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温高新管办发〔2015〕6号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温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处(办、中心)、公司,各企业:
《温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方案》已经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作联络员
登记表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5年9月23日
温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托管试点
工作方案
为切实推进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创业园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综合能力,结合温州市科技局指导意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方针,遵循托管双方自愿、诚实守信的工作原则,推动企业建立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园区技术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园区的知识产权拥有量,推动园区科技、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内容
温州市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止,试点期为两年。通过知识产权托管工作引导,推动和帮助各类企业与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紧密合作,为企业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快速提升,尤其是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的提升,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一)专利数量逐年递增。积极挖掘各类入托企业的深层潜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产业特色,携手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在专利申请方面努力科研和攻关,鼓励企业勇于申请专利、善于申请专利,确保试点期满专利申请量同比显著增长,并实现园区企业专利申请清零的目标。
(二)专利质量稳步提升。以专利数量的突破为先导,努力在专利质量上严把关,切实提升各类专利质量,特别是要注重培育各类发明专利,为发明专利的成长创造空间。试点期满后,园区企业不仅要在拥有专利数方面实现量的提升,更要在发明专利拥有量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三)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切实提升。建立咨询、分析、维权一条龙工作机制,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产权数据库的实时跟踪,帮助企业做好侵权分析,提升企业维权意识,为企业提供综合维权服务。引导托管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内部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个入托企业都有一套完善知识管理制度。
(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致力于提高创业服务中心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打造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引进优秀有资质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及专利代理人积极参与托管工作,建立专业服务人员队伍,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明晰的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保姆式的知识产权服务。
(五)专利管理人才积极培育。开展多载体的知识产权培训,使企业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明确专利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的意义与方法,熟悉专利申请的条件、流程等,进一步壮大专利管理人才队伍,提升专利管理人才素质。2015年至2016年,计划培育企业专利管理工程师25人,培训80人次;2016年至2017年,计划培育企业专利管理工程师35人,培训160人次。
(六)典型企业示范带动。积极培育创建各级专利示范企业3-5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企业通过并贯彻《企业知识产权规范》体系,在全园区形成家家争专利的良好氛围,形成专利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制订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方案;开展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建立知识产权托管企业帮扶联系制度;做好知识产权托管政策宣传工作;落实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中介服务机构。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7年9月)
组织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建立园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托管试点工作流程、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打造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专利服务人员队伍;培养专利管理工程师。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0月)
规范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园内企业和代理机构知识产权工作考核机制;对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开展自查自检,作好试点工作总结,准备检查验收。
四、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