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温龙政办发〔2016〕33号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批转龙湾区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
通 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市派驻龙湾各工作单位:
现将区国土资源分局制定的《龙湾区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5月17日
龙湾区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国办函〔2011〕94号)、《龙湾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温龙政办发〔2012〕208号)和《温州市龙湾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龙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以人为本、明确责任、预防为主、治避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抓好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防灾队伍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全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地质灾害现状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我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其时空分布与地质环境条件和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强降雨以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我区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存在隐患,危害较重;在时间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6—9月主汛期。截至2016年初,编制在册地质灾害点12处,其中崩塌7处,滑坡4处,地面沉降1处,主要威胁对象是2处居民、1处厂房,威胁人数247人。2016年在建治理1处地质灾害点(机场大道白楼下村茅竹岭段地质灾害点),其余地质灾害点采取避让措施。
(二)地面沉降。我区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永强平原一带,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近年来全区全面禁限采地下水,地下水位逐步回升,区域性地面沉降已得到基本控制,因工程建设引起的地面沉降成为我区地面沉降新的因素。
三、防治重点
(一)重点防范时期
今年,我区遭遇灾害性天气的可能性较大。我区地质灾害防范时期为4月15日至10月15日,主汛期为6月15日至9月15日。此时段还是台风暴雨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强降雨高发时期。主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强降雨开始至降雨停止后24小时时段,除可能引发群发性的山体滑坡、崩塌外,还可能出现山体坡面型泥石流和山区小流域沟谷型泥石流。
(二)重点防灾类型
我区地质灾害主要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高陡斜坡、道路边坡与弃渣、矿山宕面与尾矿堆场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易发地段,居民集中区、交通沿线、山塘、水库库区及旅游景区是防范地质灾害的重点。
(三)重点防治区域
我区共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3个。一是瑶溪茅竹岭重点防治区,位于瑶溪街道茅竹岭隧道——状元水厂一带,行政区属瑶溪街道和状元街道,是崩塌和滑坡的高发地段。该区域主要包括瑶溪白楼下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瑶溪底岭下——苏川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状元街道东侧部分。二是黄石山重点防治区,位于黄石山一带,总面积约2.84平方公里,行政区属瑶溪街道和永中街道,早期当地开山采石较多,人为影响较大,是我区崩塌灾害点高发地段之一。该区域主要包括瑶溪龙东——金岙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永中上湾——瑶溪黄石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三是永强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位于永中永强平原区一带,总面积56.50平方公里。
(四)重点防治对象及防治措施
1 .黄石山机场大道(金岙至龙东段)山体崩塌隐患。灾害点位于茅竹岭遂道东侧约2.5公里处机场大道边。
应急防灾措施:(1)在有效治理之前,设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遇暴雨天气时,通过该路段的车辆应谨慎驾驶;(2)在汛期期间,遇台风强降雨天气时,应适时实行交通管制,并派专人对山体进行监测。(防灾责任人:区公路局谢恩赐,联系电话:86381212,手机:13806692795;防灾监测人:吴建宗,联系电话:85606208,手机:15957719098;国土所杨振宁,联系电话:55876989,手机:13857759161)
2.状元街道状元桥村前岩山太阴宫崩塌隐患。
近年梅雨期间该坡面多次发生崩塌。在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天气条件下极易引发山体崩塌,一旦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将威胁到太阴宫及周边居民和下方海军部队医院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防治措施:(1)在崩塌体及影响范围内设置警示标牌;(2)汛期期间,继续对边斜坡进行巡查观测,在强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采取临时避让措施。(防灾责任人:状元街道办事处潘建潮,联系电话:55885602,手机:13968833318;防灾监测人:状元桥村村委会黄武超,联系电话:55881350,手机:13857781008;状元桥村村主任张贤,联系电话:55881351,手机:13567785555;国土所吴相彤,联系电话:86557625,手机:13705886818)
3.状元街道御史桥村温州粮食中转库临时用房后崩塌隐患。
近几年发生多次小型崩塌,规模一般为2—5立方米,特别在强降雨及外力震动作用下引发小规模的崩塌可能性较大,一旦发生崩塌地质灾害,潜在总方量约700立方米,对下方产地构成威胁。
应急防治措施:(1)在崩塌体及影响范围内设置警示标牌;(2)未进行治理前,指定专人做好巡查、监测工作,在台风、强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崩塌影响范围内应采取临时避让措施。(防灾责任人:状元街道办事处潘建潮,联系电话:55885602,手机:13968833318;防灾监测人:御史桥村村委会黄国建,联系电话:28865558,手机:1373838896;御史桥村村主任王岳仙,联系电话:28865560,手机:15858581881;国土所吴相彤,联系电话:86557625,手机:13705886818)
4.瑶溪街道机场大道茅竹岭段崩塌隐患。
2014年8月份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该地质灾害点发生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处于治理中。
防治措施:(1)在危险区范围,设置地质灾害禁示牌,严禁无关人员进入;(2)在汛期期间,遇台风强降雨天气时,应适时实行交通管制,并派专人对山体进行监测。(防灾责任人:区公路局谢恩赐,联系电话:86381212,手机:13806692795;防灾监测人:吴建宗,联系电话: 85606208,手机: 15957719098;国土所杨振宁,联系电话:55876989,手机:13857759161)
5.瑶溪街道机场大道金岙——龙东拉沟公路两侧崩塌隐患。
防治措施:(1)危险区域范围内设置警示标牌;(2)在竣工验收之前,汛期期间,遇台风强降雨天气时,对山体进行人工监测。(防灾责任人:区公用事业指挥部邵建寨,联系电话:86606001,手机:13857783981;防灾监测人:毛建忠,联系电话: 86606025,手机: 13506773977;国土所杨振宁,联系电话:55876989,手机:13857759161)
6.瑶溪街道璋川村雷登五金厂后山崩塌隐患。
应急防治措施:(1)在崩塌体及影响范围内设置警示标牌;(2)发放《紧急撤离避让告知书》,该厂房南首一栋车间上方边坡不稳定,随时有发生崩塌的可能,需立即撤离避让,贵重物品需搬离保管;(3)未消除安全隐患前,严禁返回入内,确保员工生命安全。(防灾责任人:瑶溪街道办事处项华琛,联系电话:86613335,手机:13968899123;防灾监测人:温州市罗东装饰五金厂刘登丰,联系电话:86616856,手机:18858152512;璋川村村主任吴良森,联系电话:86610305,手机:13857779368;国土所杨振宁,联系电话:55876989,手机:13857759161)
7.状元街道状元桥村茅川自然村(山河太阴宫南侧)滑坡隐患。
应急防治措施:(1)在滑坡体及影响范围内设置警示标牌;(2)尽快对崩塌体进行勘查设计治理;(3)未进行治理前,应做好巡查监测,在强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采取临时避让措施,对上山道路进行封锁,设置警示标志。(防灾责任人:状元街道办事处潘建潮,联系电话:55885602,手机:13968833318;防灾监测人:御史桥村村委会李西平,联系电话:555881350,手机:13505776883;状元桥村村主任张贤,联系电话:55881351,手机:13567785555;国土所吴相彤,联系电话:86557625,手机:13705886818)
8.状元街道大岙溪田岙滑坡隐患。
该点于2002年发生过小规模滑坡。后山斜坡坡顶高程约83m,居民点高程约5m,斜坡局部坡度较陡,约30°,斜坡植被发育,坡脚分布居民。
应急防治措施:(1)在滑坡体及影响范围内设置警示标牌;(2)未治理前,继续对边(斜)坡进行巡查观测,台风暴雨期间及时组织山体下方人员转移。(防灾责任人:状元街道办事处 潘建潮,联系电话:55885602,手机:13968833318;防灾监测人:大岙溪村村委会赵定权,联系电话:86555533,手机:13819734707;大岙溪村村主任赵崇贤,联系电话:86551532,手机:13567782010;国土所吴相彤,联系电话:86557625,手机:13705886818)
9.状元街道三郎桥村上京自然村滑坡隐患。
枫树宫后山由于切坡建房形成长约20米,高5-8米边坡,坡向285°,坡度70-80°,边坡上部为残破积层岩性为含碎石粉质粘土,厚度1-2米,下部为全风化-强风化凝灰岩。
应急防治措施:(1)在滑坡体及影响范围内设置警示标牌;(2)未治理前,遇暴雨或持续强降雨期间转移寺庙人员。(防灾责任人:状元街道办事处潘建潮,联系电话:55885602,手机:13968833318;防灾监测人:三郎桥村村委会王云群,手机:13566199980;三郎桥村村主任袁崇芬,联系电话:55562188,手机:13957761395;状元、蒲州国土所吴相彤,联系电话:86557625,手机:13705886818)
10.状元街道大岙溪村殿背山滑坡隐患。
斜坡坡顶高度105米,坡度30-35°,裂缝分布在80-90米高程处,裂缝长约60米,水平错距10-60毫米,局部大于400毫米。垂直错距10-50毫米,强降雨或持续降雨条件下引发山体滑坡可能性大,威胁下方公路行人车辆及农家乐。
应急防治措施:(1)山体下方设置警示标牌;(2)做好巡查监测,安装监测报警仪。(防灾责任人:状元街道办事处 潘建潮,联系电话:55885602,手机:13968833318;防灾监测人:大岙溪村村委会赵定权,联系电话:86555533,手机:13819734707;大岙溪村村主任赵崇贤,联系电话:86551532,手机:13567782010;国土所吴相彤,联系电话:86557625,手机:13705886818)
11.状元街道甘岙村都衙庙崩塌隐患。
寺庙后方为人工开挖形成的边坡,边坡高6-10米,坡脚线长约25米,坡向268°,坡度60-70°,边坡上部为残破积层岩性为含碎石粉质粘土,厚度1-2米,下部出露基岩为凝灰岩,全风化层,厚度约3米,其余为强风化层,未见底。
应急防治措施:(1)在滑坡体及影响范围内设置警示标牌;(2)未治理前,继续对边坡进行巡查观测。(防灾责任人:状元街道办事处潘建潮,联系电话:55885602,手机:13968833318;防灾监测人:甘岙村村委会叶忠武,手机:13605771199;国土所吴相彤,联系电话:86557625,手机:13705886818)
12.永强地面沉降隐患。
主要位于我区永强平原区一带。据统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2015年,永强平原地面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为368.2毫米,累计沉降量最大的地段位于永中水厂,累计沉降大于50毫米的面积为50.5平方公里。2015年度沉降速率大于10毫米的面积为14.3平方公里。
主要防治措施:(1)坚持贯彻地下水禁限采政策,从严控制地下水开采。除留作应急供水井和监测井外,全部封井;(2)健全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提高已有监测网密度。每年进行一次水准测量。建立温州市永强平原地面沉降分层监测标组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完成标房建设任务;(3)强化地表水厂供水能力。加快地表水替代水源工程的建设,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并扩大现有地面水厂供水能力,满足区内的用水需求;(4)提高建(构)筑物基础的设计标高和预留标高;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保持通航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部署、检查、落实。要建立和完善防灾责任制,主要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实现监管方式从事后追究为主到事前监督为主的转变。区住建、交通、水利、国土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落实制度,严格监督。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制度,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监督检查,确保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及时的调查、勘查、治理和避让,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行为造成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三)拓宽手段,防治灾害。区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地财力状况,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调查、预防、应急和治理工作。对于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勘查与治理,财政部门要积极予以支持并落实治理资金;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国土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监管。
(四)强化宣传,提高意识。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法律规定和防治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农村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难点、重点,要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活动,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切实提高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防灾自救能力。
五、其他事项
(一)矿山(采石场)开采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废弃矿山,存在不同程度的宕面崩塌、边坡不稳等安全隐患,各街道与有关部门须高度重视。在汛期期间(10月15日之前),各采石场应注意开采面边坡的稳定性,加强动态监测,发现险情应立即停止开采,采取措施及时排除险情,经国土、安监部门鉴定后方可开采;对以前存在的废弃矿山,辖区街道、村委会以及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动态监测,消除安全隐患,树立警示标志,提醒住户、企业、行人、车辆注意安全。
(二)针对隐患再排查后确定的临时应急排险点,相关街道办事处应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警示牌,做好安全警示标志,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遇强降雨和台风要加密巡查频率,监测责任人必须到位,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点的各种动态情况,要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人。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第一时间组织危险地段的人员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各街道及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负起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责任单位在有效治理前要编制地质灾害单点防灾预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诱发原因、先前征兆、危险对象和程度以及防治措施等基本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对辖区内的每个地质灾害点,都要及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落实具体防灾责任人、监测人,继续巩固汛期值班制度和地质灾害预警、速报制度,积极主动、准确及时地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对已知的地质灾害点,治理责任单位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求,筹措资金,制定防治方案,尽快开展治理工作。国土部门负责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各街道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政府值班电话:86968000;区防汛办值班电话:86966868;区国土资源分局防汛值班电话:55876886、55876887)
附件:龙湾区2016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表
附件
龙湾区2016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表
序号编号地理位置灾害
类型 规模
(万方)威胁人口
(人)防治
分级监测责任人(AB岗)防灾责任人1LWQ0020状元街道状元桥村前岩山太阴宫崩塌0.04895区级黄武超(A)李西平(B)5588135013857781008 13505776883潘建潮状元街道办事处55885602 139688333182LWQ0021状元街道御史桥村粮食中转库后崩塌0.01512区级黄国建(A)诸阿松(B)2886556013738338896
15857788181潘建潮状元街道办事处55885602 139688333183LWQ0008瑶溪街道机场大道金岙-龙东段崩塌0.1过往车辆及行人区级吴建宗(A) 吴靖耿(B)8638922815957719098 13626580477谢恩赐区公路局86381212 138066927954LWQ0011瑶溪街道机场大道茅竹岭段崩塌1.143过往车辆及行人区级吴建宗(A) 吴靖耿(B)8638922815957719098
13626580477谢恩赐区公路局86381212 138066927955LWQ0009瑶溪街道金岙-龙东拉沟公路两侧崩塌0.5过往车辆区级毛建忠(A) 张建兴(B)8660602513506773977
13957775525邵建寨区公用事业指挥部86606001
138577839816LWQ0031瑶溪街道璋川村雷登五金厂后山崩塌0.05100区级刘登丰(A)吴见雄(B)8661685618858152512 15957790112项华琛瑶溪街道办事处86613335 139688991237LW024状元街道大岙溪村殿背山滑坡5行人车辆杜溪农家乐区级赵定权(A) 陈浙潮(B)8655553213819734707 13566252900潘建潮状元街道办事处55885602 139688333188LW013状元街道大岙溪村田岙滑坡2寺庙区级赵定权(A) 陈浙潮(B)8655553213819734707 13566252900潘建潮状元街道办事处55885602 139688333189LW022状元街道三郎桥村上京村滑坡0.018枫树宫区级王云群(A) 尤红卫(B)13566199980 13738738227潘建潮状元街道办事处55885602 1396883331810LW023状元街道甘岙村都衙庙后崩塌0.01寺庙区级叶忠武(A) 方金铃(B)13605771199 13857735859潘建潮状元街道办事处55885602 1396883331811LWQ0038状元街道状元桥村茅川自然村(山河太阴宫南侧)滑坡0.05440区级李西平(A)黄武超(B)5588135013505776883 13857781008 潘建潮状元街道办事处55885602 1396883331812永中街道——天河街道平原区一带地面沉降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人武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5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