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正文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1-05-28 龙湾区 收藏
朗读

温龙政发〔2020〕11号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市派驻龙湾各工作单位:

周一富区长代表区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全力抓好实施。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

                      2020年5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27日在温州市龙湾区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龙湾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一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风险叠加的严峻考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高质量推进“五个中心”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9.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7%。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民营经济质量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进“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落实120条责任清单任务,持续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惠企政策“直通车”,出台“5+X”系列政策,持续强化政策刚性兑现。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创新推出“按份额抵押”“环保贷”等贷款模式,有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深入开展“三服务”“三助三红”和“两万两千”专项活动,完善助企解难题机制,化解企业难题544个,化解率达99.3%。创新“共享助调”模式,有力化解小微园集聚区涉企纠纷,获得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实施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政企沟通圆桌会议等系列制度,开展“三清单一承诺”行动,有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势推进三重“清零”攻坚,完成“清零”项目67个,清理批而未供1668亩、供而未用1950亩,出让经营性用地532亩,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403亩。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鼓励传统产业实施技改投资,新增省级技改项目35个、工业机器人170台、企业上云1008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纳入评价企业1198家。突出企业主体培育,完成“规下转规上”86家、“限下转限上”76家,认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239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3家,新增股份制公司27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上市签约3家、报会1家,青山控股集团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实施“百园万企”小微企业园示范引领工程,空港智造园开工建设。深化“三强一制造”,新增市长质量奖企业1家、“浙江制造”标准5个、“品字标”企业6家,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29个。商贸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加快温州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推动绿森电子等企业贸易回归,新增省级重点流通企业2家,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0亿元,同比增长9.7%,占GDP比重52.7%。推进电商新零售、跨境电商发展,铺设天猫小店、苏宁易购等新零售店63家,制笔产业成功获批省第二批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温州蓝江软件园等6家园区成功入选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名录。加快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新增税收亿元楼宇3幢。

(二)坚持创新驱动,科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发展水平进步显著。全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5,较上年度提升19个位次,在全市排名第1,其中多项指标增长较快,创新环境、科技投入等两个一级指标均位列全省前5位,R&D活动人员、财政科技拨款等5项三级指标变化情况均位列全省前10位。细化落实高新区进等升位93项重点任务,高新区32个定量指标中29个实现增长,高新区综合排名提升9个位次,按相对量排名上升15位,排名情况创历史新高。创新载体能级提升明显。全力推进国家自创区建设八大专项攻坚行动,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坚等七大专项行动全部超额完成任务,自创区十大核心指标中8项指标冲出高线目标。出台环大罗山科创走廊龙湾片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科创走廊发展规划完成编制。聚焦浙南科技城南核心区,开工上海世外学校等17个项目,加快推进国际人才公寓等45个工程,建成创新创业新天地一期等11个项目。加快文昌创客小镇创建,开展小镇环境整治,启动文昌创客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激光与光电、眼视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省级创建名单,数字经济(物联网应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市级创建名单,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北大温州激光与光电子联合研发中心正式运营,“中国眼谷”落地创新项目30个。创新产业发展更加强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培育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核心产业,出台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北斗产业基地、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新产品产值增长28.7%、智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6%,数字经济综合评价全省排名第19位,较上年度提升11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8家,科技企业“双倍增”三年目标提前完成。实施新经济企业培育工程,出台新经济企业认定及培育办法,新增雏鹰企业5家、瞪羚企业9家,温州首个新经济产业园——顺富新经济产业园实现开园,一批优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入驻。创新资源要素不断集聚。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全年新入选C类以上领军人才4名,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7支、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98名,新增高技能人才1590名。高新区获批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双创特色载体,获中央财政扶持5000万元。高标准落实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主会场任务,成功举办“中国眼谷”、生物材料、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等创新创业大赛,促成项目落地30余个。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温州科技金融中心高效运行,推动科技银行为企业提供科技信贷5.1亿元。落户温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新增股权投资企业3家,投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累计达45亿元。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知识产权大港湾集聚优势凸显,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辅导站12家,入驻国字号代办处4家。

(三)坚持改革开放,区域发展活力加快释放。“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显著。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实现率达100%,“掌上办”实现率达98.7%,承诺时限压缩比率达94.6%,193个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市场主体开办当日办结,企业投资项目实现竣工验收前审批“最多90天”。聚焦公民和企业两个生命周期,积极推进“一件事”改革,省定41项“一件事”全面落地。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精心打造“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应用等改革创新样板,创成国家级、省级试点6个。成功开发智慧停车云平台管理系统,全国首创并推广“8分钟”预警柔性执法。创新推出“分区块验收”模式,爱好笔业、卓诗尼等重点项目提速投产。在全市率先实施规上企业零土地租赁补贴扩面工程,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整合成立温州高新区国有控股集团,成功获得AA+企业信用评级,为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打下坚实基础。对外开放广度不断扩大。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上海嘉定菊园新区实现飞地空间互建、科创资源共享。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不断加强,创新“消薄飞地”机制,苍南—龙湾山海协作考核全省第一。成功引进吾悦广场等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个,伟明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园、青山体检与医学研究中心等“152”工程实现落地,全年实现到位内资6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外资完成率全市第一。大力实施总部回归计划,总部回归税收8.3亿元,回归税收总额居全市首位。积极引导企业跨国投资、海外并购,全年实现境外投资6.1亿美元,投资额居全市首位,连续两年获评省外经十强县。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实现出口总额187.6亿元,进口首破百亿大关,进口规模居全市第一。

(四)坚持品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加快。城区建设加速提质。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城市色彩规划,瓯海大道龙湾段、温瑞塘河沿线等重点区域完成城市设计,状元南单元、沙城西单元等区块加快布局优化。全年实施“大建大美”项目145个,开工67个、建成51个,实现投资161.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富春社区入选省首批未来社区创建试点,区便民服务中心工程获中国建筑优质工程鲁班奖,获评省级园林式居住区1个、绿化美化示范路1条、街容示范街2条。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启动城中村改造整村(区块)9个,累计签约户数1238户,居全市首位,工业企业征收8个项目100%签约。全力推进安置提速,开工建设安置房8929套、竣工交付3919套,省棚改安置住房年度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坚持大干交通,甬台温高速复线、330国道龙湾段(环山东路)等建成通车,环山北路主线贯通,市域铁路S1线全线投入营运,温州大道东延、龙瑶大道等工程有序实施,金丽温高速东延完成项目前期,BRT5号线实现通车,建成公交候车廊36个,新增公共停车位3233个,推广ETC安装7.9万辆。完成龙江路“上改下”综合管廊主体工程,投用110千伏状元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抓好中央、长江经济带和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东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等34个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力推进六类行业整治,关停淘汰企业281家,整治提升326家。全面开展污染土壤排查整治,修复问题点3处。深化“五水共治”,完成“污水零直排区”项目建设85个,瑶溪街道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蒲州街道获评省级河长制先进街道。开展全域管网排查整治和一二级排水管网移交,新建、改造排水管网69公里。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蒲州河和永强塘河沿线风貌得到提升。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城区空气优良率达96.6%,PM2.5均值同比下降3.8%。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获评省级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区。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加速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投用空港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带一期、环大罗山休闲文化旅游示范带一期(瑶溪段)。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成瑶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永中双岙获评省AAA级景区村,海滨宁村创成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村。有力推进“大棚房”等排查整治,整改违规项目4个。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率全市之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盘活闲置农房188幢,新增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271户,全区所有村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7亿元。深入实施“三位一体”改革,打造瑶溪“三位一体”示范带,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获得省农博会农产品金奖1个、优质奖3个,龙湾纱面汤入选2019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

(五)坚持共建共享,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惠民”。抓实民生“关键小事”,22项省民生实事、21项市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34项区民生实事除经五路、经六路二期工程基本完成外,其余33项已全部完成。深化“品质教育·学在龙湾”发展战略,设立品质教育提升专项资金1亿元,新开工学校4所,续建项目5个,加强集团化办学模式,中考成绩在全市持续夺冠,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加快推进“明眸皓齿”工程,完成994个教室灯光照明改造,实施4013名学生窝沟封闭。国卫巩固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健康促进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有效防控登革热、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强力推进市区东部医疗康养中心建设,实施医疗康养项目24个,加快推进龙一医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等工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中期评估和省标验收,新建城市书房2家、文化礼堂7家、文化驿站1家、图书馆分馆1家,投用区融媒体指挥中心,钟秀园非遗体验基地初见雏形。持续改善体育设施,新增体育场地65个、面积21.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温州东部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中心,加快解决温州东部学车考试难问题。推进社会保障“利民”。基本实现社保参保全覆盖,全区居民享受养老待遇15.7亿元、医保待遇2.3亿元,龙一医成为温州唯一一家国家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试点医院。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助17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4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9%。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率全市之先开展扩面配租试点,66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安居梦”。着力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完成区综合福利院改造提升。深化生态殡葬综合改革,从严推进丧葬礼俗整治。组建退役军人事务局,完善区、街道、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安民”。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维稳安保任务,深入开展“十整治一提升”专项攻坚行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事故数、亡人数大幅下降。完成农村危房治理157户、城镇危房治理4幢,规范化提升避灾安置点9处。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台工作,系统谋划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提升50条措施。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社会治安环境持续优化。成功查处“鼎信贷”非法集资等重大案件,有力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管等机制,创成省级“无欠薪”区。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完成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全区行政村撤并44个,撤并率达45.8%。投用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顺利实现省级平安区四联创。

(六)坚持为民服务,政府自身建设提质增效。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落实“9+4”专项整治行动。认真贯彻“基层减负年”精神,全面实施政府“两强三提高”行动,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不断完善“三赛五比”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坚持依法行政,鼓励和引导行政复议先行,推动区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实质化运行,有效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160件、政协提案154件。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有序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组织开展“理旧账”专项行动,化解城建类历史遗留问题33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率全市之先推进全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服务效能不断优化。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政务环境更加高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真抓实干、共同奋斗的结果。迈入新的一年,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全区人民的健康生活和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防控总要求,全面落实全省“十个最”举措和全市“三全两高”“九个从严”要求,严格执行25条紧急措施、12条深化措施、连续2轮“全民居家七天”等铁规措施,动员全民“战疫”,以工作的确定性战胜疫情的不确定性,以有效的管控力跑赢疫情的强大传染力,成功在短时间内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快速推动复工复产,全面落实“温28条”“温32条”,制定出台“用工保障15条”“金融惠企金6条”等政策,开展抗疫惠企集中兑现活动,累计为全区企业发放财政奖补资金1.6亿元,减免各类税费1.3亿元,发放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7.65亿元,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战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冲锋在前、日夜奋战、舍身忘我,广大海内外龙湾人心系家乡、万里驰援,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涌现出了一批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奏响了一曲和衷共济、力同心的时代凯歌,新时代龙湾人精神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进一步检验、诠释和升华。这笔在战役中磨砺出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正成为推动龙湾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和志愿者,向自觉服从防控需要、主动投身“战疫”的全体居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过去一年为全区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全区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驻区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湾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一年的实践,尤其是这场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为:受疫情冲击影响,经济不确定性和外贸风险增多,部分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更多问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重大平台、科技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城市经济新业态、核心产业发展不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缓慢,“后疫情”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城乡环境问题突出,整治管理仍不到位,城区首位度还不够凸显,城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待提高;群众对教育、医疗、养老、环保、交通等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存在薄弱环节,金融风险防控还需持续加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隐患不少;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责任特别重大、意义特别深远。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对外向度较高的我区经济影响日趋明显,稳企业、稳增长的压力日渐增大,我们必须于非常时期、担非常之责、下非常之功,大力弘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强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坚持干字当头、行动至上、奋勇争先,尽最大努力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根据区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总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区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突出市委提出的“奋战1161、奋进2020”年度工作主题主线,继续统筹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创区、国家高新区协调发展,锚定目标、集中发力、决战决胜,在聚力防疫复产、发展民营经济、建设创新平台、深化改革开放、提升都市能级、改善民生福祉、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争当排头兵,全面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步伐,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对此,我们将统筹推动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防疫复产再聚力,不断实现“两战赢”新成果。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影响,化危为机、主动作为,持续深化疫情防控,全力助推复工复产,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确保“两战赢”。

以最强定力抓防控。强化风险意识,慎终如始、毫不动摇继续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可能反复的准备、做好守牢底线的准备。依托高科技、大数据等手段,深入实施精密智控常态化机制,从严落实“健康码”“安居码”等受控管理,坚决守住入龙大门、公共小门、群众家门。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复学疫情防控方案,建立与常态化防控要求相适应的校园管理模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安全。加强国内重点地区、境外来龙人员闭环防控和无症状感染者筛查管理力度,把好返乡排摸关、入境管控关、通道管控关、社区管控关和隔离管控关,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大胜利。

以最实举措稳企业。开展“三强两促”专项活动,深化“三服务”“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以优质服务助企解困、共渡难关。坚持和完善惠企政策“直通车”,突出抓好疫情防控期间“用工保障15条”“金融惠企金6条”等政策刚性兑现,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减负降本政策措施,确保不折不扣履行承诺。深入实施金融机构“抗疫暖春行”与民营企业“融资畅通工程”,深化政银战略合作,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无抵押信用贷款新模式,不断优化金融环境。

以最大优惠促消费。分时分步出台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组织各级工会会员开展疗休养,鼓励“龙湾人,游龙湾”,刺激本土旅游消费。积极参与“春暖瓯越·温享生活”活动,投放消费券,加快购物、餐饮、住宿等行业复苏与提质升级。举办第二届汽车节,开展“网上购车节”等促销活动。加快转变消费模式,发展智慧零售、无人零售,打造智慧商场、绿色商场,培育一批数字消费示范企业,全方位促进消费市场转暖复苏。

以最强力度补短板。抢抓国家专项债等政策窗口期机遇,谋划建设一批“新基建”和“补短板”项目。启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谋划建设一批公共卫生和防疫基础设施补短项目,启动海滨街道、永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开工龙一医新院(区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建设,投用温医大附二医龙湾院区、口腔医院,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物资保障体制机制,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水平与处置能力。把握后疫情时代新基建契机,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项目,新建、改建5G基站590个,改造升级5G核心传输网络,基本实现城区5G信号全覆盖。

(二)推动两个健康再深化,不断助力实体经济新发展。坚持实体经济发展方向不动摇,开展高质量发展提升年活动,深入实施民营经济提质行动,加快谋划招引重大项目,积极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创新推出一批新责任清单任务,全面落实“六心计划”,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大力推进涉企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健全“三清单一承诺”制度,常态化破解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民营企业家容错关爱机制,深化落实涉企柔性执法、重大涉企案件报告、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等制度。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计划,举办企业家训练营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聚力抓好项目投资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推进158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53.6亿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性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5%、11%、13%。实施“新制造”投资行动,争取招引亿元产业项目17个、5亿元制造业项目1个,落地“152”项目3个以上,力争在5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上实现突破,确保全年工业用地供地500亩,清理供而未用工业用地663亩。开展工业用地“非工业用途”集中整治,实现工业用地功能回归。依托北斗产业基地、“中国眼谷”等平台,创新办法开展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链招商,加快推进伟明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园、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中心、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内资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紧盯在外温商总部回迁、国内外500强区域总部招引,重点对接引进入库税收“千万级”项目,争取全年招引总部回归企业4家、回归税收9亿元以上。

聚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全面实施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促进不锈钢、阀门、服装、鞋业、制笔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优势传统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千企智能化改造”,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00个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项目3个,新增上云企业900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以上。开展小微园提质提效行动,建成数字化小微园3个,打造小微企业亩均效益高地。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聚焦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六有”标准谋划布局和推进产业集聚,实现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长均在10%以上。坚持“建筑强区”战略,落实建筑业发展扶持政策,引育建筑总部,创新办法服务建筑业企业,做强做大建筑产业。持续开展雏鹰行动、雄鹰行动、凤凰行动,建立企业培育数据库,新增“小升规”45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170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3家、上市报会1家以上。深化实施“三强一制造”,争创市长质量奖1家,新增“浙江制造”标准6个、“品字标”企业3家,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7个。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ongwanqu/20210528/9607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