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柯桥区 > 正文

关于印发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2021-06-03 柯桥区 收藏
朗读

 

绍兴县科学技术局

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

     2007年, 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大力构筑技术创新平台,努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科技强县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我县顺利通过了2007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和浙江省科技强县复查,成为全省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获得2007年度市级科技进步考核一等奖。

     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建设和运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纺织用合成纤维功能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已通过立项评审,实现了纺织业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的新突破;充分发挥“浙纺院”创新服务作用,提供各类技术服务20010人次,服务企业2000余家,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次。二是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统筹协调,规范操作,高效工作,大力推进集“浙纺院”、科技创业中心、轻纺城技术市场等于一体的绍兴县科技创新大厦建设,完成了项目立项、征地、设计、勘探、“三通一平”和施工招标等各项前期准备,于10月份正式开工建设,桩基工程已于12月底基本完成。三是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有了新推进,会同柯开委举办了“纺织机械专业品牌基地”建设论坛,邀请10多所名校大所来我县开展科技合作活动。国际科技合作实现新突破,“浙纺院”与韩国首尔纺织品设计公司共建“韩国首尔(浙江)花样艺术设计中心”,与香港纺织与成衣研发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我县与香港两地科研平台的首次对接和科技资源共享。

     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形成新集群。着眼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实施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项(不含新产品),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倍增计划”项目14项、省级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8项、省级一般科技计划项目16项。全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专利试点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5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7家;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28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全县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66家(其中国家级28家、省级3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73家。初步形成了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及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占全县40%高新企业的柯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柯桥开发区为核心的纺织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培育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下了基础。

     三、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县新增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9家、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2家,市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4家,全县累计拥有省级研发中心27家、市级研发中心72家。特别是国家级检测中心培育实现零的突破,轻纺科技中心纺织品检测中心、浙江绿筑检测中心等3个检验检测中心已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将为我县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起到重要作用。二是新特产品研发活动方兴未艾。新扶持实施省级新产品计划119只,开发成功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4只。三是专利申请、授权再创历史新高。全县共申请专利4049项(其中发明专利108项、实用新型专利106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194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居全市首位,名列全省前茅。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国家授权专利数超过以前历年授权专利总和。浙江新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定点的企业专利工作交流站(全省共2家)。

      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呈现新景象。注重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举办“助推节能减排,加速产业升级”信息化专题推介活动,大力推广应用省制造业信息化重大成果“基于Web的敏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的推广应用”和“纺织业网络化制造ASP平台项目的推广应用”,全县已有67.4%以上的规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制造和管理,780多家企业建立了网站(页)。扎实开展“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数字社区”、“数字新农村”建设,绍兴县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绍兴县数字城管系统等县域信息化八大重点工程全面实施。新实施省级以上信息化项目8项,新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36项,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66项,形成了“应用促开发、开发育产业、产业推应用”的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态势。

     五、科技局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班子富有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精神,形成较强合力。二是加强效能建设。健全效能建设制度,深化“五个一”学习活动,简化办事手续,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行风建设成效明显。三是加强管理创新。严格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切实加强机关管理,全面推行项目专家评审制和公示制,基本实现了科技项目选择的规范化。四是加强服务创新。编印了《2007年度绍兴县科技工作服务指南》,深化“四联系”科技服务,10多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赴镇(街)、开发区开展科技项目及专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建、科技协作、信息化建设等咨询服务,专门邀请专家举办了科技业务培训班,共争取上级科技扶持经费2000多万元,受到基层及企业的普遍好评。五是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述廉评廉活动,注重监督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树立了科技局“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新形象。

      2008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新一年的工作部署,以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为重点,以构筑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支撑,着力推进“产业高新化、专利产业化、区域信息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智力支撑作用和政府推动作用,合力营造创新环境,注重集聚创新要素,有效配置创新资源,致力优化创新服务,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 、工作目标

    1、创新平台建设:科创大厦主体建设基本完成,科技招商工作同步展开。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初具规模,省部重大科研项目全面实施。培育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2家、市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家。完成绍兴县纺织装备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创建工作。

    2、创新能力建设:新增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家、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5家。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100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计划60项。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250家。年专利申请3000项,授权专利150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以上。

    3、信息化建设:实施省级以上信息化项目20项,创建信息化示范企业10家,规模企业信息化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积极培育信息产业,新增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5个有一定竞争力的电子产品。着力推进数字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 “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任务。

    二、工作重点

    紧扣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结合科技工作实际,“突出一个重点,构筑两类平台,推进三项工作,落实四项措施”,为绍兴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突出一个重点——即突出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提升年”活动,全面启动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工作,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居全省乃至全国同行前三位,成功上市或完成股份制改造,拥有国家级品牌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创新型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发展前景广、税收贡献多、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二)构筑两类平台——即着力构筑创新服务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努力为提高县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服务。

     1、着力构筑创新服务平台。一是推进以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为主体的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施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不断提升纺织技术创新能力,全力打造“服务绍兴、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一流的纺织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发挥平台对整个纺织产业的技术支撑作用。二是加快绍兴县科技创新大厦建设,在抓紧大厦主体结构建设的同时,着眼建设轻纺城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开展1—2次较大规模的科技招商活动,加快引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努力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三是积极扶持镇(街)、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在纺机、新型建筑建材、汽车汽配等行业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着力构筑一批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四是力争完成国家火炬计划绍兴县纺织装备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的创建工作,突破我县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零的现状。

     2、着力构筑技术研发平台。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全面实施企业研发中心培育工程,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全县80%以上的规模企业建有企业研发机构,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及发明创造能力。二是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载体建设。组织开展由百名专家教授、百家企业参加的“创新创业在柯桥●智力—资本科技对接活动”(暂名),鼓励扶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力争与中科院、中纺院共建创新载体。三是切实加强网上技术市场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强化网上技术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网上技术市场资源优势,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二)推进三项工作——即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智力支撑作用和政府推动作用,大力推进“产业高新化、专利产业化、区域信息化”工作,致力促进创新发展。

      1、全力促进产业高新化。一是着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培育孵化”和“引进吸纳”两路并进,以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既要扶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及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又要鼓励引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二是着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产业科技攻关活动,积极推进传统纺织业和新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三是围绕节能减排,强化资源节约和替代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扶持开发一批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环境污染整治新技术、新产品,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致力促进专利产业化。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鼓励和扶持推进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与专利开发、发明创造的有机融合,强化“三高一拥有”新产品研发,大力引导和扶持企业引进、开发、申请和拥有专利技术特别是发明专利,加强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加强专利示范企业创建、专利技术实施和专利成果转化工作,提升专利发展和产业化水平。同时,鼓励企业注重产品标准化生产,增强品牌创建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标准,努力使产品的竞争能力转化为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

      3、着力推进区域信息化。加快“数字新农村”建设,完成国家“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任务,着力提升全县信息化水平。把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为重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服务业信息化工程”,大力推广一批省制造业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组织实施一批省级以上“倍增计划”项目,培育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争取规模以上企业信息系统应用覆盖率提高十个百分点。抓好信息技术产品产业化,重点培育纺织、印花、纹织等CAD系列软件和机械、建材、汽车行业的数控嵌入式软件系统,鼓励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电子信息产品。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培育扶持中小型IT企业发展,努力壮大信息服务产业。

     (四)落实四项措施——即抓好环境优化、人才引育、 管理创新、服务提升等工作措施的落实。

     1、抓环境优化。进一步完善科技强县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推进科技强县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强化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更有效地开展科技强镇创建和科技工作考核活动,进一步发挥科技工作激励机制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真抓实干的创新工作大环境。扶持培育10家高新技术示范企业、10家信息化示范企业、10家专利示范企业、1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优秀产学研基地、10个示范研发中心。开展县、镇(街道、开发区)两级联动的企业创新服务活动,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重用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努力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抓人才引育。以加快轻纺城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引智活动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积极鼓励企业推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度,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力度。结合我县“百千万”人才工程建设,通过培训等活动,引导企业家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创新。鼓励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动,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努力推进各类智力资源的集聚,进一步增加县域创新能力。

     3、抓管理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经费管理模式,主动设计创新载体,努力提高科技工作效益。着眼长远,创新观念,按照“大科技、大合作、大服务”的理念,主动参与推进滨海工业区科技型生态型工业新区、柯桥开发区科技新城建设和平水副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参与县有关部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积极探索加快科技强县建设的新路子。

     4、抓服务提升。以加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为重点,切实优化服务。注重建设学习型机关,开展“五个一”学习活动,努力提高机关干部政治素养和服务本领。注重建设服务型机关,完善科技服务“四联系”制度,建立每年3月份的“科技服务引导月”制度,组织干部经常到各镇(街道)、开发区开展现场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促使科技服务重心下移、服务职能向加强宏观科技管理和优化科技服务转变。注重建设效能型机关,建立健全效能评议、考核、监督体系,分解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切实强化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全局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效率提高,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柯桥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keqiaoqu/20210603/222494.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