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镇乡党委、街道党工委,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机关各部门:
建设美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提升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水平的内在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引导农村人口集聚,优化农村要素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根据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浙委办〔2010〕141号)和《关于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9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按照“狠抓投入、推进转型、改善民生、强化执行、全力加快追赶跨越”的要求,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以深化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二大龙头工程建设为主抓手,配套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开展沿线、沿路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建设目标
根据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考虑镇乡、街道资源、区位、人文、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重点培育、全面推进、争创品牌”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到2015年,建成20个以上的精品村、30个以上洁美村庄、培育中心村32个、创建金华市级示范村25个以上、建设污水单项治理村300个以上。重点建设好三条观光带:一是游埠至诸葛连接线沿线,依托诸葛亮、李渔等名人和历史文化建设名人古村落观光带;二是兰溪至芝堰沿线,依托白露山资源和高新农业园区建设生态风情观光带;三是兰溪至马涧、柏社47省道沿线以杨梅采摘游为主的农业观光带。
按照抓点、串线、成面的推进方法,将美丽乡村建设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2011~2013年,突出重点,典型示范,重点抓好省市小康示范村、特色文化村、中心村、景区周边村、干线公路沿线村的创建工作,2014~2015年,全面推进,连线成面,继续抓好集镇所在村、中心村建设工作,实施2~3个乡镇的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创建采取自愿申报和指定创建相结合的办法。年初各创建村提出申请,经镇乡、街道推荐,由市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创建时间一般为二年,第一年重点是编制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提升,第二年重点是其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一)以农房改造为抓手,实施生态人居建设行动。
1.推进中心村培育。根据村庄布局规划,加大村庄撤并力度,加快中心村建设,通过培育建设,改善中心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增强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公共服务辐射力、经济发展带动力,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心。
2.加快农房改造建设。积极引导开展农村住房改造,集中力量加快农村危旧房的改造,采取改建、扩建、翻建、新建等多种方式,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鼓励集中建设联立式住宅,严格控制新建独立式住宅,通过连片拆除危旧房、集中建房为新农村建设腾出发展空间,确保农房改造建设新增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总量平衡有余。
3.鼓励下山移民。按照人口集聚的趋势,推动自然村落缩减,对村庄布局规划中明确需要搬迁合并的不宜居住村,按规划搬迁至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引导农户到中心镇、中心村购房、建房,对高山、远山村实施整体下山搬迁,异地进行安置,重点建设下山移民小区,推进高山远山下山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
4.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以镇乡、街道为单位,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中心村为重点,每年启动若干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将适宜复垦耕种的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二)以村庄环境提升整治为抓手,加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村庄整治扩面提升工程,对规划保留的行政村都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项目,到2015年,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覆盖所有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70%以上,卫生户厕农户达到总户数的90%以上,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高。
2.推广农村节能节材技术。深入实施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畜禽养殖场(户)沼气利用技术普遍应用。实施“建筑节能”工程,推进农村LED节能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支持农户使用新型墙体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
3.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结合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实施,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成片连村推进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使农村环境明显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市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到2015年市级生态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0%以上。
4.大力实施绿化兰溪行动。深入实施“兴林富民示范工程”,以增加绿量为重点,大力发展乔木和乡土、珍贵树种,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森林村庄。
5.健全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工作,落实人员、制度、职责、经费,确保垃圾、污水等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探索农村物业管理新模式,加强农村卫生保洁和公共设施维护。
(三)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为抓手,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平台,建设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6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12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建成10万亩粮食功能区。结合农业“两区”建设,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着眼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一批农业资源保护,投入集约节约,生产全程清洁,废物循环利用,产品安全优质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带动体系。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积极创建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2.发展农村低耗、低排放工业。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乡村企业向工业园区和功能区集聚,集中治理污染。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来料加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