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温龙政办发〔2015〕53号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5年质量龙湾建设行动计划的
通 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市派驻龙湾各工作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国质量大会精神,建设“质量龙湾”,推动经济社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5〕19号)、浙江省《2015年质量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和温州市《2015年质量温州建设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市委“五化战略”部署和龙湾区实际,特制定2015年“质量龙湾”建设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巩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保持全区质量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不发生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重特大质量安全事件。确保年度质量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GDP增长幅度。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出口食品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出口商品遭境外通报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竣工工程质量验收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全区新开工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78%以上。地表水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达到良好级以上,区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生态省考核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三强”战略
1.推进“标准强区”建设。构建“大标准”工作格局,紧紧围绕实施“五化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等标准化工作,力争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2个百分点;结合信息化战略,着力推进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结合时尚化战略,组织企业学习、贯彻、实施好时尚产品和时尚服务标准,大力培育时尚品牌;结合都市化战略,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结合国际化战略,加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为我区外向型经济保驾护航。围绕“四换三名”实施标准提升工程,加强“规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采标促进技改”等统计分析工作,推动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推动企业开展标准创新活动,全年为主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项以上。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与评价。(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住建局、区农林局、区水利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区环保局、区质监局、区三产办、区城市化办公室等)
2.深化“质量强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状况分析制度,配合开展城市综合质量满意度调查测评,加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状况的分析工作,形成综合性分析报告。进一步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加大城市质量精神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围绕“推动三个转变、深化质量强区建设”的主题,组织策划一系列主题活动,展示龙湾质量发展成果。积极推动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精心组织一次面向社会公开的质量教育活动,将受众群体由中小学生延伸到全社会。(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住建局、区环保局、区质监局、区三产办、各街道办事处等)
3.加强“品牌强区”建设。实施“浙江制造”标准提升工程,以传统优势产业及在本行业中占据品质、品牌、品位优势地位的企业为重点,发挥行业协会、标技委、龙头企业作用,研制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浙江制造”产品标准,为龙湾制造跻身于“浙江制造”高端品牌群体奠定基础。实施“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确定一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企业,组织企业参加“浙江制造”品牌训练营活动,对培育企业进行专题辅导,开展“浙江制造”对标达标活动;大力培育时尚品牌,在服装、皮鞋、眼镜、箱包、服饰配件、家具、打火机、制笔、礼品等重点制造业,以及现代时尚农业、现代时尚服务业中,确定一批时尚品牌培育企业,争创“温州时尚品牌”;培育制笔、女鞋等优势行业,争创浙江省区域名牌和温州市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继续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加大各级名牌商标、产品、优质工程、生态街(村)类品牌单位的培育力度,使品牌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住建局、区环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质监局、区三产办、各街道办事处等)
(二)深入实施四大质量提升工程
1.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农业提质升级,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强化主导产业全过程标准化生产。继续实施政府质量奖制度,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温州市市长质量奖,争取实现该荣誉零的突破。围绕“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大力促进质量管理创新,鼓励支持企业导入实施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全年争取对40家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轮训;深入实施“卓越绩效推进工程”,重点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新增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3家以上。组织企业参加先进质量管理方式学习观摩活动,帮扶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继续推进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年新增培训首席质量官6名。继续深化质量损失率统计制度,促进企业主动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深入开展质量对比提升活动,制定质量改进和赶超措施,优化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开展“质量专家企业行”活动,组建质量技术帮扶队,深入企业开展现场办公,通过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帮助解决我区小微企业在名牌培育、质量管理、节能降耗、应对技术壁垒等方面遇到的难题。(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农林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区质监局、各街道办事处等)
2.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终身质量责任制。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监理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落实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加大五方责任主体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研究、推广应用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推行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管控标准化。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的力度,提升建筑、交通和水利等领域工程的质量。在轨道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引入重大设备监理机制。提升节能建筑的比重,推进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比重。做好各级工法推荐工作,鼓励开发和应用专有、专利技术。实行样板指引、标准化施工,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加快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企业、人员、工程项目和诚信信息数据库。结合“两美温州”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建设,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加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注重对传统民居的保护。积极推进“五水共治”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污水(污泥)、垃圾处理系统工程建设,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大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救助力度,努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完善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鼓励争创“龙湾杯”等各级优质工程,打造一批实力强、质量优、信誉好的工程建设品牌企业。(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温瑞塘河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等)
3.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研究完善服务业扶持政策,认真落实《浙江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和有关生活性服务业政策。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特色企业,提升发展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抓好重点产业培育,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培育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组织物流人才参加培训。优化服务业资金使用方案,重点扶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服务业重大项目、现代物流业、服务质量、服务业重大活动。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三大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抓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升级。推进重点服务业企业品牌提升,推荐一批服务业品牌企业参选省级商业模式创新。引导规模以上服务企业普遍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探索开展重点服务行业质量监测活动,重点抓好旅游、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加快旅游星级饭店、绿色饭店、浙江省特色文化主题酒店、浙江省品质旅行社、温州市特色旅游客栈、国家A级旅游景区等创建工作。(责任单位: 区交通局、区旅游局、区三产办、各街道办事处等)
4.环境质量提升工程。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总抓手,持续加大污染整治和生态建设力度。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全省消灭黑臭河和劣V类水三年行动计划,城区基本消灭黑臭河。实施温瑞塘河“一环三线”水岸同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美丽水乡核心区。污水处理率达92%,城镇污水基本实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加强海洋生态保护,联动推进瓯江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深入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促进“浙南鱼仓”修复振兴。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雾霾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六大行动”,认真落实全省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燃煤锅炉淘汰,50%省统调燃煤机组启动实施“近零排放”技术改造,30%实现清洁排放。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基本淘汰黄标车。统筹抓好餐饮油烟、垃圾焚烧、建筑工地与道路扬尘等治理,扩大清洁能源利用。强化污染场地排查,开展治理修复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危废和污泥精细化管理,实现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城管与执法局、区农林局、区水利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区环保局、区城市化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等)
(三)深入实施四大质量惠民行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