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镇政府[2007]24号
关于2007年漓渚镇农村劳动力
素质提高培训和转移工作实施意见
各村: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根据绍县农培转办(2007)1号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07年,我镇的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力度,注重规范运作,坚持量质并重,切实提高农民培训的覆盖率、发证率、转移率和满意率,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农民职业技能培训400人,农民转移就业人数29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00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200人,健康知识提高培训300人。
三、培训重点
2007年漓渚镇农村劳动力培训,突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在岗农民技能提升培训和农村后备劳动力技能培训、健康专业知识五个方面重点:
1、加强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按照农民培训大纲的标准要求,对从事一产的农民进行花卉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对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等人员培训,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
2、加强转移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围绕促进被征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重点抓好电工、电焊工等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项目的技术含量,为企业输送一批掌握初步就业技能的劳动力。
3、加强在岗农民技能提升培训。在实施在岗农民培训中,突出二个重点:一是规模企业在岗农民培训,按照生产发展的需求,突出劳动安全知识培训。二是家庭工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家庭工业业主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责任单位:
4、加强农村后备劳动力技能培训。有计划、有步聚地组织未升入高中或高校的青年农民,到职校进行6个月以上的集中培训。
5、健康专业知识培训。对农村现有慢性病进行随访,进行慢性病预防等健康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健康素质。
四、几点要求
1、互相结合,拓展培训形式。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可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相结合、与农村基层党校教育培训相结合、与企业实训基地培训相结合、与家长学校培训相结合,达到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目的。
2、加强指导督查,强化培训管理。要按照训前有计划,训中有检查,训后有核查的要求,认真抓好对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的训前计划审核、训中跟踪检查,以及训后农民的满意度抽查,促使培训基地落实有效措施,提升培训质量,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
3、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培训内容。按照“一人一训一档”办法,完善农民培训档案台账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转移数据库建设,全面推进镇、村、培训基地三级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4、加强考核激励,提高培训质量。镇加强对培训进度、培训质量的管理,将农民培训转移和培训就业列入镇党委政府对村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配合做好农民培训,完不成任务的扣岗位分1分。
漓渚镇人民政府
二○○七年四月十七日