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料和产品,涉及多个专业;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按照《意见》内容,结合《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采用系统方法对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进行梳理,对全面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面宣传贯彻落实《意见》内容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好《意见》内容的宣传、贯彻,确保《意见》内容传达到属地所有相关企业;对于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中的有毒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爆炸品且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以及重大危险源的企业(以下简称“重点企业”),组织专家,分阶段检查对《意见》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形成检查总结。
三、切实提升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
各相关企业尤其是上述“重点企业”要成立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开展本企业的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提升工作,聘请专家及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重点抓好培训工作,消化《意见》内容并对照《意见》,全面开展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提升大讨论工作;根据《意见》及《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要求,结合企业现有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运用新的安全管理思路、工具、方法,进一步系统、深入梳理,完善现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流程化、信息化,切实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要定期评估本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功效,编制功效评估和整改结果评估报告,形成文件档案,通过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3〕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化工过程(chemical process) 伴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料和产品,涉及工艺、设备、仪表、电气等多个专业和复杂的公用工程系统。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国际先进的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是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收集和利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开展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新装置试车和试生产的安全管理;保持设备设施完好性;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 件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等。
二、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二)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明确责任部门,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的要求,全面收集生产过程涉及的化学品危险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全部安全生产信息,并将其文件化。
(三)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明确提出生产过程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制作工艺卡片、编制培训手册和技术手册、编制化学品间的安全相容矩阵表等措施,将各项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纳入自身的安全管理中。
(四)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信息文件。企业要保证生产管理、过程危害分析、事故调查、符合性审核、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
三、风险管理
(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企业要制定化工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规定风险分析结果应用和改进措施落实的要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针对装置不同的复杂程度,选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HAZOP技术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5年进行一次。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企业要组织所有人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力求风险辨识分析全覆盖。
(六)确定风险辨识分析内容。化工过程风险分析应包括:工艺技术的本质安全性及风险程度;工艺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严重事件的安全审查情况;控制风险的技术、管理措施及其失效可能引起的后果;现场设施失控和人为失误可能对安全造成的影响。在役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还要包括发生的变更是否存在风险,吸取本企业和其 他同类企业事故及事件教训的措施等。
(七)制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企业要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确定本企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对辨识分析发现的不可接受风险,企业要及时制定并落实消除、减小或控制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四、装置运行安全管理
(八)操作规程管理。企业要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内容,明确操作规程编写、审查、批准、分发、使用、控制、修改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 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等。
操作规程应及时反映安全生产信息、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变化。企业每年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至少每3年要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
企业要确保作业现场始终存有最新版本的操作规程文本,以方便现场操作人员随时查用;定期开展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建立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档案;鼓励从业人员分享安全操作经验,参与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和审核。
(九)异常工况监测预警。企业要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预警;要采用在线安全监控、自动检测或人工分析数据等手段,及时判断发生异常工况的根源,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安全处置方案,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
(十)开停车安全管理。企业要制定开停车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制度。在正常开停车、紧急停车后的开车前,都要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开停车前,企业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制定开停车方案,编制安全措施和开停车步骤确认表,经生产和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要严格执行并将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企业要落实开停车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开停车方案,建立重要作业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开车过程中装置依次进行吹扫、清洗、气密试验时,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引进蒸汽、氮气、易燃易爆介质前,要指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流程确认;引进物料时,要随时监测物料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情况,确认流程 是否正确。要严格控制进退料顺序和速率,现场安排专人不间断巡检,监控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
停车过程中的设备、管线低点的排放要按照顺序缓慢进行,并做好个人防护;设备、管线吹扫处理完毕后,要用盲板切断与其他系统的联系。抽堵盲板作业应在编号、挂牌、登记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并安排专人逐一进行现场确认。
五、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十一)建立并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要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的具体要求,建立教育培训档案;要制定并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评估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从业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十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按照国家和企业要求,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本岗位操作要点、操作规程、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掌握异常工况识别判定、应急处置、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技能与方法,熟练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对操作 人员进行再培训。要重视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使从业人员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自觉遵守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企业要采取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估措施,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
(十三)新装置投用前的安全操作培训。新建企业应规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要求,变招工为招生,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工厂开工建设后,企业就应招录操作人员,使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先接受规范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培训。装置试生产前,企业要完成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确保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考核合格后参加全过程的生产准备。
六、试生产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